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黑龙江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豆玉米作为我国北方经济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对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玉米-大豆带状符合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种植产量,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约耕地空间,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粮食作物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农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吉林省是产量大省,适合玉米种植,积极进行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保证玉米质量。文章总结了玉米种植技术要点,供广大农户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徽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抓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豆和玉米作为徽县的重要粮食作物,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而且还能够节约耕地空间,对满足城乡居民口粮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选择、良种选配、模式选择、田间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关键生产技术,正确指导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科学、规范、有序地落实该项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豆[Glycine max(L.) Merr.]是我国重要的蛋白质和油脂来源,目前我国大豆主要依赖进口,合理密植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均可促进大豆产量的提高,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然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密植栽培等模式均会导致大豆受到遮阴胁迫,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鼓粒结荚。概述了大豆耐阴性的概念,综述了遮阴对大豆的影响,鉴定耐阴性的指标,耐阴性大豆品种评价方法等,梳理了大豆对遮阴胁迫的响应及耐阴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耐阴性大豆品种的特性,对于大豆育种和栽培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时,能够利用玉米与大豆2种作物互补的特点,将2种作物种植在一起,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农田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深入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的概念、优势、应用的方法,并提出了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推广的措施,希望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在各行各业均有渗透,在农业种植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各种作物生产均应用了先进的耕作技术,以实现粮食增产目标。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需要采用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有效地提高粮食质量,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双株高产技术就是目前玉米种植的一种尖端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玉米种植质量。基于此,将针对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我国玉米种植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上来看,水稻、大豆、玉米、小麦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种植,是组成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框架的重要种植产物。本文针对于大豆种植的适应性及其合理性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正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而提高,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总量也在逐渐增加。为了在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升粮食总产量,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十分必要。在科学合理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玉米与大豆进行间作套种比两种作物单独种植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这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意义重大。一、我国玉米、大豆种植的基本现状(一)我国玉米的种植现状水稻、玉米、大豆是我国三种  相似文献   

9.
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且大豆和玉米为同季作物,存在争地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基于此,为提高大豆玉米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从技术角度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文深入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种植技术、结构配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总结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人口不断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更大的粮食需求量。因此,玉米种植产量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为保证玉米产量与质量,需要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玉米种植密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玉米作为丰都县主要粮食种植作物,大豆作为丰都县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玉米大豆高产面积小,低产面积多,产量低而不稳,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率不高,严重制约了丰都县玉米生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玉米生育期的各项气象指标分析,提出了栽培技术方法要点,有力的推动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集成技术的推广,从而达到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间、套作大豆种植模式作为目前南方大豆发展的新兴模式,在确保北方大豆生产,不与玉米等大宗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实现了南方大豆的发展。综述了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我国大豆资源情况、南方大豆种植情况、荫蔽对大豆生产的影响以及目前南方耐荫大豆种质的研究和利用情况。并认为,从DNA水平上鉴定大豆耐荫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认识和了解该类型品种耐荫性好,抗倒伏,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抗病避虫等优良特征特性的遗传本质。为研究大豆耐荫遗传机制,寻找新的耐荫标记和间、套作专用型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各行业所占比重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因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无论是在解决人民粮食需求方面,还是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都是占有很大比例的,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上来看,像是水稻种植,大豆种植,玉米种植,小麦种植,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写相关的粮食种植,是组成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框架的重要种植产物,本文就是针对于大豆种植的适应性及其合理性做出简要的分析,并简述相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鲜食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一种生长期短、比较耐阴、抗倒的作物,对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影响较小。为提高玉米田的光合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田空间和地力,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玉米田间种植大豆,还能养地。庆元县鲜食秋玉米种植比较普遍,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前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种植具有地上空间结构互补优势,增加群体受光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大豆根瘤菌根圈定殖固氮为玉米提供氮素,地下根系互作丰富土壤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溶解及利用,增强作物的逆境适应性等良好的间作效应。因此,在合理的带行配比下,大豆-玉米间作种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改善作物籽粒品质,阻断或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及传播,提高植株抗逆性及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够集约化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增加大豆的受光面积,既能实现作物带间轮作,又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是不同作物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作为一项高产出、可持续型农业技术,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本文作者对鄂尔多斯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初步探索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以期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然而,传统的种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作物种植导致土壤退化、病虫害易发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贵州地区为例,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相关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土壤改良、种植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控等。研究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13):28-29
玉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玉米种植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从玉米种植新技术和我国玉米种植现状出发,然后重点论述了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发现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代化进程具有提升玉米、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保障农业经济的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进而针对性的提出合理规化栽培模式和种植密度、土壤土质改良、加强水肥管理、科学除草、病虫害精准防控等方面的措施,制定天峨县山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科学方案,以求为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保障我国粮食的有效供应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浅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09-109
玉米是农业发展的必备产物,并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大力发展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浅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为促进玉米高产丰收,推进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