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药食兼用红花新株系‘3-1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35、40、45、50 d)对红花苗菜产量、黄酮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以确定红花苗菜的最佳采收时期.结果表明:50 d采收时红花苗菜净菜重达最高值,50和35 d采收结果有显著差异,但与采收时间为40、45 d的处理无显著差异;黄酮含量在采收时间为50 d时达最高值,采收时间为50、40、45 d的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分别与采收时间35 d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在45 d时,其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22.43mg/100g.因此红花苗菜采收时间为40~45 d较为适合,既保证了红花苗菜的产量,又提高了其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播种密度对红花芽菜生长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科技学院红花新株系"3-10"为试材,研究不同播种密度(2.50、5.00、7.25、10.00、12.25g/钵)对红花芽菜生长发育以及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为5.00g/钵时,有利于红花芽菜的生长发育,经济产率、生物产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308%、9.384%,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比较理想,黄酮含量达到26.86mg/g。因此,播种密度为5.00g/钵是最佳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收时期对豌豆苗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种不同株型的7个品种,在不同时间采收豌豆苗,结果表明,采收豌豆苗促进分枝数增加2--5.8倍,在接近豌豆开花期采收分枝数最少;采收抑制主茎高度,在D3期采收豌豆苗植株的主茎高度影响最小;不同时间采收使茎的总节数差异显著达到1.9~8.8倍;同一品种内不同采收期对分枝数,主茎高度,茎的总节数,豌豆嫩荚产量都表现极显著差异;4个时期采收到的豌豆苗的量在高秆和矮秆品种以及在矮杆品种内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豌豆苗的露地最佳采收时期在D3期即四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萝卜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萝卜芽菜生长过程中喷施不同浓度的6-BA对萝卜芽菜的茎粗生长影响显著,但抑制苗高。而GA则正相反,GA能显著增加萝卜芽菜的产量,以500毫克/升的浓度最好。而6-BA则使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药用真菌是具有保健和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类真菌,能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多糖是一种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目前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从培养基成分角度,综述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生长促进物质、植物油、真菌激发子对药用真菌多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芽苗类蔬菜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芽菜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远远高于成熟蔬菜且通过外源物质处理可提高其含量。十字花科蔬菜除了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物质之外,还含有极具抗癌、预防慢性病等功效的芥子油苷和异硫氰酸盐类物质。现对不同外源物质诱导十字花科芽菜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红豆、绿豆、豌豆的芽菜在播种期、出苗期、齐苗子叶期喷施500mg/L的赤霉素(GA3)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显著的阶段均是齐苗子叶期,处理后红豆、绿豆、豌豆3种芽菜的茎长分别是对照的1.37、1.18、1.20倍,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62、1.13、1.16倍,赤霉素能明显促进芽菜的茎长与产量增加,对茎粗效果不明显;其它阶段喷施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以"红花二号"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二氧化氯浓度(0、500、1 000、1 500、2 000、2 500mg/L)对其种子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幼苗的综合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及不同培养天数红花芽菜中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二氧化氯浓度为1 000mg/L或1 500mg/L时,红花种子的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产量和幼苗的综合素质均最好,红花芽菜中维生素E含量随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也在增加;因此1 000mg/L或1 500mg/L为二氧化氯处理红花种子的最适浓度,红花芽菜中维生素E含量在第8天时达到最大值,为62.07mg/g。  相似文献   

9.
在温度为25℃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0、15、75、750、1 000 lx不同光照强度对红花芽菜生物学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lx光照条件下芽菜的净菜产量最高,100 9种子可以收获453.12 9净菜,在1 000 lx光照强度下红花芽菜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8.235 mg/100g.因此,红花芽菜培养过程中,最佳光照条件前期为15~75 lx,后期是1 000 lx左右.  相似文献   

10.
11.
以3年生非均匀密度种植的香椿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施肥、浇水和截干试验,研究3因素对香椿萌芽生长和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实施7d时,香椿开始萌发幼芽,其平均萌芽数和成枝数分别是4.1~7.7芽/株和1.4~2.2枝/株;50、70d时,香椿芽直径和芽长分别为2.8~4.0mm、3.5~8.3cm和2.9~4.2mm、4.0~9.0cm。试验实施的70d内分2次采摘芽菜,其总产量及其产值分别达661.3~3 161.8kg/hm2和13 225.2~63 236.0元/hm2。处理组合间,萌芽生长和芽菜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影响,有机肥是影响此二指标的关键因子。芽菜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是每株施有机肥0.25kg,定干高20cm和每4d浇水1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采收时间和套袋与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确定‘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时间和推行无袋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主产区云南省昭通地区的‘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不同采收时间及果实套袋与否的样品进行了果实成熟度、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水分含量、固酸比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个样品之间的品质差异。【结果】(1)套袋果实固酸比低于不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内在品质、风味均优于套袋果实。(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收时间越晚,果实风味越佳。9月中旬为‘红富士’苹果可采成熟时期,10月上旬为果实的可食成熟时期,10月中旬为果实的生理成熟时期。(3)各个时期,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均有较好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鲜苹果》质量标准,酸甜适度,属于苹果中的优质果品。(4)各个采收时间的套袋果实成熟期比不套袋果实成熟期均提前1周左右。(5)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采收的果实,平均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达到56.1和54.5,普遍具有糖心现象,内在理化指标组合及口感风味最佳,是昭通‘红富士’苹果鲜食果实的最佳采收时间。【结论】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均较好,没有差异。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自然生态角度考虑,在该地区可以逐步取消苹果套袋。生理成熟期以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低纬度、高海拔冷凉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富士’糖心苹果品质极好。  相似文献   

13.
采后发酵时间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籽西瓜种子因其胚胎发育的不完全性,存在“采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三低现象。对发芽率而言.除了其本身遗传特性的影响外,种子采收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对其亦有较大影响;无籽西瓜种子采后发酵时间的长短对发芽率影响很大。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无籽西瓜种子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因品种而异;同时种子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麻纹,影响了种子外观质量。无籽西瓜采种时,发酵时间在1小时内对发芽率影响不大,最好不发酵处理,做到随采——随洗——随晾,这是克服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西瓜生产中氯吡脲使用的关键控制点,以'中科1号'和'中科6号'2个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7个不同剂量的氯吡脲在开花当天涂抹瓜胎,分析西瓜坐果率、裂瓜率、番茄红素和糖含量等重要农艺性状,并评价氯吡脲的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氯吡脲施药剂量与西瓜坐果率和裂瓜率呈显著正相关,西瓜中番茄红素含量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白光、紫光、蓝光、绿光、橙光、红光共6种光质,每种光质分别设250、500、750、1000 lx 4种光照强度,在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生殖生长阶段给予差异化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蛹虫草的农艺性状及虫草素、腺苷含量。结果表明:绿光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干重较大,且在750 lx光照强度下子实体干重达到最大值,为每瓶(5.21±0.23) g,较其他5种光质具有显著差异,但不同光照强度间并无显著差异。在高光照强度1000 lx蓝光下,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最高为(2.03±0.07) mg·g-1,与其他5种光质具有显著性差异;在低光照强度250、500 lx下,紫光、绿光、橙光、红光对虫草素含量积累的影响大于蓝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橙光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腺苷含量相对较高,为(2.52±0.03)~(2.72±0.15) mg·g-1;光照强度为250 lx时,橙光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腺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种光质的处理;相同光质不同光照强度的处理间,腺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除紫光外)。总体而言,光质对于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豆杉苗木资源,以4年生太行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对不同产地红豆杉的生长量及黄酮、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植株高、基茎粗和主茎高的增加量均最高,分别为35.57cm、6.8mm和33.47cm;T1多糖含量最高,达到198.01mg/g;T3黄酮含量最高,达到155.75mg/g。南方红豆杉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黄酮含量在全光照条件下高于70%遮荫的光照条件,而多糖含量在70%遮荫条件下高于全光照条件;太行红豆杉在全光照条件下的黄酮、多糖含量均高于70%遮荫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浸种时间、播种密度、第1次和第2次收获时间4个因素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2次收获时的株高均有显著的影响;第1次收获芽苗菜的最高产量优化措施为浸种13h,播种密度为2.71kg/m2,第11天收获。总产量的最优化栽培措施为浸种13h,播种密度为2.71kg/m2,播种后第9天收获1次,第2次收获时间为第1次收获后8d。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遵义朝天椒最适合的采收方式,设计了1天一次采收、7天一次采收及一次性采收3种处理方式,通过测定农艺性状、产量、收益和用工成本,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采收方式显著影响遵义朝天椒鲜重和株幅,但对其干质量以及直径、株高、叶数、单株结果数、单果干质量、单株干椒质量6个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7天一次采收的鲜椒产量较高、成本较低、收益最好,是生产鲜椒最适宜的采收方式;一次性采收的干椒产量虽相对较低,但成本低、收益最好,是生产干椒最适宜的采收方式。  相似文献   

19.
谢玮 《长江蔬菜》2013,(18):56-59
研究了在不同采收季节莲藕中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果胶甲酯酶活性与莲藕硬度和水溶性果胶酯化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莲藕硬度与果胶甲酯酶活性呈正相关,酯化度与果胶甲酯酶活性呈负相关:莲藕在采收时间9-11月,果胶甲酯酶活性较高,故硬度比翌年1月高;酯化度比翌年1月低。  相似文献   

20.
芮松青 《北方园艺》2007,(7):213-214
合理的选择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法对延长冬枣贮藏期和降低贮藏期间烂果率有显著影响.白熟果和初红果贮藏4个月脆果率可达到80%左右,带柄采摘的果实贮藏90 d病果率为3.2%,而不带柄果病果率高达50.5%;树上分级采摘的果实比对照(采收后再进行人工分级的果实)贮存病果率平均降低了57.3%,且表面光洁无划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