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陶渊明打破了诗坛的沉寂 ,“独起众类”地以自觉的创作意识及创作成果而声名于后 ,在诗歌艺术的长河中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诗文领域 ,实现了他的“以诗文传世”的创作理想。《陶渊明集》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少有壮志,也曾游宦多年。但是他对晋末官场的不适,前代隐者躬耕传统的感召,最终促使他解职归田,过上躬耕自足的生活。陶渊明的躬耕之路大体可分为耕仕徘徊期、安心躬耕期与老病困穷期三个阶段。在漫长的躬耕历程中,他认识了躬耕的意义,体验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但也饱尝了战乱、自然灾害与饥寒等方面的困扰。这些经历他都真实地反应于诗歌创作中,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3.
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编辑劳动实践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通过编辑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它包括编辑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权责意识和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4.
人类主体意识的强弱取决于他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方式,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的分析,揭示了其对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生逢魏晋玄学盛行时期,他的人生和文学观念与魏晋玄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性其情"、"应物而不累于物"为主要内容的王弼玄学是陶渊明立身为文的核心。因此,弄清陶渊明与"贵无"玄学的关系,是解读陶渊明文学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凸现和强化.本文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对目前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和主体作用发挥的具体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主体自觉意识能力的历史发展和对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当代主体自觉意识必然朝着向外扩张和向内反思这两个方面发展。研究主体自觉意识能力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京部分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在校大学生主体意识现状,对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探索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途径,以期为今后有效的开展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性别的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重要的一部分,男女性别差异在就业等方面给女大学生带来很大压力,影响着她们的性别自我概念,表现为较普遍的性别自卑,这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主体意识的发展非常不利。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探索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渗透女性主义教学法,帮助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自我概念,确立女性主体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现代大学正在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主体意识成为中外文化融合的灵魂,直接主导和影响着对外文化交流的质量和效果,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加快国际化合作步伐的北京农学院必须在外事实践中培育和重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自我主体意识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也是青少年时期认识发展的重要心理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产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追求第一系列有关“自我”的观念在不断增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研究与引导已成为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确立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祁玥 《吉林农业》2011,(3):37-37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是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舆论等因素影响,农村女性在参政方面一直处于被动。文章对影响农村女性政治参与主体意识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农村女性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入手,找出提高农村女性主体意识、促进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无意识教育渗透下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无意识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总结了高校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内容和途径。将无意识教育引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融合无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从三个方面论述无意识教育渗透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实现路径:利用榜样效应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以健康的主体意识教育的环境熏陶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渗透主体意识思想。  相似文献   

16.
考察历史文学的创作主体意识及与时代的精神联系一向为研究界所忽略.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因为确立了以发掘王朝衰变时代的功名文化人格为基点的创作主体意识,并将自我的创作生命状态、文化身份、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个体精神特征渗透于艺术境界之中,使文本的审美内涵超越一般的"历史官场小说",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此形成了在时代精神文化和文学语境中复杂的接受效应.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农民主体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对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途径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做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乐园》是莫里森获得诺贝尔奖后的又一部力作,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文坛.在小说中,莫里森描述了身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黑人女性,在双重压迫下求取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莫里森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阐述了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不懈追求,在自我追求中,黑人女性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前进的有力推动者和黑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并为整个黑人民族追求民族解放、探求自我主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榜样.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现状。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农民主体意识有所提高,但仍较为薄弱,要从转变农民不良思想观念、提升农民自身素质、破解城乡二元壁垒三方面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造成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缺乏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随着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深入,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已经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