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平菇类平菇品种很多,低温型的出菇温度为2~22℃,中温型的出菇温度为8~24℃,高温型的出菇温度为15~37℃,广温型的出菇温度为4~32℃。为了提高产量,延长产菇期,冬、春等低温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温型的品种基本上均可栽培,但初学者一般以种植广温型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8,(12)
我国目前栽培的秋蘑菇只能在22℃以下出菇,5~8月夏秋高温季节不能栽培,因而高温季节菇房闲置,鲜菇断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于1993年成功地选育出耐高温蘑菇新品种——夏菇93(原名浙 AgH—1)。该品种适合于夏秋高温期栽培,能在30℃以上出菇,其主要优点,一是耐高温:菌丝生长温度18~38℃,出菇温度24~34℃,短时间内能承受更高温度;二是产量高:每平方米平均产量为7.5~10公斤,高的可达  相似文献   

3.
<正>平菇类平菇品种很多,低温型的出菇温度为2~22℃,中温型的出菇温度为8~24℃,高温型的出菇温度为15~37℃,广温型的出菇温度为4~32℃。为了提高产量,延长产菇期,冬、春等低温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温型的品种基本上均  相似文献   

4.
常规大田露天栽培大球盖菇常遇低温、多雨等不良天气影响,产量不高。采取拱棚栽培、精耕管理、充足用料、合理堆积发酵、加强菌丝生长与出菇管理、适时采收等措施,以提高大球盖菇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利用秦岭北部山区气候条件进行平菇反季节栽培结果表明:新8具有高温发菌不形成菌皮,出菇快,齐整,子实体中等大小,叠生,色泽黑灰,柄短,菇形美观,商品属性好,高产等特性,属广温种,是山区(反季节)栽培首选品种;次之是农平10号,968,早秋615,属中低温种;824、茶39,在山区夏季高温季节出菇齐整,高产,但菇色泽偏白,子实体菌盖小(直径3-5cm)、薄(0.3-0.4cm厚),菌柄长(5-6cm),丛生,商品属性差,属高温种。秦岭山区夏季气候条件特点:晴天下午气温偏高(28-32℃),夜晚气温偏低(16-18℃),出菇季节为6-9月份,适宜进行平菇(反季节)栽培,品种宜选择颜色偏黑(灰),出菇齐整,返潮快,菇形美观,商品属性好的广温或中低温种类。  相似文献   

6.
<正> 1 根据栽培季节选择菇型 根据出菇温度,平菇可分为低温型(5℃~15℃)、中温型(15℃~22℃)和高温型(18℃~28℃)。要根据季节、环境、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菇型,安排好播种期。在自然气温下,我区4~8月播种可选中温偏高或高温型品种,9月播种以中温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在华北地区从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可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生产设施和冬闲时的劳力,栽培金针菇,以丰富冬季的蔬菜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9.
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以椴木为主,椴木香菇质地紧密,品质优良,但是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一、菌种的选择由于香菇是低度、变温性真菌,对温度、水分、光线、要求较严,故选择香菇菌种时,首先了解菌种的性状,例如温型、出菇时间、朵型、颜色、产量等,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选对路的当家菌种,安排栽种季节推算出菇时间。海拔高的山区,应该选高温型,如果选了低温型,虽然栽培季节提前,菌筒转色好,但菇蕾一出现,遇到低…  相似文献   

10.
<正> 金针菇一般只能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栽培。若采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可使金针菇在5~11月上市,弥补了高温期市场上金针菇的空白,获得比常规栽培高出2倍的生产效益。 1.季节与菌种 反季节栽培可2~4月播种,4~7月出菇,或于8~9月播种,9~11月出菇。经筛选有2个当家良种:一是金高1号,菌丝生长快,出菇极耐高温(12~34℃出菇),宜春夏播种。二是C_0B_(18),菌丝生长极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是大型肉质伞菌,菇柄肥厚,质地脆嫩,味道纯正,保质期长,市场售价较高,栽培效益较好。但常规栽培转化率较低,特别是后期产量很低。"速转"即快速转化新技术栽培,有以下优点:一是菌龄可缩短10天左右,转化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100%以上;二是有利于实现半机械化操作,省工节本增效;三是杏鲍菇商品性好,售价高;四是易管理;五是产量高,特别是后2潮菇产量为常规栽培的1~2倍。一、选用良种。选用纯化的PLeura菌株。其菇体单生或丛生,单菇重100~150克,菌龄50~65天,出菇温度5~20℃。  相似文献   

12.
1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从母种制原种要40~60天,栽培袋接种后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由于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并不能立即出菇,需要有一定时间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所以生产季节要提前.生产时间安排是4~5月制原种,6~7月接栽培种,11~12月份出菇.在温度上应掌握出现8℃以下低温的月份,倒推5个月(150天)即为正常制作菇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14.
1.适宜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分化温度0~13℃。栽培白灵菇以秋季8-9月生产制袋,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5.
平菇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深受菇农欢迎。但由于销售市场的扩大,栽培出菇季节逐步推迟到1~3月,此时正值严寒低温,熟料和发酵料栽培料温低、发菌慢,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为此,灵台县农技中心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平菇生料栽培试验,4年来的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显著,生物学效率高达180%~240%.  相似文献   

16.
夏菇2000是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科技人员从国内唯一的高温蘑菇品种夏菇93培育、优化而成,适合于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并已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夏菇2000耐高温:菇房上层温度达39~40℃的气候条件下,都能正常出菇,并可获得高产;生长期短、产量高:产量最可高达20  相似文献   

17.
仿野生鸡腿菇的生长温度在10~24℃之间,春季3-6月、秋季9-11月出菇。若采用塑料大棚仿野生栽培,从当年10月到翌年3月均可播种,从当年11月到翌年6月均能出菇,每年可生产2次。每个栽培周期可产菇5~6茬,生物效率可达300%以上。产量高,效益佳。  相似文献   

18.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于夏季栽培。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8~39℃:出菇温度27~35℃。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金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白色金针菇尤以其鲜嫩柔软,色泽极佳而鲜销海外,掌握其栽培技术是夺得良好效益的关键。1科学选择栽培时间。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10~13℃,子实体生长适温6~8℃。据此,白色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2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木  相似文献   

20.
刘桂云 《农家科技》1998,(12):34-34
<正> 目前,栽培平菇的方法有室内碎草袋栽和室外阳畦整草栽培两种,前者投资大、用工多、产量低,后者占地多、难管理、产量不稳,种菇效益不高。山东省茬平县菌业技术研究所经过两年的反复实践,试验成功了一种室内整草覆土墙式栽培平菇的新技术,采用这种方法种菇,不但投资小、占地少、用工少、易管理,而且发菌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1998年春,我所在30平方米菇房中投料1500公斤,选用广温型优良菌种栽培,种后13天发满菌,18天采收第一茬菇,两个月内共采菇3100公斤,取得斤料产菇两斤以上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