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夷水仙茶产地判别多元数字化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水仙是武夷岩茶最重要的生产茶树品种之一,传统上根据武夷山地区微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将其产区分为名岩和丹岩。通过对2个产区武夷水仙茶品质组分和矿物质元素分析测定及差异显著性检验,运用多元数字化指纹图谱技术构建产地判别模型。结果显示:名岩和丹岩产区的武夷水仙茶叶中Ni、Ba和Mn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Cr、K和Cd存在显著(p0.05)差异;茶多酚、咖啡因、粗纤维、氨基酸总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18种氨基酸组分、11种茶多酚组分、F、Fe、Ca、Mg、Al、P、Cu、Zn、Sn、Pb、Na、Mo、Co和As的差异不显著(p0.05)。以Pearson卡方系数大于0.95为筛选依据,从57个试验变量中选择Mn、Ni、Cd、Ba和Cr这5个变量作为产地判别模型构建的特征变量,有效避免了模型的过度拟合问题,该判别模型的识别正确率达88.24%。该结果也说明矿物质元素指纹图谱适合于武夷水仙茶叶产地的判别研究。  相似文献   

2.
武夷岩茶     
2008年11月中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在福建武夷山召开年会,武夷山是很多爱茶人心中的圣地,更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刊登有关武夷岩茶的文章,敬请关注。另外本文的刊登得到老舍茶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3.
基于杠杆率校正的PLS-DA法对正半岩武夷岩茶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武夷岩茶属于闽北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有茶类,也是我国传统名茶中的精品,尤其以武夷中心地带所产的正岩茶品质最佳。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杠杆率校正(leverage correction)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武夷岩茶中的正岩茶与半岩茶的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定标集42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为100%,对于未参与模型建立的验证集20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也达到了100%。初步证明了利用近红外技术结合PLS-DA分析方法对正岩茶与半岩茶进行分类识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08,(10)
武夷岩茶的特征,可以用岩韵两个字来概括。人们喜欢岩茶,就是因为岩韵。那么岩韵是什么呢?晚清名人梁章钜,游武夷时夜宿天游观,与道士静参品茶,将武夷岩茶特征概括为香、清、甘、活四字。他说,静参谓茶品有四等,一日香,花香  相似文献   

5.
武夷岩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大红袍、水仙、肉桂、雀舌、金毛猴和矮脚乌龙等6个品种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武夷岩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为75.82~107.12 mg/g;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武夷岩茶的氨基酸中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0.47%~40.46%,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61.29%~63.90%;呈鲜味的氨基酸含量也占氨基酸总量的23.80%~28.63%,因此,武夷岩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6.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创新之初就蕴含了制作章法。作者研究发现,武夷岩茶制作章法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程序和规则,而制作技艺则是程序和规则条件下的操作技巧。为此,本文试从章法定义入手,展开对岩茶制作章法、制作章法与制作技艺的关系、制作章法对形成岩茶品质特征的作用,以及制作章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聂霖 《福建茶叶》2024,(2):131-133
武夷岩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和口感的茶叶,其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制茶技艺和适宜的制茶环境。“做青”的实现不光和作为原料的鲜茶叶有关,而且还和制茶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做青不仅要“看青做青”,还必须“看天做青”。文章研究了制茶环境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并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气流、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重要性。制茶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环境因素,以调节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从而影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征。加强对制茶环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绿茶数字化多元化学指纹图谱建立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丽鸳  成浩  周健  叶阳  刘栩  陆文渊 《茶叶科学》2007,27(4):335-342
本文在针对提取率和异构化现象优化了样品制备程序的基础上,对杭州、丽水和新昌三个地区以龙井43、群体种和迎霜品种加工制作的9类扁形绿茶产品,尝试了由两个色谱图采用多元信息融合方法进行象素级融合,制作出各自的数字化多元化学指纹模式图谱,并用独立样本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类样本模式图谱间的相似性程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化学指纹模式图谱较好地代表了其来源样本的特征属性,同一品种不同产地或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绿茶样本指纹图谱间,其相似度存在显著差异,但前者间的差异不如后者间差异大,此结果表明特色名优产品应该考虑由一种或几种相类似的品种来制作,从而保证其风味品质的相对统一。  相似文献   

9.
林小荣 《福建茶叶》2015,37(2):21-23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武夷岩茶肉桂的制作工艺,结合肉桂茶树品种特性从鲜叶采摘时间与标准、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复焙等主要工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武夷岩茶对家兔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只家兔做武夷岩茶降血脂的试验.对照组10只饲喂基础饲料和自来水;试验1组10只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蛋黄液和猪油制造高血脂模型,饮自来水;试验2组10只在试验1组饲料的基础上再添加1%的武夷岩茶,饮0.5%的武夷岩茶茶汤.试验3周后对照组的血清总脂、TG、TC、HDL-C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1组的4项血脂指标由试验前的301.61±57.43(mg/100ml,单位下同)、140.77±32.46、53.96±12.31、20.29±6.08升高到632.25±389.66、463.40±389.18、88.84±43、52(均P<0.05)、31.08±18.96(P>0.05);试验2组的4项血脂指标均无升高(P>0.2和0.05),血清总脂、TG、TC比试验1组分别降低51%、66%、38%(P<0.05),证明武夷岩茶具有显著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化学指纹图谱的扁形茶产地判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杭州西湖区、绍兴新昌县和丽水市辖四县区生产的三类扁形茶样本,按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两种策略,进行了基于多元化学指纹图谱和逐步判别技术的茶样产地鉴别分析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单一品种样本,还是采用混合品种样本进行判别分析,都能得到有效的判别函数,使三个不同产地的扁形茶得到有效区分。除迎霜品种有一个外部验证样本判别错误外,其它单一品种的判别分析的回判成功率和验证成功率都是100%。9个品种的混合品种判别试验中,训练集143个样本的回判正确率为93.7%,外部验证样本的判别正确率91.7%,表明采用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结合判别技术对茶产品的产地属性进行鉴别或验证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乌龙茶、绿茶、红茶和白茶成品茶样本,按同步建模和特定茶类建模两种策略,进行了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逐步判别分析技术的茶类判别研究。结果表明,以1 000~1 800 cm-1波段吸收值、主要吸收峰比值、萃取前二者的建模因子进行同步建模,所得回代判别准确率和外部验证准确率分别为84.8%、85.0%,81.9%、80.0%,89.0%、88.5%;3种数据处理方法针对特定茶类建模的回代判别准确率和外部验证准确率分别为94.2%、95.0%,89.2%、90.0%,93.0%、95.0%;同步建模和特定茶类建模分别得到判别效果较好的函数4条,能有效区分4种茶类,并且特定茶类建模的效果优于同步建模。  相似文献   

13.
以武义“中国有机茶之乡”为例,在分析有机茶产业养生旅游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有机茶产业的养生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了休闲茶业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方案和品牌创建对策,进而讨论了发展养生旅游的措施与战略意义。对于推进休闲农业深度开发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肉桂、水仙、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5个武夷岩茶品种(名枞)为试验材料,将5种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喷施于茶树,一周后对鲜叶进行采摘,一部分烘干固样,另一部分按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加工成干茶。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鲜叶、成茶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3.02%~54.33%,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17.12%~100%,氯菊酯的降解率在17.57%~18.09%,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2.93%~87.23%,溴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7.33%~100%。不同菊酯类农药在不同品种的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水金龟的降解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7个样品的G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26个色谱峰为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指纹峰,建立了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该方法重复性好,挥发性成分中各成分分离较好,因此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作为普洱茶香气品质鉴定和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挖掘利用武夷名丛资源、丰富红茶品类,以水仙为对照,对13个武夷名丛分别蒸青固样、加工红茶。通过生化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分析其红茶适制性,并对鲜叶生化成分与红茶品质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鬼洞白鸡冠’鲜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红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黄酮、茶黄素、茶红素等含量均超过对照,其中茶黄素含量为0.81%,显著高于对照,且感官审评品质优异。综合生化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结果得出,‘鬼洞白鸡冠’、‘金锁匙’、‘金凤凰’、‘白毛猴’、‘雀舌’适制红茶。鲜叶酚氨比与红茶品质未发现显著相关性。鲜叶水浸出物、咖啡碱、酚咖比和氨咖比与红茶品质或重要影响因子呈显著相关,可为茶树种质红茶适制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