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退耕地区生态面貌得到初步改善,农民从退耕还林还草中得到了较多的实惠,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但是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方面也没有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这使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威胁.通过深入研究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宁夏原州区的调查看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5年来成效明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放缓退耕还林进度,检讨政策不足十分必要。依据在宁夏原州区各相关部门和7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4个方面的问题和初步改进建议。即补助标准总体较高,长期大面积补偿,国力难以支撑,还会扭曲退耕还林还草的目标;退耕补助期限过短,在补助到期之后与退耕地见效之前的过渡期太长,不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粮食补贴政策的变化不利于稳定退耕农户的生计;退耕还林地产权安排仍显僵硬,农民受益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郝海广  乌兰图雅 《土壤》2011,43(5):828-834
选取科尔沁沙地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数据和GIS空间信息技术,基于土地的自然适宜性,对2000─2007年研究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情况做出评价,并指出今后退耕任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吉尔嘎朗镇耕地明显减少,林地、草地明显增加,草地覆盖度显著提高;从7年间实际退耕还林还草方向、数量和空间分布来看,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还林还草选择不合理,不宜耕作的土地还有很多没有退耕,实际退耕土地只占应退耕土地的28.63%;还有8 172.00 hm2土地应当逐步实现退耕,其中以退耕还林为主,占73.29%。政策方面,建议发展地区优势产业,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方面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减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保证生态退耕工程持续见效。  相似文献   

4.
吴起县是我国退耕还林草政策推行重点县,退耕比例高达38.3%.如何在保证粮食产量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草政策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根据1999-2005年吴起县统计年鉴资料,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当地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关系影响,认为可以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草工程.假定未来几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用灰色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建立了粮食总产、人口、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消费的预测模型.利用这些预测模型预测了2008-2012年的各年适宜的退耕还林面积,旨在为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存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损失补偿困难,补偿机制缺乏针对性、系统性,退耕政策缺乏稳定性,补偿不及时等问题。针对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资源的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指出应通过建立生态银行筹集资金,应从退耕的全过程寻找补偿的对象,国家应建立专门的退耕还林还草管理机构以提高运作的效率。最后,构建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共同补偿的较为完善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植被与土壤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  温雨金  刘鸿雁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143-145,149
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的内蒙古乌盟一带退耕还林还草有10余年的历史.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探讨了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和年限下植物群落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人为控制了苜蓿、沙打旺的种植周期的退耕还草工程使得退耕还草后植物群落完全不同于自然群落的演替过程,退耕年限达到6年后严重退化指示植物才大量消失;(2)退耕还林与退耕还草均起到了阻沙作用.但退耕还草在降低土壤砂含量方面效果相对明显;(3)退耕还林还草所带来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土壤性状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性状的改良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可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退耕还林(草)县区和调查人员的分布布局,对西北5省和内蒙古793个退耕还林(草)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草)政策的主要成效及趋势,总结了农户对退耕还林(草)的评价,并提出了结论和政策性建议。研究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显著地改善了研究区域的生态状况,提高了退耕农户的生态意识和生计水平;农户拥护退耕还林(草)政策,有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意愿;农户对退耕补助依赖性较大,如果降低补助标准,农民毁林复耕的可能性较大;提高补助标准,扩大退耕还林(草)面积,提供技术支持并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是当前退耕农户的普遍愿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校正退耕还林草工程操作方面的偏差,用正确的路径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对案例地区———宁夏原州区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典型村的农户等2个层面的调查。考察了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目标、过程、方式、进度安排,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各部门的政策建议;访问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退耕还林草工程参与情况、农地地块退耕前后的利用和投入产出状况、家庭各业生产情况等。结果表明,原州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路径上尚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尊重农民意愿不够;(2)对工程完成后农民的生计考虑不够;(3)工程操作中的乔灌草搭配与自然地理环境不相符;(4)退耕还林工程没有科学规划,操作上的随意性较大。为此提出3条基本建议:(1)加强对退耕还林科学问题的研究,增强政策的科学性;(2)科学规划,实事求是地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3)创造公正的政策环境,让农民做出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宏伟生态工程。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现状、生态效应及存在问题的整合分析,探讨了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规模。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1999—2011年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累积751.99万hm~2,占全国同期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36.14%;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和内蒙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面积分别占西北地区同期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27.89%,21.29%,4.62%,9.80%,10.80%,13.57%和12.03%。(2)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2002—2012年西北地区农民纯收入逐年增加,且各省(区)增加趋势一致。(3)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在提高,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空间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而陕北地区是黄土高原近10年植被恢复最快的区域。(4)2003—2014年黄河流域径流量和侵蚀量均低于1950—1995多年平均值,且年际间波动较大。(5)25°以上的坡耕地可退耕180.1万hm~2,占现有耕地的6.0%,15°~25°的坡耕地退耕面积可达296.5万hm2,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9%,并厘清了各省(区)的退耕规模,最后针对新一轮退耕政策的顺利实施,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乐都水文站径流量、输沙量、降水量进行分析,探讨了青海省湟水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的效益:2000—2010年,青海省湟水流域各县(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4.71万hm2,2002年退耕还林还草效益开始显现,年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开始增加,年输沙量和年输沙模数明显减少,退耕后的年输沙量和年输沙模数分别比退耕前减少了467万t和359 t/km2。鉴于青海省湟水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生态环境总体上还比较脆弱,提出了延长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的时间、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1 退耕还林与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关系目前我国广大干部群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退耕还林还草的事实表明 ,现阶段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条件是国家在粮食和资金方面给予退耕农民的补助政策。退耕还林坚持生态优先只有在与其它方式措施解决群众长期生活问题同步进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维持退耕成果,加快发展民族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文章以宁夏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详细阐述了退耕还林还草绩效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指出,退耕区后续产业发展不足或缺位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群众生活质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空间布局。最后,提出了实现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户是退耕还林(草)的主体,他们的经济行为和认知响应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参与性农村评估调查(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方法,对米脂县退耕区8个行政村的325户退耕农户的退耕认知、退耕后家庭收入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虽然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持支持态度,但是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保证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户收入.为此,需要协调好3个方面的关系:(1)劳务输出与退耕区的发展;(2)退耕区与农业产业发展;(3)农业补贴与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系统和综合理论相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的主要关系和补偿与被补偿的相关内容,构建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之间的量化联系。结果认为:(1)退耕区域和下游(下风向)区域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和间接受益者,国家和退耕区域居民是受损者;(2)生态补偿的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共分为14项,其中被补偿8项,补偿6项,如果两者量化关系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持续发展最理想的模式;(3)以流域作为水土保持效益的补偿与被补偿的界限,以上下风的强弱区域作为减沙效益的补偿与被补偿的界限,最后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分析结果可对维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成果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何种生态退耕对黄土丘陵地区植被恢复较好,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传统植物群落调查法从退耕方式和退耕年限两个方面探讨生态退耕对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态退耕30 a内,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草本层植物丰富度指数、两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前期增加不显著,后期增加显著。(2)不同生态退耕方式对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差异显著。三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退耕还草 > 退耕还林 > 退耕还灌,且丰富度指数退耕还草(23.875)较退耕还林(14.606)和还灌(14.556)显著增加;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退耕还草(0.945,3.048)和退耕还林(0.931,2.992)较还灌(0.912,2.563)显著增加。退耕还草优于退耕还灌和退耕还林,对草本层植物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小,是最佳生态退耕方式。  相似文献   

16.
植物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文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7种代表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5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7种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不一一对应,植被与土壤的综合指数在全体模式中的位置也并不完全一致,退耕种植任豆+桂牧1号的植被效应和退耕种植香椿的土壤改良作用最好。退耕5年后各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状况还不十分理想,除香椿和撂荒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时期外,其他退耕模式均还处于失调衰退和过度发展时期,耦合协调度模型只有桂牧1号和撂荒处于植被土壤同步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时应同步提高植物生长抚育和土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工程是忻州市最大的生态工程,全市退耕比例高达23.08%.根据2000-2010年忻州市统计年鉴资料,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关系的影响.运用灰色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分别建立了粮食总产、人口、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消费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得到2012 2016年忻州市适宜退耕还林面积分别为15 450,14 056,12 052,13 856,10 429 hm2,结果表明:忻州市可以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草工程.但研究中所取得的未来5 a适宜退耕面积只是理论值,仅是为忻州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明析“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以来延安市各区县实施效果,基于统计年鉴数据,以1999—2018年延安市退耕还林草植被恢复概况为基础,分类汇总各区县退耕还林草面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乔灌草分布和生态经济比例,总结该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效果,剖析其存在问题,建立适宜当地退耕还林草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期为后续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截至2018年,延安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71.82万hm2,主要在吴起县(13.78万hm2)、安塞区(9.48万hm2)和志丹县(9.04万hm2)最高,其中退耕还林面积最大(44.18万hm2),其次为荒山造林(26.02万hm2),封山育林最少(1.63万hm2);(2)植被覆盖度整体随时间显著增加(p<0.01),决定系数R2=0.87,主要分布在黄龙县(90.5%)、黄陵县(89.7%)和富县(86.7%),延川县、子长县和吴起县最低...  相似文献   

19.
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重要形式之一,对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深远影响。从时间、空间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等方面综述了退耕还林还草对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枯落物和根系周转对土壤碳库动态的效应。现有研究表明,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对退耕时间、空间和模式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最后,提出了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动态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丽  米文宝  杨蓉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3):190-193,197
以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原州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在对以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经验的总结与借鉴的基础上,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必须要遵循“生态优先”和“科学性”的原则,要从工程措施和保障措施两方面人手。首先确定了原州区三个重点退耕区:六盘山外围退耕区、原州区东北部干旱带退耕区、固原市区外围“五山两河”绿化区,然后根据区域不同的立地条件,科学的选择适宜本地的树种、草种,制定了林草配置比例和模式以及相应地技术措施。只有将工程措施与保障措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使得区域生态环境与人民脱贫致富达到“双赢”,保证本区域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