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蚜虫迁飞动态与辣椒病毒病流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江苏省泰县和南京城郊辣椒病毒病的优势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次为烟草花叶病毒(TMV),此外还鉴定了一种蚕豆萎蔫病毒(BBWV)。辣椒病毒病发病株率随迁入辣椒田内有翅蚜总量的增长而增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蚜虫迁飞高峰后20天左右出现辣椒发病高峰。田间最有效的传毒介体为桃蚜、萝卜蚜、禾谷缢管蚜,它们的迁飞高峰都在5月中、下旬,此时正值辣椒感病阶段,对发病率和产量影响较大。5月中旬至6月中旬置放田间的辣椒苗发病率最高,说明此时迁入田间的有翅蚜传毒最为有效,此期间是阻断蚜虫传毒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迁飞蚜虫是萝卜病毒病田间传播的主要介体。在蚜虫迁飞高峰期间,萝卜苗龄越小,越易感染,发病越重。蚜虫转毒后潜伏期为15天左右。选择适宜播种期,使夏秋萝卜幼苗避开蚜虫迁飞高峰,可减少病毒病的传播。田间药剂防治蚜虫能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蚜虫消长与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是非持久性病毒——MDMV 引起。病毒介体是蚜虫,在山西省主要是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麦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um dirhodum(Walker)]的传毒能力未定。实验表明,传毒蚜虫饲毒最适时间5~30分钟,接毒最适时间30~60分钟,持毒期限6~7小时,有效传毒蚜数3~5头。气温20℃麦二叉蚜的传毒效能最高,是春播玉米的主要传毒蚜虫。传毒蚜的高峰期后16~30天是发病高峰,以玉米拔节至孕穗间发病最快,抽雄后渐缓。病害的发生流行取决于毒源量、传毒蚜的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带毒率的提高,这过程进展的快慢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萝卜蚜和桃蚜秋季迁飞与温度,降雨、风速等因素的数量关系,初步提出了单因素与迁飞量的函数关系式和迁飞量的预测式。绪论我国已知的油菜蚜虫有萝卜蚜[Lipaphis ergsimc(K1tb)]、桃蚜[Myzus β—ersicae(sulz)]和甘篮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三种。在武汉地区以萝卜蚜和桃蚜占绝大多数。作者于1962年和1978—1982年在武昌用黄盘诱蚜六个年次,鉴定油  相似文献   

5.
永寿县位于关中平原与渭北旱原分界处,属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较高(994.6米)年均温较低(10.9℃),年雨量偏少(571.4毫米),既有白菜型油菜,又栽培甘蓝型油菜,油菜病毒病的发生环境主要反映了北方冬油菜区中部和西部情况。 1980—1985年5年试验证明:当地旬均温在15.3℃——52.3℃范围内,播期愈早,发病愈重,播期与发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盛花期,角果期与苗期发病呈正相关关系;甘兰型  相似文献   

6.
油菜病毒病农民又叫油菜花叶病,是影响油菜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一般病田减产10%左右;重病田减产可达20%~30%,油菜发病愈早,损失愈重.苗期发病后,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破坏,植株矮化,皱缩畸形,逐渐枯死,不能开花结荚.受病较晚较轻的能部分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7.
棉蚜是我县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失治的田块卷叶株率达30%以上,严重时棉株皱缩枯死。重发棉田需用药1~3次。为了有效地防治棉蚜,避免过早过多用药,做到适时、适量用药,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笔者近年来对棉花苗期蚜虫的发生规律及测报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豆苗期蚜虫为害损失与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苗期小区接虫试验和自然观察结果均表明,蚜量和有蚜株率与产量损失具密切关系;苗期蚜虫为害后,影响产量主要因株高下降,荚数和粒数减少。在现有生产水平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为3.96%,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500头,有蚜株率35%。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北方冬油菜病毒病流行规律,提出了“调整播种期,重视苗期治蚜,隔离毒源,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抗病栽培”的综合防治方法。就其方法而言,与长江流域区具有共同性。但侧重点和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这是由北方冬油菜区的特点所决定的。 1.北方冬油菜区秋季气温下降迅速,病毒病的为害程度与油菜播种期关系非常密切,调整播种期是预防油菜病毒病的一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油菜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对北方冬油菜病毒病的防治,提出“调整播期、重视苗期治蚜、隔离毒源、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抗病栽培”的综合防治措施。 油菜病毒病是蚜虫传播引起,其防治应着重于早期防治蚜害。1980年以来,我们在研究此病流行规律的同时,进行了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区夏大豆田的定殖蚜虫主要是大豆蚜(Aphis glycines)。1987和1988两年黄皿共诱到29种蚜虫,其中以大豆蚜数量最多,是传播SMV的主要介体,其他介体蚜虫有:绣线菊蚜(A.citricola),豆蚜(A.craccivora)、棉蚜(A.gossypii)、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桃蚜(Myzus persicae)、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二叶草彩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1987年蚜虫迁飞峰出现在大豆花期以前,2周后田间出现发病高峰,SMV发病增长率与蚜虫迁飞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1988年蚜虫迁飞峰发生在大豆花期以后,其迁飞量与SMV的流行无显著线性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夏大豆田的定殖蚜虫主要是大豆蚜(Aphis glycines)。1987和1988两年黄皿共诱到29种蚜虫,其中以大豆蚜数量最多,是传播SMV的主要介体,其他介体蚜虫有:绣线菊蚜(A.citricola),豆蚜(A.craccivora)、棉蚜(A.gossypii)、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桃蚜(Myzus persicae)、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二叶草彩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1987年蚜虫迁飞峰出现在大豆花期以前,2周后田间出现发病高峰,SMV发病增长率与蚜虫迁飞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1988年蚜虫迁飞峰发生在大豆花期以后,其迁飞量与SMV的流行无显著线性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eis medinalis Guenee)、白背飞虱(Sogatella JfurciferaHoruath)是江苏地区中、晚稻重要害虫,均系远距离迁飞性昆虫。江苏的主要虫源来自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张孝羲等,1981;胡国文等,1988)。关于不同种昆虫同步迁飞现象国外研究颇多。Kisimoto等(1982)从1977~1978年,通过东海气象观察船定点捕捉迁飞昆虫的资料证明,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有同步迁飞现象,迁入时的天气条件也颇相似,Miyahara(1987)报告粘虫与小菜蛾同时从国外迁入日本南部地区。江苏地区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14.
旱寒区冬油菜苗期抗寒性与抗旱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冬油菜苗期抗寒性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为北方旱寒区抗寒、耐旱冬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对抗寒性不同的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进行苗期抗旱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抗寒性与抗旱性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后,油菜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组织含水量与抗旱性不存在相关性,根系活力与抗旱性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中耕除草、翻耕,化学除草、翻耕和化学除草、免耕等三种稻茬移栽油菜田的杂草群落。比较了三种杂草群落中草种群的频度和平均优势度率;观察了翻耕移栽油菜田草的发生消长规律;并对草种群发生量加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油菜田Wang草发生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了中耕除草,翻耕,化学除草,翻耕和化学除草,免耕等三种稻茬移栽没菜田的杂草群落,比较了上杂草群落中Wang草种群的频度和平均优势度率;观察了翻耕移栽油菜田wang草的发生消长规律,并对Wang草种群发生量加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剂量的金星(胺苯黄隆)对我区冬油菜田主要双子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并探索对油菜的安全性及对产量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油菜品种为秦油2号,供试药剂有:25%金星可湿性粉剂(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15%精稳杀得乳油(市售)、50%高特克水悬剂(德国先灵公司产)。试验设金星1克、2克、4克、8克,精稳杀得7.5毫升,高特克25毫升,共6个处理,另设不施药为对照.除金星8克处理为1个重复外,其余均为3次重复。小区面积9.5平方米,随机排列。稻茬油菜田,油菜于1992年  相似文献   

18.
深圳菜区蔬菜蚜虫及其天敌的年消长动态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文献报道[1] ,在广州地区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主要是萝卜蚜 [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 ]和桃蚜 [Myzuspersicae(Sulzer) ],两种蚜虫周年营孤雌生殖 ,常混合发生。除造成直接为害外 ,还传播多种病毒病 ,严重影响蔬菜生产[2 ] 。为了解深圳菜区蔬菜桃蚜和萝卜蚜的为害情况以及自然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 ,作者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深圳市龙岗区碧岭生态村进行了初步调查 ,为深圳菜区蔬菜蚜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调查地点概况 深圳市龙岗区碧岭生态村菜区 ,占地面积 50余hm2 ,全年连续分批种植萝卜、芥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冬油菜区9省12个地点,共用20个品种在8年时间中作了62个油菜播种期与病毒病关系试验,共计310期。结果表明: 就整个冬油菜区而言,油菜角果发育期病毒病发病率是随播种期延迟而渐次下降的,二者的线性关系极显著。在各地正常播种期前后各延伸二旬范围内,播种期每推迟一句,发病率平均降低4.8%,但在不同油菜产区,这种相关性和相关形式有很大差别。在北方冬油菜区病毒病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成减速度下降,二者成对数曲线关系,是全国各油菜产区中,播种期对病毒病影响最大的地区。长江流域病害与播种期关系也很明显,二者成线性回归关系,病害随播种期后延而下降的速度不及北方冬油菜区。此区的中、下游地区,播种期对病害的  相似文献   

20.
花生苗期耐旱性与品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个不同品种的花生花芽分化对干旱的反应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在播种后控水36d情况下,品种间茎叶均未发生萎蔫,但却受到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0%,50%,30%;品种间能分化147个~251个花芽,而控水使花芽损耗率达4.03%~46.61%,其中败育占1.7%~27.36%,减少占1.34%~33.7%;茎叶与花芽的受影响程度无相关性,即花芽损耗率低于5%的发生在茎叶受影响中度之中,而高于40%的发生于茎叶受影响轻度重度之中;鲁花11,97-88,8802的苗期耐旱性是由品种的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