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同紫云英翻压量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合理施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翻压紫云英33750 kg/hm2的田块上,适量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后茬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变化等的影响,探求紫云英与化学肥料的最佳配比组合及最佳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33750 kg/hm2可减少40%~60%的化肥用量,但以减少40%化肥用量,且化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2∶5∶3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最有利。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4年定位大田试验,研究基于紫云英利用下的不同化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稻谷经济效益、氮素累积量以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紫云英利用(22 500 kg/hm2)下,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以提高水稻两季总产量,其中减少20%和40%化肥施用量处理比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处理分别增产2.37%和3.34%,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0∶7∶3处理的增产效果次之;②紫云英利用后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增加水稻产值,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的处理能增加水稻年平均产值3.0%,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0∶7∶3的处理增加年平均产值的效果次之;③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可提高水稻氮素累积总量、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及氮素收获指数,其中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处理提高水稻氮素累积总量、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及氮素收获指数的作用最好;④化肥施用时间适当后移还可提高土壤碳和全氮含量,其中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处理的效果最佳。综合比较以上结果,认为紫云英利用后化肥施用时间可适当后移,基肥、分蘖肥、壮籽肥质量比为3∶4∶3的施肥方法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升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插秧施肥一体机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农机插秧施肥一体机,减少了化肥投入和施肥次数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化肥利用率,且不影响水稻产量。其中,采用插秧施肥一体机施用高浓度复合肥,在减氮22.5%同时免施分蘖肥的情况下,水稻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 研究了侧深施肥+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量下, 侧深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化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化肥浅施高11.5%和10.2%, 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缓控释肥浅施高16.1%和14.0%。同等施肥方式下, 应用80%常规用量的缓控释肥替代化肥, 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缓控释肥具有减少肥料用量的作用, 实践生产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的方式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分蘖肥减量施用对机直播水稻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特开展了分蘖肥减量、减次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不施分蘖肥,水稻总叶片数减少,每穗总粒数显著减少,产量明显降低;分蘖肥减量并一次性施用处理的水稻总叶片数与常规施肥无明显差异,成穗率和结实率有一定提高,千粒重和每穗总粒数略有下降,最终产量较常规施肥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评价水稻化肥定额制实施成效,对浙江省47个水稻化肥定额制试验示范区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较常规施肥和化肥定额制处理水稻产量、化肥用量、氮肥用量、施肥次数的差异。结果显示,化肥定额制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高2.6%,化肥定额制化肥、氮肥用量分别较常规施肥降低14.2%、14.6%,化肥定额制施肥次数较常规施肥减少0.3次;常规施肥和化肥定额制化肥、氮肥用量均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化肥、氮肥用量水平分布在中等水平,少数地区化肥、氮肥用量水平分布在正态分布曲线两端;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定额制化肥、氮肥用量曲线前移、用量区间压缩。化肥定额制可在小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氮肥投入,化肥定额制的实施可降低化肥和氮肥投入、缩小地区间施肥水平的差异,从而提高水稻科学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7.
缓释肥在松江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上海永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在上海市松江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缓释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松江区水稻生产上施用缓释肥,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和施肥次数,对水稻分蘖无明显不利影响,还能提高千粒重,有利于减少化肥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处理(5)每667m~2基肥施缓释肥30kg、分蘖肥施尿素15kg、穗肥施复合肥27.3kg、合计施纯氮20kg的效果最好,相比常规施肥每667m~2可节本增效116.56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控释肥在早稻简化施肥方面的有效性,实现化肥施用减量、施肥次数减少而农作物不减产,农户生产节本增效,对控释肥简化施肥技术在早稻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不同基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产生不同结果,而其肥效期较长又使得水稻生长后期肥效供应有保障,从而对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促进作用.茂施控释肥底肥一次性施用600 kg/hm2,能实现单位面积增产4.9%,增收约1235.88元/hm2,且单位重量稻谷施肥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15个水稻甬优1540化肥定额制试验示范数据为基础,在高(9.0~12.0 t·hm-2)、中(7.5~<9.0 t·hm-2)、低(<7.5 t·hm-2)3个产量水平下比较分析化肥定额制和常规施肥的水稻产量、化肥和氮肥用量的差异。结果显示,高产水平下,化肥定额制水稻产量、氮肥用量与常规施肥无差异,但化肥定额制化肥用量显著低于常规施肥;中低产水平下,化肥定额制水稻产量、化肥用量和氮肥用量均与常规施肥无差异。不同产量水平下,化肥定额制氮肥用量均低于常规施肥,氮肥的减少量占化肥减少总量的58.4%~89.1%。水稻甬优1540实施化肥定额制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实现化肥减量,高产水平下水稻化肥定额制的化肥减量效应较为显著,化肥定额制的化肥减量效应可能是由于氮肥用量的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施肥管理对害虫密度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施肥方式、施肥方法和施氮量的试验中,害虫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均有明显的差异。施肥方式应选择以有机肥为主,按配比施用一定量的无机化肥,以提高分蘖能力,形成一定的高产群体,形成多穗大穗,既可以获得水稻高产,又可以有效地减轻害虫发生危害。施肥方法应推广应用一次性全层基施法(漏水漏肥的沙田除外),充分发挥高肥田供肥能力强的作用,使水稻前期生长稳得住、中后期易于形成稳健的高产群体;禾苗茂盛而不徒长,叶色正常而不贪青,有利于保持水稻高产而减少害虫密度。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对生境选择性较强的害虫是最敏感要素,如稻纵卷叶螟蛾卵量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在水稻高产栽培时,提高氮肥用量的同时,必须强调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且无机化肥氮:磷:钾以1.0:0.6:0.9为宜。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中盐红四方46%缓释肥(22-6-16)在水稻上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6%缓释肥(22-8-16)6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150kg/hm2,比农户习惯施肥减少了17.9%的化肥用量,表现出了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抗逆性,增加有效穗、结实率,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实现了减肥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早稻“三控”施肥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控"施肥是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化肥浪费大、农药用量高和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而研究建立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在确定"三控"施肥用量和分配比例的前提下,该文研究探讨了三控施肥技术中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因子、病虫发生状况、经济产量等情况的差别。结果表明:在早稻三控施肥技术中,产量构成因子的协调性、病虫害抗性以及产量以蘖肥在移栽后10~13d施用为好。  相似文献   

13.
1.水稻超稀植栽培地块的肥力条件水稻超稀植栽培是靠水稻分蘖能力,自身调控每亩分蘖数,达到增产目的的栽培方法。所以,进行水稻超稀植栽培要选择上等肥力,保肥、保水性能强的地块。2.水稻超稀植栽培的施肥原则在增施农肥,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基肥要少施氮素化肥,酌情不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与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把握施肥量与施肥期1、施肥期的确定水稻高产的施肥时期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四个时期。1.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基肥,基肥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达到既满足有效分蘖期内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供应,又肥效稳长。基肥应占化肥总量的40%,一般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1.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  相似文献   

15.
<正>一、把握施肥量与施肥期1、施肥期的确定水稻高产的施肥时期一般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四个时期。1.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基肥,基肥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达到既满足有效分蘖期内有较高的速效养分供应,又肥效稳长。基肥应占化肥总量的40%,一般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1.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根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施600 kg·hm-2金正大水稻缓释肥(纯N,P2O5,K2O含量为23%,11%,12%)作基肥,150 kg·hm-2尿素作分蘖肥的1基1追施肥法,与农民习惯施肥法比较,不仅水稻略有增产,增加的收益基本能与因缓释肥价格高而增加的成本相抵,效益不下降,而且施肥次数减少2次,可以降低施肥劳动强度,化肥纯氮投入下降211%,省工减肥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翻压紫云英后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22500kg/hm2后,配施80%化肥,底肥:分蘖肥:穗肥=5:5:0,与习惯施肥方法相比,早稻和晚稻收获后土壤中有效氮分别平均增加5.6%和9.8%;而底肥:分蘖肥:穗肥=3:4:3更有利于提高有效K含量,分别平均增加8.9%和13.2%;配施60%化肥,按底肥:分蘖肥:穗肥=5:5:0施肥显著增加早稻收获后土壤中有效K含量,增幅为27.1%;肥料全部用作分蘖肥时降低晚稻或早稻收获后土壤有效N、K含量;配施60%~80%化肥,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施肥方法底肥:分蘖肥:穗肥=0:7:3最佳。  相似文献   

18.
寒地水稻氮肥后移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水稻氮肥后移优化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栽培生长各阶段的氮肥用量分配为:基肥45%,分蘖初期20%,幼穗分化期15%,减数分裂期20%。此项技术是针对稻农传统施肥方法中前期的氮肥比例过高这一突出问题,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对氮肥需要量来分配氮肥,减少前期氮肥用量,适宜的氮肥后移,尤其是减数分裂期达到施肥总量的20%,使施肥时期和水稻施肥规律相一致,保证水稻前期具有适宜的分蘖数,而群体又不过旺,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又能确保在生育后期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求,提高水稻的根系活力,最终通过提高水稻结实率、千粒重,达到增产提质,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湘南丘陵区红壤稻田,连续2年用粳稻Unbongbyeo品种,进行控释肥(LCU)一季稻田间试验,采用田间系统观测与实内考查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分蘖苗数以施用控释肥LCU70≥NPK>LCU50>PK;施控释肥LCU70、LCU50比尿素处理的水稻成穗率分别高6.3%、4.5%。叶片、茎杆、根系的干物质增长量均以施用控释肥高于其他处理。按处理排序:LCU70>NPK>LCU50>PK。处理间差异显著。叶面积系数(LAI)以施用控释肥LCU70处理的6.50最高,比NPK、LCU50处理高1.04、1.51。粳稻Unbongbyeo品种产量结果:控释肥处理的氮素用量为常规施肥(NPK)氮素用量70%时,其稻谷产量比常规施肥高6.72%,产量差异显著;控释肥处理的氮素用量为常规施肥(NPK)处理50%时,其稻谷产量与常规施肥的稻谷产量相等,两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即表明:施用控释肥可减少氮素用量30%~50%。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硅酸钠作为速效硅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2020年采用小区的试验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硅酸钠不同用量梯度等5个处理,研究硅肥不同用量配施化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水稻主要生育期通过调查植株性状,表明施用硅酸钠可促进植株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特别在水稻灌浆期,施硅肥增加了叶片面积,加快水稻抽穗进程。测产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硅酸钠45kg/hm2效果最佳,比对照公顷增产766.6kg,增产率为8.27%,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分蘖、提高穗粒数来实现的,配施硅酸钠能有效降低空瘪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