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地系统氮肥投入量大,损失途径多,损失量大。未被作物吸收的氮素易造成土壤硝酸盐累积,进而造成菜地系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本文综合近几年我国菜地系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了引起菜地系统土壤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包括科学的栽培管理制度、合理的灌溉制度、氮磷钾和有机肥的平衡施用和积极推广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园林绿地处理城市污水、污泥实验,结合硝态氮不易被土壤吸附及易溶性,研究了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确定了葫芦岛地区污泥的施用时间以3月中下旬最佳,严格控制污泥负荷量不超过75t/hm2.a。为污泥资源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溶解态有机碳(DOC)、溶解态氮(DN)的时空动态及与土壤温、湿度和土壤酸度的关系,本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开展了土壤剖面DOC和DN含量的研究,在同一自然年度,在雾凉季(1月),干季(3月),雨季前期(5月),雨季中期(8月),雨季后期(10月),按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DOC和DN含量、土壤温、湿度和酸度。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DOC和DN含量在0~60 cm随深度增加而逐层递减,在60~100 cm则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总体表现为表层DOC和DN含量较深层土壤含量高的剖面特征。热带季节雨林各层土壤的DOC和DN的季节动态并不完全一致,呈雨季中后期高,干季低的季节特征。即DOC含量季节差异显著的土层为0~20和20~40 cm,而DN含量仅在0~20 cm土层季节差异显著;土壤温湿度与DOC和DN的关系存在着层间差异,即0~20和20~40 cm土壤DOC的含量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40 cm的DOC含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0~20和80~100 cm土层的DN含量与土壤湿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0~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与D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热带季节雨林土壤DOC和DN的含量与土壤酸度的关系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热带季节雨林各层土壤的DOC和DN对温、湿度和酸度的反馈不同。   相似文献   

4.
在靖远县北滩乡井滩村布设大田试验,测定了3种肥料、6个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无机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与常规施肥和施入等氮硫酸铵相比,施用增效氮肥可使玉米生育期延长4 d,折合产量较常规施肥和施入等氮硫酸铵分别提高10.71%、13.18%,分别增收3 138.74、3 780.74元/hm2,收益率为10.71%、13.18%。室内测定的不同肥料对土壤无机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增效氮肥可延长肥效20~30 d,提高肥料利用率10%以上。  相似文献   

5.
1984~1986年在部分地区进行的 Nmin(0~100cm)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研究说明,Nmin 含量与小麦产量的相关性高,可作为推荐施用氮肥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点监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增施氮肥,可导致土壤NO-3-N含量增加,且0~20 cm土层的NO-3-N含量增加最明显;各土层的土壤NO-3-N含量基本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NO-3-N含量变化趋于平稳.河北平原夏玉米田正常施用氮肥,尚不会产生NO-3-N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表明,农田土壤中速效氮与速效磷的测定以取土壤水中测定值作为指标较为适宜。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水中速效氮与速效磷的含量与农艺措施相关,采用土壤样品、振荡方法测定的土壤速效氮与速效磷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可能与土壤对速效养分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氮磷和有机肥施用对稻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氮肥的种类、施氮量是影响施氮效果及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水稻田的施氮量过低,不利土壤肥力和产量的保持,而过多会导致水稻减产和环境及水体氮素污染。从减少土壤残留铵态氮、硝态氮的角度建议青紫泥稻田较为理想的施尿素水平为纯N 80~225 kg.hm-2,磷水平为小于P2O5 40.5 kg.hm-2,猪粪水平为小于纯N 142.1 kg.hm-2。  相似文献   

9.
边群 《农家致富》2014,(14):61-61
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不到全世界总量的10%,但化肥施用量却接近世界总量的1/3,已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施卫明根据多年来对水稻主产区的调查发现,我国稻田氮肥施用量比日本和韩国多20%,与泰国、越南相比,施用量就更高了。跟零星种植粮食的农民相比,种粮大户化肥施用量反而较少,因为大户对农本投入的考虑更多。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资源,与人民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地下水硝态氮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逐渐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关注,硝态氮成为进入地下水最频繁的污染物质,对此我国和欧美等国均进行了大量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化学氮肥的施用是造成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我国不同类型农田氮肥施用对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影响情况有所不同,蔬菜田氮肥施用量很大,其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情况最严重,超标率要明显高于粮田种植区和水稻田种植区.而近年由于氮肥施用过量及施肥方式不当等原因,粮田和稻田的地下水污染情况也不容忽视,即使现在没有发生污染,耕地土层中因降雨、灌溉水淋溶而积累的硝态氮仍是地下水体的潜在威胁.目前,我国对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制定了明确的评价监测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但仍缺乏完善的系统研究和行政管理,广大科学工作者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海拔和坡向对伊犁河谷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伊犁昭苏和察布查尔县海拔1 400~2 800 m不同剖面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海拔和坡向对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南坡不同海拔全氮(0.33~3.24 g/kg)在1 400~2 000 m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其后在2 200~2 800 m显著降低(P0.05),硝态氮(1.43~76.33 mg/kg)、铵态氮(22.84~110.17 mg/kg)在1 400~2 800 m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北坡不同海拔全氮(0.08~1.13 g/kg)在1 400~2 800 m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铵态氮(27.96~132.73 mg/kg)在1 400~1 800 m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其后在2 000~2 800 m显著降低(P0.05)。硝态氮(0.73~13.8 mg/kg)在1 400~2 800 m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除北坡相同海拔相同土层铵态氮大于南坡外,全氮、硝态氮及其他理化性质均呈南坡大于北坡。南坡海拔与含水量、全氮呈正相关,北坡海拔与含水量、容重、硝态氮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对伊犁草原生态保护、土壤氮循环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肥料增效剂与化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稻田土壤和水体中铵态氮及硝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配施肥料增效剂,在保证水稻产量前提下,可以减少10%~15%的肥料用量;水稻生长前期,3种肥料增效剂均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但在水稻生长后期对土壤、水体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短期效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同一施氮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方式下小麦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或者单施无机肥.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配施方式之间土体中的硝态氮累积量随着配施方式中无机氮肥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升高.综合考虑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两个因素,纯氮施入量200 kg/hm2,75%的氮由有机肥提供、25%的氮由尿素提供的处理为较理想的氮素施用水平和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闭培养法研究了未灭菌及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对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四种石灰性土壤(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pH值、矿质态氮含量及CO2 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6 d的培养,未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后不同土壤CO2 释放量相比各不施氮土壤均有所提高,培养结束时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分别比不施氮各土壤CO2释放量增加了26.9%、19.5%、68.8% 及 46.1%;采用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缓冲的HgCl2溶液灭菌后,培养期间土壤pH值降低幅度小于未灭菌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稳定,CO2 释放量明显降低,表明灭菌效果良好,有效抑制了土壤有机质矿化及铵态氮的硝化作用。灭菌条件下相比不施氮土壤,施氮后四种土壤CO2 累积释放量仍平均增加了25.5%。一方面与硫酸根的存在能导致土壤酸化促进碳酸盐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土壤溶液的分压作用导致CO2产生有关,表明石灰性土壤培养过程中释放的CO2不仅来自有机质,也可来自无机碳。我国西北无机碳储量巨大,应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重视生理酸性氮肥对土壤无机碳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鲁国顺 《中国农资》2008,(11):46-48
<正>在化肥浪费严重,环境压力巨大的今天,如何科学施肥显得尤为紧迫。当前,不仅农民对科学施肥认识不足,甚至一些企业的农化服务人员也没有完全掌握科学施肥的要领。到底怎么做到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对氮肥长期施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一直十分关注。因为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如能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将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但同时,如果土壤中无机氮过分积累也会引起环境问题。有的研究指出,施用无机氮并不能使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但土壤可矿化氮量有较显著的增加。这是由于单施无机氮肥而增加的少量土壤有机氮比原来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人们对氮肥长期施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一直十分关注。因为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如能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将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但同时,如果土壤中无机氮过分积累也会引起环境问题。有的研究指出,施用无机氮并不能使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但土壤可矿化氮量有较显著的增加。这是由于单施无机氮肥而增加的少量土壤有机氮比原来土壤中的有机氮易于矿化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得出单施无机氮肥很难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这可能是由于农田中氮素有各种损失途径,这必然导致土壤氮素的积累速度很慢。这一结果为国内外大量长期试验所一致证实。可见土壤全氮含量因长期施用无机氮肥虽有增加但增加很小。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以大白菜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对大白菜品质和产量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大白菜的营养品质、安全品质和产量,综合评价以有机肥与无机肥质量分数为4:6时的效应最佳。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随无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提高,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可均衡调节土壤硝态氮的释放量,有利于大白菜的吸收与转化利用和减轻施肥对土壤环境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化学氮肥是蔬菜可直接吸收的无机态氮源,只要合理施用就能生产出优质无公害蔬菜。合理搭配施用。根据各种蔬菜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及肥料效益,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氮肥与其他肥料合理搭配,解决氮肥施用过量的问题,促进肥料均衡吸收,减少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和污染问题。一般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2为宜。氮肥应早施。蔬菜早施氮肥有利于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和早熟,而且离收获时间长,可减少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资》2008,(10):60-60
<正>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肥料利用率尤其氮肥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非常突出。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是世界性的,全世界都存在这个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总体来讲,我国目前氮肥利用率低,而氮肥的消耗量也是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