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磊磊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2):128-129+13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可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玉米与大豆的产量,实现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玉米与大豆为博兴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保证博兴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从选种制种、选地整地、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可为类似地区实施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为缓解争地矛盾,在确保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直接增加大豆播种面积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安徽省萧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玉米、大豆常规种植存在较大差异,在栽培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种植品种选择不当、栽培措施不够完善、化学除草药害发生普遍、化学调节剂控制较差、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对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促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健康发展、提高大豆和玉米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索适宜宁南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对解决宁南山区人口逐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粮食总量平衡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利于深入推动宁南山区“稳粮增豆”行动。本文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农机配套、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化学调控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屡次提到的,可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是对传统间作套种的创新升级,更是暴涨国家初级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战略性部署,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套作代替单一作物的大小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的产量,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单位面积内大豆和玉米产量提升。2022年,梁山县第1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和示范片,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经济效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作者依据2022年梁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实际情况,从复合种植工作取得的成效、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梁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汉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状和种植效益,针对汉寿县的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探讨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大豆玉米套作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包括田间配置相关核心技术,以及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降高防倒、绿色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技术,讨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汉寿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耕地资源有限、大豆产需缺口大、粮油争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够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大豆油料供给水平。2022—2023年甘肃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5×104hm2,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深入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在清水县推广面积较大。通过在不同区域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归纳总结了这项技术的实用性、推广的可行性及前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难题,江苏省新沂市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对2022年新沂市春播和夏播两种种植模式进行效益分析,并从品种选配、种植模式、精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新沂市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总结的技术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推广提出建议。试验证明,虽然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和玉米产量均有所降低,但综合收益比大豆单作或玉米单作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济宁市积极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攻关,通过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并总结出了适宜本地生态条件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效化、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持,亦为黄淮海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扛牢粮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任务,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3—10月根据陕西省汉中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安排,经过汉中市南郑区农技人员多点多次踏查,与汉中市巴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协商一致,在南郑区阳春镇安坎村建立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20亩,同时在示范基地内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大豆密度试验和玉米肥效利用率等试验,以便探索适合汉中市南郑区推广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汉中市南郑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密度试验进行阐述。在示范基地内,南郑区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选用玉米品种为中金368、大豆品种为陕豆125,以2.2 m带型“2+3”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套作模式)开展了大豆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大豆密度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影响非常明显,在该种植模式下,陕豆125的密度在7 000~10 000株/亩均可行,但从实际产量和效益来看,陕豆125的种植密度在7 000~8 000株/亩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豆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分析东营市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可行性,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东营市发展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结合东营市玉米、大豆产业现状,提出了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发展的4个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分析表明,东营市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发挥东营市的资源优势,为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提供一个借鉴和样板。  相似文献   

13.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既可使玉米不减产,又能提高大豆产量。对宁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优势、推广示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及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豆是城乡居民获取植物蛋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畜禽养殖过程中蛋白粕的主要原料,而当前我国85%的大豆依赖进口。基于此,积极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不仅可以增加玉米、大豆的产量,同时也是摆脱依赖进口的重要举措。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例,分析总结了丘陵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并结合四川丘陵地形的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各地丘陵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统筹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山东省临清市积极推广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介绍了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建议。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2(大豆∶玉米)种植模式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以后可作为重点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成效,为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取“3+2模式”(即3行大豆+2行玉米),在黔北9个县(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结果]黔北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产量较2021年玉米产量增加;玉米产量以播州区最高,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大豆产量以凤冈县最高,其次是绥阳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较低;纯收益以播州区最多,其次是凤冈县,桐梓县最低。[结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黔北地区粮油生产水平,对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4):122-123+14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通过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为提升聊城市玉米大豆作物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近年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我国在粮油产区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分析苏北平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此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技术推广的对策,为其他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确保大豆玉米双丰收,笔者选择了14个玉米品种,以郑单958为对照,采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展了种植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立原296、登海1996、立原26、NK815、鑫瑞25、鲁单510株型紧凑、抗倒伏、产量高,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可作为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宜的玉米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我国对饲用蛋白和植物油的需求量迅速攀升,但受耕地资源限制,难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只能通过进口满足市场需求。截至2021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15%,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国必须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提高大豆自给率。为此,农业农村部2022年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同一地块玉米与大豆共生,实现一季双收,解决扩种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既保障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大豆,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的总目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乃至相向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情况进行调查,阐述主要做法,分析效益,总结讨论,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今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