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国初年,奉天省地方政府出于开发土地资源以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之考虑,将前清时期所遗留的大量官有地予以丈放,招民开垦,奉天八旗随缺伍田是其中之一种。随缺伍田在丈放的过程中尽管曾遭遇阻力,但在当时丈放官地、招垦实边的大环境中,最终得以被丈放和开发。包括随缺伍田在内的前清官有地的丈放与开发,对促进东北地区之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巩固边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里与田地租税有关的算题和术文,从中归纳出“舆(與)田”、“税田”两种田地租税的课收方式、田租率等,提供了秦田地租税制度的一些细节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困难面前 洪湖县小港乡位于洪湖畔,地势非常低洼,四周包着洪湖的水,而且水比田高,历年以来,由于水利搞的很差,稍一下点雨,满垸就是一片汪洋,有时洪湖水涨,整个垸里就有被大水淹没的危险,因此就存在着田地很不保收,或者因灾造成减产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个乡的田地非常广阔,1058户人家就有18424亩田地,每个男女正付劳力平均负担10多亩田,专按正劳力计算,就要负担21亩,比全县一般乡每个劳力负担8亩田超过了一倍半,过去因为劳力不够,就只有广种薄收缩小生产任务,有时抢不住火色,完不成任务,就造成减产,所以这个乡几年来的水稻单位产量始终只在三、四百斤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药田常常受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的危害,直接影响了中药材幼苗的生长发育,造成药苗缺蔸、植株生长不良,使药材品质及产量下降。因此,防治药田地下害虫是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现将防治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培华 《古今农业》2004,1(2):60-67
清代河西走廊建立了渠坝,进行农业灌溉。水利纷争是清代河西走廊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这种争水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同一流域上下游各县之间的争水,一县中各渠坝之间的争水。争水矛盾的产生,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地方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分水制度,力求调节共同用水和平均用水,发挥了国家的社会职能。但水资源短缺限制了河西走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河西走廊的分水制度,对今天由“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事业,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花生的种植越来越得到农民朋友的共识,秦皇岛市花生田种植面积35万亩,种植区域遍及四县三区。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雨水较充足,降雨较频繁,种植面积较广等多种因素导致花生田杂草丛生。造成杂草与花生争水争肥现象较严重,从而影响到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花生田除草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药田常常受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的危害,直接影响了中药材幼苗的生长发育,造成药苗缺蔸、植株生长不良,使药材品质及产量下降。因此,防治药田地下害虫是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现将防治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冬  相似文献   

8.
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药田常常受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的危害,直接影响了中药材幼苗的生长发育,造成药苗缺蔸、植株生长不良,使药材品质及产量下降。因此,防治药田地下害虫是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现将防治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麦田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6~1988年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6个市、23个县(市)和1个大型农场,计7000多块样田,取样面积约667hm^2。调查结果,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共有杂草50科277种,杂草群落结构复杂,危害程度较高,杂草群落组成与地域、地势、土质、前茬作物及耕作习惯等有关。最后提出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防除对策和措施,并附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名录。  相似文献   

10.
施由民 《农业考古》2001,(1):134-137
学田是指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所用的田地。 江西的书院始于唐代,大发展于宋代,而鼎盛于明代。明代江西书院的规模和数量都超过了宋代。清代主要修复于不少明末被毁的书院,同时也创办了相当数量新的书院。这些书院之所以能维持历久、长盛不衰,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些书院拥有田土,通过出租耕地,收取租谷或租钱而维持各种开支。 从宋代开始,政府在各州、县都设有学校,这是官办的(书院主要是民办,少数是官办),这些学校也都有政府划拔的田地,通过田地的出租,以维持师生的开支。 本文通过解剖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清代)江西学田的…  相似文献   

11.
明清至民国时期任丘鄚州镇庙会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州镇庙会兴起于明万历年间,清康乾时期达鼎盛,近代以后总势趋衰。前近代州庙会的酬神、娱乐、商贸功能并重;近代以后各功能皆有所弱化。该镇庙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晚清、民国政府对州大庙、庙会政策与明、前清时期相比骤变,这是该镇异于冀中其他县区庙会变迁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清代以来,人们对东北地区森林资源史料熟知和记载的研究。从中分析得出这些史料记载的来源途径:有些出于人们的游览见闻,有些见于政府经营管理森林的措施,还有些是对森林实地考察的总结。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探讨清代东北森林的基本情况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清顺治年间黟县推行土地清丈、攒造鱼鳞图册。鱼鳞册在黟县乡村经济和法制生活中发挥作用,府县官吏审理土地案件以鱼鳞册登记为凭。《黟县顺治年清丈册》登记田、地、山5000余亩,"山"在90%以上。册载60%以上的土地属地主、族产所有。该册为都图册籍,登记分庄占有土地有的在毫厘之间,呈现出小土地占有的复杂形态。在册500余亩田...  相似文献   

14.
高超  张杰  章璐 《农业考古》2020,(1):50-54
苏州甪直保圣寺藏有一方清代乾隆时期严氏祭田"执帖"碑,碑文主要涉及的是苏州甪直严氏祭田的由来,以及政府对义田的优免措施和破坏义田行为的量刑规定。这方碑刻是重要的地方社会史资料,对于研究清代苏州地方历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对研究清代禁碑的铭文制度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清至民国时期任丘鄣州镇庙会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忠民 《古今农业》2006,(1):95-101
州镇庙会兴起于明万历年间,清康乾时期达鼎盛,近代以后总势趋衰。前近代鄣州庙会的酬神、娱乐、商贸功能并重;近代以后各功能皆有所弱化。该镇庙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晚清、民国政府对郑州大庙、庙会政策与明、前清时期相比骤变.这是该镇异于冀中其他县区庙会变迁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吴蒙  车越  金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12-1715,1735
江南水乡农村地区在近年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水网环境以及水系结构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对浙江省嘉善县水网环境进行研究发现:嘉善县水环境污染负荷较大,河网水系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水环境质量存在明显空间分异;不同行政区跨界冲突、城市化与河网结构保护冲突、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冲突、农户生计与污染控制冲突等制约着农村水网保护工作的有效性;针对农村水网环境问题及冲突特征,构建了相应的适应性管理框架及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22年秋季桐乡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收集6个菜薹品种与自己最新育成5个菜薹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针对嘉兴地区速生叶菜市场需求,对这11个菜薹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青苔305菜心、青苔105菜心、大种80天菜心、玉田3号菜心在产量、外观特性及品质等方面均优势明显,符合嘉兴市场的消费习惯,在嘉兴及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古今农业》2009,(2):77-83
北川地区一直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但清至民国这一时期,北川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构成及种植面积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影响到现在。本文以北川地区清至民国的多本县志为基础,分析这一时期北川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传播与分布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曹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944-4947
在清代,山东运河补给水源缺乏,朝廷为了漕运畅通,保证运河补给,将运河沿岸的河流、湖泊、山泉等竭力纳入补给体系,并以法律规定河泉平时三日济运,一日灌田,而亢旱之年则全部济运,严禁沿岸农民兴建沟洫水利,更不许开辟需水较多的稻田,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运河沿岸农田的灌溉与农田水利的发展,并造成了诸多水患灾害的发生与农业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可直观展示明清女性作家群体地理分布特点,并为其地理分布的形成原因分析提供定量数据参考。[方法/过程]统计分析“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中松江府籍贯的女性作家的基本信息,包括朝代、出身背景、婚姻状态以及作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明清松江府女性作家进行地理分布可视化呈现,并从空间视域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考察社会经济和基础文教对明清松江府女性作家地理分布的影响。[结果/结论]明清时期,松江府女性作家共计139位。其中,77.7%的女性作家分布在中心县区(如华亭县、娄县和上海县),分布在其他边缘县区的人数占比为22.3%。松江府各县女性作家人数与著姓望族和学校分布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田赋税收和棉布业市镇的分布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