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时代背景下,提升农民的媒介素养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数字技能、带动农民创新创业、培养“数字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当前,农村媒介环境复杂,农民媒介素养提升面临巨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民对媒介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媒体信息分辨能力薄弱、获取传播媒介信息能力较弱、使用媒介能力有待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政府、媒体和农民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现实路径,着力提升农民的媒介素养,增强农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农民的网络文明素养,以此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数字技能,建成数字乡村。 相似文献
2.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弥补农村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文中结合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包含设备与软件操作、信息与数据素养、沟通与协作、数字内容创建、职业相关素养、数字安全素养等6方面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发现,陕西农民数字素养更多体现在数字信息的解读与运用,缺乏较为成熟的数字内容创建及运用能力;农民数字素养存在性别、年龄、区域以及从事农业类型的差异。提出引进及培育高素质农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智慧农业等对策,提升农民数字素养,进而推动数字科技赋能数字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数字乡村建设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民,发挥农民个体主观能动性。农民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够更好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民发展的同频共振。本文从农民信息素养的概念、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的耦合关系、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的困境,提出以人为本,提升农民个体学习意识;以文为引,注重乡村文化的有效融合;以智为根,夯实乡村数字化基建方面提升农民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根据2021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约有50 979万人居住在乡村,占总人口的36.11%。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建设数字国家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秉持着“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为了帮助农民脱贫、实现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和农民数字信息素养的培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和关键性因素。受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数字信息素养培育过程艰难实施;同时,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大环境下,需要注意破解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本文将重点论述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实施农民数字信息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乡村的全面发展客观上要求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治理等多领域全方位融合,这依赖于农民对各领域数字化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参与,因而对农民网络素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通过研究新时代农民网络素养现状,有利于综合提升农民的网络信息认知素养、网络信息获取素养、网络信息处理养、网络信息选择素养、网络信息思辨素养及农民群体的网络政治诉求表达素养,也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乡村数字治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以及规范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价值诉求。随着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数字治理在信息安全、农民主体性以及公平正义等方面存在着伦理困境。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章制度;转变思维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公共伦理教育,提高村民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推动乡村数字治理伦理困境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对于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实践中,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具体制度缺失、执法监管困难、权利救济不畅、农民的主体性和参与能力不足等困境。需要采取多种优化路径,包括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政府执法部门执行和监管能力、强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和司法救济,进而保障农民参与的主体性与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刘怡倩 《农村.农业.农民》2022,(8):4-6
数字乡村建设是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生活方式与农村治理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国外典型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包括政策支持与前沿技术联动模式、专业化与一体化的复合模式、农业信息化与集约化运营模式等,国内近期涌现出河南鹤壁数字化改造提升模式、浙江德清数字综合赋能模式等。应当看到,作为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城乡数字鸿沟较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与专业人才缺乏等困境。为此,应当因地制宜,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化人才,从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从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要求入手,阐明当前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信息化能力的必要性、迫切性,并结合智能手机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具体应用,浅谈农民提升找信息、买农资、卖农货、秀农貌、学农技、乐农生、防农骗等信息素养,为全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深刻影响着新时期乡村的全面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受限,乡村数字人才相对短缺、建设数字乡村的后备力量不足,核心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与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等困境。为此,需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智力支撑,推动数字信息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持,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秀兰 《新农村(黑龙江)》2014,(22):250-25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构建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和谐农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长远之举。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要适应新形势,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本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现实性更加强烈.而在此之前,随着新媒体越来越普及,各种形式层出不穷,人们对媒介的了解和运用随时在更新,这也给农民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新媒体时代农民大学生媒介素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四川开放大学培养的农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了他们的媒介素养现状.基于所调查的现状,找到了农民大学生在媒介素养建设中所担任的多重角色,并提出了为了更好地提升其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媒体、学校以及农民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对建设数字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发布前后的相关政策,分析了《行动纲要》在当前背景下出台的独特作用,认为该文件确定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数字素养概念;关注了创造力提升、特殊群体服务等前沿要求;拓展出生活、工作、学习、创新四大数字场景;围绕重点任务和工程部署了全面行动。[结果/结论]作者认为,对图情档各个理论与实践领域而言,《行动纲要》的影响将是广泛的,但按照信息素养的研究格局和传统,其对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或许最为直接和深远,应当尽快针对围绕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展开布局和行动。 相似文献
16.
乡村建设过程中,数字信息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我国各地区对数字乡村建设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刚起步不久,面临着财政资金紧缺、治理服务水平不高和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农民数字素养低下及农业产业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要不断拓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治理体系,加强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激活数字乡村治理的人才动力,发展数字型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7.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典型的农村偏向型政策,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技术、信息数据平台等在乡村的建设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提高了农业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务性收入水平。同时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数字化人才缺失、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应通过促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主体积极性、落实政府助农的财政政策等途径来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惠农效果,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19.
20.
赵瞳 《农村.农业.农民》2022,(12):33-36
新发展阶段,乡村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为创新乡村治理、振兴乡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字技术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之间存在张力、大数据赋能受到“乡土性”情境间接限制、人才短缺凸显治理能力短板、数字治理政策体系尚不健全等一系列挑战。因此,须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基层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治理观念,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激发数字乡村发展动力,推进数字法治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发力,进一步弥补数字赋能乡村现代化治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