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病毒是专性侵染节肢动物的一类微生物,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痘病毒、虹彩病毒等很多类群。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核型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是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它能够专一性地侵染并杀死一种或者几种农林害虫,并且对害虫天敌、环境、人畜无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生物农药。本文总结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综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主要功能基因(RNA转录相关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结构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并对核型多角体病毒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我国森林昆虫病毒资源调查工作进展较快。从60年代首次发现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至今,已从171种森林昆虫中分离出214株病毒。其中属于杆状病毒属A亚组核型多角体病毒131株,B亚组颗粒体病毒41株;呼肠孤病毒属质型多角体病毒30株;昆虫痘病毒4株;浓核病毒3株;其它非包涵体病毒5株。有些病毒已被开发利用,如春尺蠖核型多角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昆虫病毒的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病毒的种类迅速增加,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从昆虫体内分离出的病毒1700多种,其中以包涵体病毒为主,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占很大比例。从寄主昆虫来看,鳞翅目昆虫885种、鞘翅目昆虫178种、膜翅目昆虫83种。  相似文献   

4.
随着害虫的微生物防治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对昆虫病毒病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昆虫病毒病中常见的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体病毒(GV),它们都具有一层蛋白质外壳包围,统称包含体病毒。三种包含体病毒中,又以核型多角体病毒最常见。截至目前为止,在我国发现的170余种昆虫病毒中,有100余种是属核型多角体病毒。昆虫核型多角体病的染色方法有数十种。笔者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选用过许多种,但效果都不够理想后来在前人工作的基层上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一种过程简单,效果较好的苦味酸—氨基黑染色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染色液的配制配制饱和苦味酸液:取温热的蒸馏水10毫升,慢慢加入苦味酸粉末至不能再溶解时为上即成。配制氨基黑10B液:称取氨基黑10B染料3克,溶于98%的甲醇50毫升、冰醋酸1毫升和蒸馏水40毫升的混合液中即成。  相似文献   

5.
病毒制剂的毒力,只有用敏感昆虫作生物测定的方法来测定才比较可靠。 Dulmagc(1971)用甘兰尺蠖核型多角体作病毒材料,创造了丙酮——乳糖沉析法制备标准样品;并给这种样品规定了毒力单位,但未能得到国际公认。到目前为止,病毒杀虫剂的产品,通常只标+明活性成份的比例和多角体的数量。近年来,我国昆虫病毒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较大发展,在病毒生物活性测定方面已有许多报道。我们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与防治应用中,采用  相似文献   

6.
<正> 当前,昆虫病毒已成为害虫综合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带有各种病毒病的森林害虫相继被发现,有的已用于生产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些病毒和国内其它单位已经发表的39篇文献,61种林虫病毒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供参考。本文中61种森林害虫所带的病毒,分別隶属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颗粒体病毒(GV)、质型多角体的核品系(EP-CPV-N)以及浓核病毒(DV)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将昆虫病原真菌(如白僵菌)、细菌(如苏云金杆菌)、病毒(如质型多角体病毒)混合用于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很好,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方法是以昆虫病理学、昆虫生态学和经济学为依据,合理搭配昆虫病原制剂的使用量,使其  相似文献   

8.
1980年以来云南澄江从松毛虫等自然感病虫尸中分离出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型多角体病毒(GV)。于1980-2001年先后应用NPV、CPV防治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文山松毛虫、灰褐带蛾、毒蛾、蚕蛾;面积达7732.2hm^2,当年防效平均约为97%,1次防治,防治效果可持续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粗提取,根据国内有关资料报导,一般采用湖北省微生物所昆虫病毒组的方法;多角体的染色过去多分别采用什维佐娃和有贺久雄法。我们把近几年林间所采集的病毒标本,经过一年来的室内工作,对多角体病毒粗提取、设计几种处理方法,多次进行比较试验;同时对多角体病毒的染色方法,着重探讨了溴酚兰染色方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染色的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乌桕毒蛾(Euproctis bipuetapex Hampson)在湖南分布较广,是一种杂食性昆虫。乌桕毒蛾能被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致死。该多角体大小为1.5—2.5微米,多数呈不规则正方体,少数呈三角形四面体。降解后,病毒束呈长方体,大小为120—160×400—450毫微米。病毒粒子棒状,大小为60—80×340—360毫微米。一般两个病毒粒子组成一个病毒束。经鉴定,该病毒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A亚组的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1.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由于少公害、不伤害虫天敌、具有持续防效、较易人工复制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不少应用成功的实例.日本自1956年开始进行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现已商品化生产(商品名“松毛敏”),大面积用于防治赤松毛虫.用直升飞机喷洒多角体1000亿/公顷,可有效控制虫灾.我们自1977年从山东省沂南县引进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后, 通过室内外多次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林间人工喷洒多角体500—1000亿/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摸索飞机喷洒多角体病毒的适宜浓度、用量和有关应用技术,在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民航局的重视和支持下,1982年春进  相似文献   

12.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与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应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已成为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要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尚需解决病毒的增殖与提取方法问题。1986—1987年,我们在进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增殖与提取试验中,总结出塑料薄膜罩围式增殖CPV 和直接从病死虫尸中提取CPV 的新方法。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病毒:松毛中CPV 毒源系中山大学昆虫所和本所病毒与生防组提供。  相似文献   

13.
应用质型多角体病毒控制害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引言自从第一次在电子显微镜下证明了质型多角体病毒以来,已在200种昆虫上发现这种病毒,其中85%是鳞翅目昆虫,9%是双翅目昆虫,4%是膜翅目昆虫,其余是鞘翅目昆虫。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利用昆虫病毒治虫,是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各地已相继开展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们对河北省的昆虫病毒资源开展了调查、采集、试验研究,已采集分离到部分昆虫病毒,现报导如下: 一、红腹灯蛾(Spilosomα Punctorα)核型多角体病毒(NPV)。1982,83,84年分别在保定、石家庄的甘兰、芹菜、和桑树上采到病死虫。 据电镜观察:多角体形状不甚规则,呈近似三角形,四边形,六角形以至近球形。一些多角体表面有乳头状突起或凹陷,多角体直径1.6—2.4微米,平均2.1微米。核衣壳杆状,大小约330×33毫微米。此病毒国内外未见正式报导。  相似文献   

15.
采用来源于3个目14种昆虫的离体细胞系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进行敏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  相似文献   

16.
银杏大蚕蛾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Moore又名白果蚕、白毛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湖北、四川、重庆、广西、河北、陕西、辽宁、台湾等省都有分布。该虫危害银杏、苹果、梨、核桃、柿、杨、桦、栎、漆树、盐肤木等20科30属38种植物,且大多数为重要的经济树种。目前对银杏大蚕蛾的防治主要用化学农药。1988年孙琼华等从自然患病死亡的银杏大蚕蛾幼虫中首次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原体,但银杏大蚕蛾质型多角体病毒至今未见报道,1999年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杨世璋、吴猛耐等人在城口核桃树银杏大蚕蛾发生区内收集到自然患…  相似文献   

17.
四、杆状病毒的生产与使用 1、分离的标准化杆状病毒在田间应用时,重要的是要考虑只有使用提纯的和完全标准化的制剂。这个先决条件的重要性已经多次强调(111,117,118,119,121,123)。这种告诫的理由是由这个事实产生的,就是昆虫常常受到复杂的病毒感染,其中只有一种可能是杆状病毒。感染的其它病毒通常是质型多角体病毒,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和微小病毒类,已知所有这些病毒与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病毒具有一些生化和生理的相似性。为了提供诊断和鉴定可靠的标准,杆状病毒的提纯和标准化的详细草案已经制定(59)。提供的方法就是研究病毒形态学、多角体  相似文献   

18.
<正> 昆虫病毒尤其是杆状病毒(NPV 和GV)和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在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从1961年起,到1973年完成了棉铃虫(Heliothis zea)NPV 制剂的注册登记。在随后的十年里美国又相继批准了黄杉毒蛾(Orgyia pseudotsugata)NPV(1976)、舞毒蛾(Lymantria disoar)NPV(1978)和松柏锯角叶蜂(Neodiprion sertifer)NPV(1983)病毒制剂。加拿大在1983年也注册登记了两种病毒杀虫剂。同时,在这两个国家里还有十余种病毒制剂小批量生产。日本从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多角体病毒(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LdCPV)的基本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614bp的目的片段,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HaCPV)基因组核酸,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的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87%的同源性,检测敏感度为1pg的DsCPV基因组dsRNA。由于松毛虫与家蚕、舞毒蛾相互之间食性不同,而且BmCPV和LdCPV对松毛虫无感染性,即在松毛虫体内不会有BmCPV病毒和LdCPV病毒的感染,因此该结果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DsCPV与BmCPV、LdCPV存在基因同源性,同时也表明了依据BmCP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sCPV基因组核酸建立的RT-PCR扩增体系,可以作为松毛虫种群中DsCPV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 病毒是害虫种群数量自然调节的一个重要因子。近年来,我国利用病毒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工作有了一些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采集分离到70余种森林害虫病毒,其中7种为质型多角体病毒(CPV)。1983年我们在河北省进行昆虫病毒资源调查时,采集分离到柳毒蛾(Leucoma Salicis)和盗毒蛾(PorthesiaSimilis)CPV,这两种病毒国内未见正式报道,现简述如下。1.柳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1983年5-6月分别在河北的易县、望都、承德、宜化、保定等地采集到柳毒蛾的病死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