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弄清乙烯对浮皮发生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如下试验。 以13年生的杉山温州蜜柑作试材,用乙烯发生剂(乙烯利)、AAR(L—2—氨基—4—[2—氨基乙氧基)过—3—丁烯酸)乙烯发生抑制剂处理树上桔果;用脱乙烯剂(KMnO_4)处理采下的桔果,研究乙烯对桔果浮皮的影响。 1.10月28日在树上喷布100ppm的乙烯利,处理与对照比较: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温州蜜柑、椪柑等宽皮柑桔的贮藏一般在高湿度下进行。试验表明,如采后即贮,15天浮皮果率就达10%,45天几乎达到100%;如采后先行预贮,再进入高湿度贮藏,可使果实缓慢恢复到预贮前的状态,但随后也会发生浮皮。也就是说,预贮也不能防止高湿度贮藏下浮皮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我县温州蜜柑普遍发生浮皮、贪青和冷害 ,推迟了采收期 ,降低了商品质量 ,严重影响贮藏性 ,给柑桔经销商和桔农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浮皮、贪青、冷害的表现与为害1 1 浮皮  2 0 0 1年 ,我县早、中熟温州蜜柑的采收期在 10月下旬和 11月中旬 ,比往年推迟了 10多天。其原因是 10月份长时期低温阴雨 ,果实着色推迟 ,减酸缓慢。等到大量采摘时 ,普遍出现浮皮果 ,洼地桔园的浮皮果达 70 %~ 80 % ,坡地桔园也有10 %~ 2 0 % ,严重影响商品质量和耐贮性。早熟温州蜜柑的商品合格率只有 6 0 %~ 70 %。经销商也连连叫苦 ,运销…  相似文献   

4.
以大棚早熟温州蜜柑宫川延后栽培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高钙复合营养液对果实发育及延后栽培过程中果实各部分比例变化、果皮厚度、浮皮率及汁囊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后栽培后期果皮占果实的比例上升,而汁囊占果实的比例下降;高钙复合营养液应用降低了延后栽培果皮占果实的比例及果皮厚度,相应地增加汁囊部分的比重;增加了汁囊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高钙复合营养液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浮皮指数,处理果的浮皮指数比对照下降13个百分点。以上研究表明,高钙复合营养液应用有利于提高大棚宫川温州蜜柑延后栽培果实的品质并抑制浮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浮皮是影响宽皮柑桔品质和贮藏性的主要因子之一,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近年来部分温州蜜柑主产区正推行完熟采收,果实糖酸比提高,化渣性好,具有高品质果的特点,但在采收后期,过熟的果实更易产生浮皮,容易引起腐烂和枯水,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据有关专家研究,柑桔浮皮是果实衰老的象征,发生浮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品种品系有关,又与土壤、水分等栽培条件相联系,据分析,果实中钙、硫等元素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浮皮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荔浦市的沙糖橘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大小[2S(3.5~4.0cm)、S(4.0~4.5cm)、M(4.5~5.0cm)和L(5.0~5.5 cm)]、贮藏期(0~45 d,12月26日至翌年2月13日)对沙糖橘果实浮皮和果肉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和贮藏期,果实大小与浮皮程度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负相关,即果实越大,浮皮程度越重,可滴定酸含量越低;果实大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等级果实的浮皮率和浮皮指数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升高后平稳保持,可滴定酸含量持续下降。结论:不同大小的沙糖橘果实贮藏期均能保持较好的糖酸风味,但大果在采收期和贮藏期浮皮程度较重。为避免浮皮引起的损伤,建议先行销售大果。中小果在采收期和贮藏期浮皮程度较轻,可适当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7.
红桔果实浮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贮藏期间红桔浮皮果实和未浮皮果实的组织学以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表明:浮皮果实的果皮组织变得松散,致密度和完整度降低。与未浮皮果实相比,浮皮果实果皮中的果胶甲酯酶(PE)活性增高,原果胶的降解过程加快,Ca~(++)含量明显减少。采后用100ppm赤霉酸(GA_3)溶液处理红桔果实,明显降低果实浮皮率和果胶甲酯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和Ca(++)水平,延缓原果胶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两种钙剂对防止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生产高品质的柑橘果实,浙江省各地都在开展柑橘完熟栽培,早熟温州蜜柑几乎都在11月中、下旬完熟后采收,但浮皮果发生率高达30%~50%,多雨年份高达70%以上。由于浮皮是引起果实腐败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柑橘完熟栽培的品质管  相似文献   

9.
浮皮是影响宽皮柑桔品质和贮藏性的主要因子之一,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近年来部分温州蜜柑主产区正推行完熟采收,果实糖酸比提高,化渣性好,具有高品质果的特点,但在采收后期,过熟的果实更易产生浮皮,容易引起腐烂和枯水,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奇宝+保美灵+多收液+必加生长调节剂处理大果沙棘,可有效地提高果实单果重、干截面积产量及新稍生长量。用奇宝15000倍+保美灵7500倍+多收液500倍+必加1500倍液浓度处理15次,其干实单果重、截面积产量及新稍生长量分别可提高84.49%、19.99%、55.z3%。根据方差分析,大果沙棘果实单果重及大果沙棘干截面积产量,且处理效果差异极显著和显著。  相似文献   

11.
柑橘缺钙会使新梢短瘦,先端发黑枯死,老叶叶缘退绿,并会产生根腐病,如果实在生长过程中缺钙,则生长不良,产生小果、浮皮果,使柑橘大幅度减产,品质低劣。  相似文献   

12.
柑橘缺钙会使新梢短瘦,先端发黑枯死,老叶叶缘退绿,并会产生根腐病,如果实在生长过程中缺钙,则生长不良,产生小果、浮皮果,使柑橘大幅度减产,品质低劣.  相似文献   

13.
温州蜜柑果皮易于剥离,故便于鲜食,本系优点。但若果皮与果肉过于分离,就成为浮皮果,在采、运中易于受伤而导致腐烂。为防止温州蜜柑浮皮,最有效的药剂是赤霉素GA_3,但GA_3会延迟果实着色,错过最适使用期,还会发生药害。由于仑冈等曾指出,果皮(特别是白色层)细胞壁的生长和变形,与细胞壁内钙的分布有密切关系。作者据此试用水杨酸钙、乳酸钙、安息香酸钙、氯化钙、酒  相似文献   

14.
J—455又名吲熟酯或费格隆(Figaron),化学名5—氯代吲唑8—醋酸乙酯,为萘乙酸状物质。据日本铃木、河濑宪次等报导,对温州蜜柑的疏果效果与萘乙酸相似。然萘乙酸有助长浮皮并产生极大果的趋势,J—455则无此弊病,并可提早着色,增进品质,在国外被评为在生长素类物质中既能促进桔果成熟,又能减轻浮皮并具有疏果作用的唯一化学物质。 J—455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有应用报导。为探索此剂在柑桔疏果和提高品质上的实用意义与方法,我们于1986年起在温州蜜柑上进行了应用试验,获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赤霉素(GA_3)提高柑、橙耐藏性的试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A_3在柑桔果实发育的晚期,采收前15至30天,用10-20ppm浓度喷于树上可延迟果皮组织的衰老、叶绿素的消失、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和果皮的软化,但对果实内部品质的变化无影响。经过本次扩大试验的应用,再次得到肯定的效果。由于应用GA_3,果实采收后果色转变不均匀,如作为采后立即销售不大适宜,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var.Ponkan)需贮藏两个月;蕉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var.Tankan)需贮藏三个月才能恢复原来鲜红的色泽;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var.Canton orang)则色淡黄比不上未处理的果实。GA_3处理的椪柑,由于增强果皮的硬度,经150天贮藏,好果率较对照高80%以上,而枯水浮皮果又较对照少50%,腐烂果也显著减少;这说明GA_3可能作为控制椪柑枯水浮皮生理病害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用链霉素等农药防治枣缩果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缩果宁400倍液、缩果宁600倍液、农用链霉素70单位/mL、农用链霉素140单位/mL、农用链霉素70单位/mL+三沙王70单位/mL对4年生枣树进行缩果病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农用链霉素的各处理防治效果普遍高于缩果宁各处理,以农用链霉素70单位/mL+三沙王70单位/mL的防止效果最佳,处理后各品种的病果率皆控制在16%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宫川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Miyagawa wase')耐浮皮芽变系的果实品质、浮皮特性和耐贮性能,为耐浮皮柑橘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多年测定比较耐浮皮芽变系及其对照母树宫川的果实主要品质性状包括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  相似文献   

18.
钙尔富农(CLEF-NON)对防止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皮是引起果实腐败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柑橘完熟栽培的品质管理上,如何防止果实浮皮显得十分重要。为了研究钙尔富农(CLEF-NON)对防止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效果,受日本国白石钙株式会社的委托,于2006、2007年进行下列试验,现将两年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浮皮是红桔贮藏期间最严重的生理病害,是红桔长期贮藏的主要限制因素。一般认为浮皮的发生与柑桔品种、栽植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关,并受采收期、采后处理和贮藏条件影响甚大。1987~1989年我们对采后防浮皮措施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隆旺夫 《果农之友》2008,(11):53-54
用于贮藏的果实.一般以果皮有2/3转黄、油胞充实.但果肉尚坚实未变软时采收。采收过早.会降低果品重量和质量;反之,采收过迟,落果率增加,宽皮柑橘类易发生浮皮病,甜橙则易产生青绿霉病。采收方法:使用圆头果剪,一般1果2剪。第1剪剪下果实.第2剪齐果蒂剪平。装果容器内应衬垫柔软的麻袋片、棕片或厚的塑料薄膜等,以防擦伤果皮。在采收过程中.应切实做到轻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