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跨地区、跨部门发展,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面对农户小规模经营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本文指出只有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保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仍坚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种过于分散的小农生产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着现阶段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生产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应着重解决和实行的农业产业政策,是实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今后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1农业适度规模生产的含义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生产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论述。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农业适度…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在供求关系和制约土地流转稳定健康发展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形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使用的格局,特别是土地30年不变的政策更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农村随之也出现了“种不好,说不动”的问题。如何解决过一问题,促使农业生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认为建立土地使州投合理流转机制,使土地有序、健康地流转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它首先从农村开始,到今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伟大实践。我们温州与全国一样,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全面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这一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大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东岗 《北京农业》2012,(30):187-18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走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并论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实现社会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两大目标;农村土地改革要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借鉴工业产业规模经济的模式,要学习历史经验和地区经验。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土地制度走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并论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实现社会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两大目标;农村土地改革要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借鉴...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率先在农村起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激发了亿万农民劳动致富的热情,使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乡镇工业发展迅猛,农业经济空前活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使农民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农村普遍产生了对科学的需求和渴望。1985年3月,我国政府在全国实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  相似文献   

10.
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但仍面临小生产、大市场的问题。合作社的形成正好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我国合作社发展得并不完善,起步也很晚,借鉴他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意大利特伦蒂诺省合作社的类型、特征,及其对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深刻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其考察了其趋势后,于一九九0年三月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极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短短一百多字,内涵十分丰富。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两个战略步骤,体现…  相似文献   

13.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7年,中国农村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安排下,由农户或小组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的生产资料,并具备土地的使用权和剩余农产品的分配权,形成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也由此形成了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97年到今天,中国农村的改革进入了体制转型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完善,中央领导人提出土地承包期“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中国政府决定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18亿亩耕地承包到户,实现了田有其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30年后,在中国农村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今天,中国政府又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决定把25亿亩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实现山有其主,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力迅速得到回升和提高。进入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日益显示出来。一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三是农业比较利益低的问题日益明显,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门路狭小之间的矛盾;五是农业产业分割,部门分割,严重妨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逐…  相似文献   

16.
197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但进入新世纪后,单户式的家庭经营使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再加上受品种单一、水利建设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农民种田致富的愿望实际上无法实现。在此情况下,农民丧失了种田的积极性,弃农务工、弃农从商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7.
王艳飞 《古今农业》2014,(4):111-116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提上日程,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其缓慢的发展状况越来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村生产力长时期被压抑的生产潜力得到释放,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飞速发展,使得农业得到补偿性的发展,但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化也对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当农业由于补偿性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农业的发展速度明显缓慢,现有农业经济已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由家庭联产承包确立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现有农业分散经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23-4124
通过对改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渊源的分析,指出了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现状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稳定基础上推动流转 推动土地流转,有一个基本前提——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因为,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20.
40年的改革开放,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省广大农村与全国农村一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汇入了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大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题,突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的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