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饲养母鸭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母鸭产蛋量的高低,要获得高的产蛋量,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选好种鸭开产后的母鸭选留标准为:头大,颈细长,眼睛明亮;胸深、耻骨间距离为3~4指,按之柔软并富有弹性;腹大柔软,耻骨和胸骨末端之间能容纳3~4.5指。春季刚开产的时候,高产母鸭的羽毛紧凑而富有光泽,行动活泼有神,愿接受  相似文献   

2.
蛋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软腿病,尤其是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患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患该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引起产蛋量减少,重则导致蛋鸭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蛋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软腿病,尤其是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患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患该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引起产蛋量减少,重则导致蛋鸭死亡。  相似文献   

4.
养鸭生产是一项投资小,收益大的家庭付业。因为鸭子适宜放牧,能采食大量水草与动物性饲料,生长快,一般每只每年可产蛋150—200枚。为了提高母鸭的产蛋量,增加经济收入,管理上需掌握以下几点: 一、选留母鸭在70日龄鸭群中,选择体格健壮,发育正常,毛色光亮,眼睛有神,体重适宜,合群性好的母鸭作蛋鸭;相反,毛色干燥发黄,体重过轻或过大,有神经症状,离群的母鸭不能选留作蛋鸭。  相似文献   

5.
育成期蛋鸭是指蛋鸭育雏结束到开产前这一段时间,大约在18周龄前,这一段时间育成期关系到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母鸭数量和身体健康,直接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和经济利润。所以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育成出优质的产蛋母鸭。它是蛋鸭饲养周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金定鸭、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为素材,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孵化条件下,对3个蛋鸭品种的产蛋性能、青壳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不同阶段体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3个蛋鸭品种中攸县麻鸭300日龄产蛋量(144个)最高,见蛋日龄(96d)和开产日龄(123d)最早,因此3个蛋鸭品种中以攸县麻鸭产蛋性能最好;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公、母鸭30日龄体重、开产体重、300日龄蛋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褐色菜鸭与攸县麻鸭属于同一类型蛋鸭品种。3个蛋鸭各品种的入孵蛋重与出壳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1加强放牧春季气温回暖,饲料增多,母鸭食欲增强,陆续开产。此时应让母鸭多放牧、多觅食,以增加营养、增强体质,进一步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放牧时应遵循“空腹快赶、饱肚慢赶;上午多赶,下午少赶;上下坡坎、过沟坎都不能过急”的原则,以保证母鸭正常产蛋。2调整日粮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要由冬季的14%调整到22%。饲料配合要合理,一般蛋白质饲料占35%~40%,谷物杂粮占35%~40%,青绿饲料20%~30%,粗饲料5%,还要补充矿物质饲料,以满足高产蛋鸭对营养的要求。3增强性欲母鸭性欲越强,产蛋越多。公鸭…  相似文献   

8.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发病率越高。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造成死亡。 引发蛋鸭患软腿病的原因,主要由于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所致。特别是舍饲的蛋鸭,如阳光照射得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拥挤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当,缺乏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水禽世界》2013,(6):16-16
掌握适时开产蛋鸭开产日龄依品种不同而异,但过早或过迟开产都会影响产蛋量。掌握开产期有几个原则:商品蛋鸭或蛋用种鸭饲养到90-100日龄后,鸭群发育日趋整齐,体重达1.3-1.5kg,羽毛长齐并富有光泽,叫声洪亮,举动活泼。  相似文献   

10.
(一)绍兴鸭简称绍鸭,又称浙江麻鸭,是我国优良的蛋鸭品种.绍兴鸭体躯狭长,喙长颈细,臀部丰满,腹部略下垂,全身羽毛以褐麻色为基色,有带圈白翼梢和红毛绿翼梢两个类型.成年鸭体重1.5公斤左右,母鸭开产期较早.500日龄产蛋量一般为250~280个.  相似文献   

11.
饲养蛋鸭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产蛋量的多少。笔者在总结我区养鸭专业户、重点户生产经验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养鸭者都有一套提高蛋鸭产蛋量的措施。现归纳报告如下:一、精心选种1.种雏的选择:要求选留体大、膘好、腹部柔软、脐部愈合良好、眼大有神、精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养鸭专业户和工厂化养鸭的发展,产蛋鸭群已由散养发展到鸭群放牧饲养.产蛋鸭群放牧饲养,既可减少精饲料的用量,又能防止母鸭过肥而影响产蛋量,还有益于农业生产,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产蛋鸭的特点:我国所饲养的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失去就巢性,因此,为增加产蛋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蛋鸭的产蛋量高,而且持久,小型蛋鸭的产蛋率在90%以上的时间可持续20周左右,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远远超过鸡的生产水平。蛋鸭的这种产蛋的能力,需要各整个主产期的产种营养物质。除维持鸭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外,多数用于产蛋。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旺盛,为了  相似文献   

14.
蛋鸭在产蛋期由于生理负担重,对外界抵抗力较差,在饲养管理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瘫痪、脱肛、啄癖等疾病,因此应加强如下疾病的防治。9冬春谨防蛋鸭软腿病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发病率越高。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5.
1.冠和肉垂。颜色鲜红,膨大而有弹力,肤面细致,用手触摸有温暖感。 2.泄殖腔。大而驰张,湿润、无皱褶。 3.腹部。大而柔软,龙骨与耻骨间可容3~4指或4指以上。 4.耻骨。开张而直,软而薄,耻骨间可容3~4指。 5.活力。活泼,食欲旺盛,早出晚归,爪磨损多而较钝。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鸭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以眼和鼻黏膜发炎为主要特征,青年鸭和产蛋鸭多发.该病潜伏期为1~3天,病程为4~8天,患病育成鸭开产延迟,产蛋鸭产蛋量下降,死亡率不高.  相似文献   

17.
鸭子饲养管理较简单,在河滩牧养能大量采食水草与动物性饲料,节省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而且鸭子生长快,母鸭繁殖力强。一般肉鸭每只每年可下蛋150—200枚,蛋鸭每年可产蛋200枚以上。因此,养鸭生产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的家庭副业。为了增加收入。提高母鸭的产蛋量,在科学管理上需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所饲养的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失去了就巢性.为提高和增加产蛋量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要发挥蛋鸭的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很旺盛.为了代谢的需要.蛋鸭表现出很强的觅食能力.尤其是放牧的鸭群。  相似文献   

19.
育成期蛋鸭一般是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育成期蛋鸭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新母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所以,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质的育成新母鸭。1育成期蛋鸭的特点1.1体重增长快育成阶段是鸭体重增长较快的一个时期,以绍鸭为例,28日龄以后体重的绝对增长加快,42~44日龄达到高峰,56日龄起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稳增长,至16周龄体重已接  相似文献   

20.
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蛋鸭可以进行圈养。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一、圈养蛋鸭的好处 1.圈养蛋鸭能提高劳动效率,饲养规模大。一般每个劳力可饲养蛋鸭500~1000只。每批鸭可饲养二年,不需每年大批更换母鸭。这样,以同样的人力,圈养鸭数量是放养的几倍。 2.圈养后,母鸭受季节、气候、野外饲料等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活动范围缩小,减少了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