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富含姜醇、姜酚、姜油酮、茴香萜及桉油精等营养物质,具有行气开窍、通血驱毒等功效.加工优质姜油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加工方法如下: 1.选料及处理.将鲜姜洗净,用刀或刨切成4~5毫米厚的姜片晒干.有条件可用炭火烘焙.先用火持续炉温60℃,慢慢升到80℃左右,经常翻动,以防姜片焙熟烘焦,一般7千克鲜姜可晒焙1千克姜片.姜片晒干后,即可送入粉碎机粉碎.粉碎机内宜用旧筛子,将姜片破碎成米粒状为佳(太细了蒸馏时不易透气,太粗又影响出油率),然后包装备用.  相似文献   

2.
正1.普通干姜片将生姜去皮洗净、晾干,切成0.5厘米厚的姜片,每100千克鲜姜片加盐3.5千克,分层腌制3~5天,待食盐溶化渗透后,捞出晾干或用烘箱烘干即成。一般每100千克鲜姜可出成品15~20千克。姜片用无毒塑料袋密封保存,可保存2年。2.脱水姜片取生姜洗净晾干,切成0.5厘米厚的姜片,置沸水中烫漂5~6分钟,捞出后用干净冷水冷却,沥  相似文献   

3.
一、选料及处理 将鲜姜洗净,用刀切成4-5毫米厚的姜片,晒干。也可用炭火烘烤,先用文火烘烤,保持炉温60℃,然后慢慢将炉温提高到80℃左右,经常翻动,以防姜片焙熟焙焦。一般7kg鲜姜可晒焙1千克干姜片。姜片干后,即可送入粉碎机粉碎。粉碎机内宜用旧筛子,将姜片粉碎成米粒状,备用。注立.姜粒不能太细,以免蒸馏时不透气,也不能太粗,否则降低出油率。  相似文献   

4.
正干制姜的原理是经过干制,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原料可溶性物质的浓度相对提高。在干制过程,姜本身所含酶的活性或被杀死或被抑制,使干制品能够长期保存。1.普通干姜片。将生姜去皮洗净、晾干,切成0.5厘米厚的姜片,每100千克鲜姜片加盐3.5千克,分层腌制3~5天,待食盐溶化渗透后,捞出晾干或用烘箱烘干即成。一般每100千克鲜姜可出成品15~20千克。姜片用无毒塑料袋密封保存,可保存2年。  相似文献   

5.
1.蜜渍生姜.选用新鲜饱满的鲜姜洗净去皮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方块,按1份生姜加4份水煮开,捞起沥水;再按1份生姜加2份蜂蜜置于锅内再次煮开,撇去泡沫,即制成甜辣可口的蜜渍生姜. 2.艳红糖姜.取鲜姜100千克、食盐20千克、红糖13千克,将鲜姜洗净去皮,放入缸中.  相似文献   

6.
生姜以地下根茎供食用,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和生物碱,具有特殊辣味,除熟食或制成姜汁、姜油、辣酱油等调味剂外,又可腌渍成糖姜、醋姜,亦可作药用,为远销省内外的特产蔬菜之一。今年周宁县农科所引进生姜新品种大肥姜,在安后村试种,平均亩产可收鲜姜1200-1500千克以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莱芜市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把生姜生产、加工和出口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生姜搞好系列开发。以下简要介绍该地区8种生姜加工方法。一、咸姜将鲜姜洗净、去皮、冲洗,晾干后进行盐渍。每100千克姜加食盐30千克,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姜的栽培很广,将其进行加工后出售,效益可观,值得推广,现介绍5种生姜制品的加工方法。1、酱姜原料配比:姜坯100千克、豆豉15千克一级酱油3千克、60度白酒1千克、安息香酸钠100克。制作过程:将姜坯切成大小均匀的片置于竹席上曝晒。每100千克姜片晒至60千克左右。与此同时,把豆豉放在木甑内蒸将蒸好冷却的豆豉和晒干的姜片按一层姜坯一层豆豉依次装入坛内。入坛后将坛口压紧、封好。经10~15天取出,仔细筛去豆豉,再在姜片内放入酱油、白酒、安息香酸钠后拌匀,入坛压紧密封。再经20~30天即得黄褐色、味鲜、辛辣、脆嫩的酱姜,包装即可上…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生姜不仅以调味品在国内销售,其加工产品如脱水姜片、鲜姜块、酸姜芽、软化姜芽等也大量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各国以及中东和我国港台地区。其中新肉姜多用于速冻或制成脱水姜片出口外销,老肉姜多用于保鲜后出口外销,也有少量制成姜粉或姜油出口外销栽培较少。生姜在我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分布广。目前已形成许多名产区,除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外,其余地区均有种植。现将生姜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糖姜片 选用鲜姜洗净去皮后,切成3-5毫米的薄片。按生姜50份、白糖32份、白糖粉4份、柠檬酸0.25份备料,先配制与姜片等重的柠檬酸溶液,同姜片一起加热至沸,捞出姜片漂洗干净,滤除杂质后放入姜片再煮,煮至糖……  相似文献   

11.
<正> 生姜富含姜醇、姜酚、姜油酮、茴香萜及桉油精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从生姜中提炼出的生姜油,具有行气开窍、通血驱毒等功效,芳香独特,不仅可用于调味腌渍、提取香精等,还是现代食品、医药和轻化工业的新型用料,在国内外市场颇受欢迎。加工优质姜油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其加工方法如下: 选料及处理。将鲜姜洗净,用刀或刨切成4~5mm厚的姜片晒干。有条件可用  相似文献   

12.
王迪轩 《中国农资》2014,(13):21-21
<正>生姜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0千克鲜姜约需吸收氮10.4千克、磷2.64千克、钾13.58千克,其养分吸收比例为3.9∶1∶5.1。生姜耐肥,一般在耕地时每亩用腐熟优质厩肥5000-8000千克,随即翻入土中。将地做好垄,在播种前,再在沟中施种肥,一般每亩施饼肥75千克、复合肥15-20千克,与土混匀,浇水、播种。也可采用"盖粪"的施肥方法,即先摆放姜种,然后盖上一层细土,每亩再撒入5000千克农家肥或少许化肥,最后盖土2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糖渍冰姜选择姜体肥大、幼嫩的鲜姜100千克,洗净,横向斜切成5毫米的薄片,加入清水80千克,煮沸后,捞起漂洗干净,沥干水分,配以白砂糖60千克。先将白糖和清水22于克入锅煮沸后,将沥干的姜片倒入,搅动1.5小时至糖液浓稠,下滴成珠时离火起锅,把8千克白糖倒入拌匀,筛去多余糖粉,摊晒1天,干燥后即成洁白如冰、辛而不辣的冰姜。  相似文献   

14.
生姜生产应用EM生物技术效果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户种植生姜的积极性日益提高,但因受姜瘟病和栽培管理技术的制约,严重影响了生姜生产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1998年在生姜重茬田进行了"EM"生物技术试验("EM"为多种有效微生物群英文缩写)效果显著。于收获前调查,姜瘟病平均防效达85.6%;试验田每亩产鲜姜1984.5千克,较对照增产81千克,增长4.26%;试验区生姜的芦数16、芦长119.3厘米、芦粗4.5厘米、叶片数33,较对照分别增长6.67%、11.5%、2.3%、6.45%。现将具体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原料 鲜姜要求色白、肥嫩、膘水足、无黑斑、无霉烂。收购期以白露前后为宜,最好选用早期上市的。二、臆镧方法 鲜姜先攀芦分块,剔除烂姜。每50千克鲜姜用20-25千克清水浸泡,除去姜皮。  相似文献   

16.
正生姜对氮、磷、钾的吸收表现出典型的"S"形曲线,这种吸收规律与其自身的生长规律相一致。在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该时期吸收的氮素占全生长期总吸收量的12.59%,磷占14.44%,钾占l5.71%。不论从吸收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幼苗期生姜植株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据试验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鲜姜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6.34千克、五氧  相似文献   

17.
一、脱水姜片:将挖出土的生姜根茎洗涤干净,除去须根,切成5毫米厚的片状,置沸水中烫5—6分钟。然后按100公斤鲜姜,用硫磺1.5公斤,进行熏硫5分钟,用冷水洗净,送入烘干房内烘干,温度以65—70℃为宜。烘时温度应先低,以后逐渐上升,免得淀粉糖化、变质发粘。二、美味酱姜:原料为姜坯100公斤,豆豉15公斤,一级酱油3公斤,60度白酒1公斤,安息香酸钠100克。操作时将姜枝的一端切成瓣子,再按姜形大小切成3—4片,置于晒帘上曝晒。每50公斤鲜姜晒成30公斤左右时,将豆豉拌入,一层姜片,一层豆豉,并装入坛内压紧。经  相似文献   

18.
<正> 1、脱水姜片。将生姜根茎洗净,除去须根,切成5毫米厚的姜片。置于沸水烫5~6分钟。然后按100公斤鲜姜,用硫磺1.5公斤,熏硫5分钟。再用冷水洗净,送入烘房烘干。温度以65~70℃为宜。烘时温度先低,然后逐渐升高,避免淀粉糖化,变质发粘。  相似文献   

19.
一、原料 鲜姜要求色白、肥嫩、膘水足、无黑斑、无霉烂.收购期以白露前后为宜,最好选用早期上市的. 二、臆恻方法 鲜姜先攀芦分块,剔除烂姜.每50千克鲜姜用20-25千克清水浸泡,除去姜皮.漂洗干净后,用20波美度盐水浸泡.  相似文献   

20.
卤凤爪     
正原料准备:凤爪16只、料酒30克、生抽30克、蚝油25克、老抽10克、盐10克、八角4个、姜8片、冰糖适量。制作方法:1.凤爪剪去趾甲、清洗干净。冷水下锅,加黄酒、生姜、葱,焯水,捞出后用冷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备用。2.锅中放入适量油,放姜片,放入沥过水的凤爪,煎至金黄色后,加入料酒、盐、冰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