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土人参既可露地栽培,也可温室周年生产,其生长势强,病虫害少,适宜无公害栽培。一、主要品种一般为野生品种。1.广西人参菜株高30~70cm。人参菜容易抽生花序,一般具3~7对叶片后即抽生花序,桃红色的小花在肥嫩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妖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金银花套种土人参与各自单独种植的经济效益差异。[方法]在总结喀斯特山地适生植物金银花、土人参栽培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投入、效益。[结果]当两者达到丰产时,金银花与土人参套种没有明显的影响相互产量,从不同种植方式3年来的平均效益上看,套种方式土人参金银花。[结论]套种为最佳的种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为推动金银花、土人参产业在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土人参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土人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系统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培比,营养液培养的土人参叶片MDA的累积量随着营养液浓度的提高先降后升,以1倍营养液浓度培养的含量最低;同时土人参叶片中SOD、POD、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ASA含量在营养液浓度小于1倍浓度时均有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土人参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性响应。与土培相比,除水培外,处理所用的几种营养浓度都提高了土人参根系活力,且以1倍营养液浓度时活力最大。因此,初步推断营养液在低浓度时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土人参生长;高浓度营养液抑制土人参生长;1倍营养液浓度最适宜土人参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人参,采取微波辅助方法,探究土人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土人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固液比1∶40(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0h、微波功率160W、微波时间40s,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达11.42%,比常规提取高0.62%。土人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离子自由基和抗油脂氧化的作用,其抗氧化性明显,且在微波辅助下提取率高,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及土人参产量和质量,以不同量的羊粪、杭白菊秸秆、砻糠等为原料堆制有机肥,并将4种不同的堆肥用于土人参设施栽培,比较不同堆肥对土人参产量和粗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堆肥均有利于提高土人参产量和粗多糖的含量;4种不同堆肥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堆肥中添加杭白菊秸秆比添加砻糠更有利于提高土人参肉质根中粗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6.
<正>黄鳝又叫鳝鱼,适应性强,在各种淡水中都能生存。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方便,虽然产量相对较低,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收获黄鳝800~1000千克,稻谷500千克,但由于其生存环境对土壤、水质要求较高,生产的稻米和黄鳝可以成为有机、无公害产品,产出效益好,是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番茄、韭菜无公害栽培模式,能实现日光温室蔬菜周年生产。通过近几年栽培实践,亩效益在3.2万元以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宏成 《新农业》2011,(10):36-36
辽东宽旬地区栽培中草药14.6万亩,其中林下参8万亩、辽细辛2万亩、关玉竹1万亩,年均产值近3亿元,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发展无公害绿色中草药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土人参作为一种新型蔬菜,在嘉兴地区如何进行高效栽培目前未见报导。通过土人参高效安全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人参高效栽培模式为大棚地栽培,冬季采用3层薄膜保温,11月至翌年4月在行间套种其他喜冷凉的蔬菜即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并针对土人参病虫害发生情况,针对性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靖城镇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开发菱角无公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在沿江村组利用低洼塘、废渔塘种植菱角千余亩,占总水面30%以上。亩效益2500-3000元。该镇2005年成立了菱角生产协会,2006年井兴村350亩菱角被省农林厅认定为无公害菱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岱山县三面环海,是个典型的群岛县,总面积5242km^2,其中陆地面积326.5km^2,耕地3.7万余亩,其中水田1.9万余亩,旱地1.8万余亩。在加快效益农业建设过程中,岱山县有6200亩水果基地通过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生产的果品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精品水果优质奖”和“舟山市知名商品”等荣誉。其中岱西镇1300亩葡萄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2.
沛县为江苏设施蔬菜生产先进县,是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具有多年栽培历史,已形成一套完整栽培技术体系。基地上生产的无公害番茄产品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品销往各大中城市,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般亩效益在1.5-2万元。  相似文献   

13.
张春江 《新农业》2007,(6):27-27
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西关村葛日宽,利用薯葱复种栽培方式(即上茬马铃薯,下茬大葱),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2004年在承包的9亩地上创效益43000元,其中马铃薯收入18000元,大葱收入25000元,折亩效益4780元,为市场提供无公害产品69750公斤.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195户农民在600多亩土地上搞起了薯葱复种生产,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西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无公害大葱生产专业村.  相似文献   

14.
青县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生产,无公害黄瓜可提前采收20天左右。一般在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上旬结束,产量12000kg/亩,收入8000元/亩以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地环境无公害黄瓜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周围3km内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土人参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人参别名假人参、东洋参、台湾野参、土高丽参、人参菜等,因主根粗大如人参故名土人参,为马齿苋科假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100年前引入台湾,现台湾广为种植。嫩茎叶凉拌、炒食、作汤均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滋补强壮的保健功效。近年来土人参已安家落户重庆,因抗虫耐病,是一种极好的无公害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金牛区农业局为了更好的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天敌,减少污环境染,同时有效的防治蔬菜害虫,减少使用化学农药,2003年在该区天回乡向海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积极推广物理杀虫技术,取得了显著效益。2003年5月,向海村1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安装了40盏频振  相似文献   

17.
再生稻具有周期短、无公害、成本低、效益高、米质优等优点,大力发展无公害再生稻生产,对促进我镇稻米品质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生稻栽培是我镇粮油生产的一大优势,潜力较大.2002年重庆开县竹溪镇利用优质杂交稻K优926,再生稻亩产达到556.5公斤,创造了全国、全世界第一高产典型,我区何埂镇玉宝村2社李方华的7.5亩D优130亩产达到403公斤,我镇2010年在柏树桥村简恩利4.6亩K优926亩产达到397公斤,为我镇再生稻生产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充分证明了再生稻仍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莲藕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东平县新湖乡、商老庄乡现已发展无公害莲藕5000余亩,年产莲藕15000余吨,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每亩产量在3000kg以上,亩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比当地非无公害莲藕亩产可增收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良好。1生产基地选择1.1气候资源条件东平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环境下种植的人参皂苷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发展平地栽参技术,并考察其质量,以人参皂苷为指标,比较2种土壤环境下种植的人参皂苷含量。[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提取人参皂苷,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皂苷含量,并用HPLC法测定8种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土壤种植的4~5年生人参的总皂苷含量均在6%以上;8种腐殖土人参单体皂苷含量高于其对应的农田土人参单体皂苷含量.[结论]同年生人参,农田土人参皂苷含量低于腐殖土人参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20.
红芽香椿在邹平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得天独厚的山区小气候条件下生产的香椿,具有嫩芽粗壮、鲜亮、脆嫩多汁、无渣、香味浓郁等特点,以其上市早、商品性好而深受消费者欢迎。2002年获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同年被北京农业局选定为进京菜,2004年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并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了供货合同。近年来,邹平山区香椿发展迅速,已近万亩,种植效益也由原来的每亩1000元,提高到2000元。其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一、实行基地化管理建立红芽香椿无公害生产基地,要求基地环境(大气、水、土地)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有关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