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残膜机械化回收 解决“白色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膜覆盖作物种类逐渐增多、种植面积逐步增大,目前宁夏每年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近500万亩,而年产生废旧地膜约2万吨,残膜污染环境的问题日趋突出。一、残膜机械化回收与造粒加工再利用现状1.残膜回收机生产及保有量目前,宁夏区内仅有两家制造残膜回收机的农机生产企业,且均生产与  相似文献   

2.
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废旧地膜回收工作滞后,大量残膜年复一年弃置田间,形成农田"白色污染",部分残膜随土壤耕翻而积累在耕作层内,导致土壤品质下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越来越重,治理工作刻不容缓。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残膜回收利用路子,化解残膜回收难题。宁夏自治区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着眼整体解决方案,围绕残膜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中阐述了地膜覆盖技术及残膜污染现状,重点统计了新疆部分地区地膜残留量,分析了残膜回收机械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在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与装备上的研究成果,对今后残膜污染回收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新疆北疆莫索湾垦区第八师149团为例,针对土壤耕层废旧地膜残留情况,结合当前残膜回收困难、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了在秋季秸秆粉碎前带秆搂膜、春季搂膜和田间机械作业配备扎膜轮等机械回收方法,以及将残膜造粒加以循环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地膜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增温、保墒等功能,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但由于地膜在土壤里分解时间长,不及时回收会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通过残地膜回收作业可实现残膜再利用,通过分拣、清洗、碎化、溶解、塑性等工序,最终加工成塑料颗粒,用于大口径PE管生产,制造农业节水、城市排水管道,原本不可利用的废旧残膜变成了可循环利用的工业材料,大大降低了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7.
田间残膜污染与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前农田土壤中残膜不断累积,已经对农业环境构成重大威胁。阐述我国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现状,分析残膜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针对残膜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治理农田残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自仁 《农业机械》2012,(32):55-56
新疆乌苏市农机局实施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严格按照新疆自治区农机局、财政厅项目分解任务及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项目分解任务的各项任务指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示范、引进各类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并在秋季进行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有效遏制了残膜污染,为加速残膜污染治理进程,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基本情况乌苏市在198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由于使用时间长、地膜厚度达不到国标及残膜回收率不高,造成目前残留污染日趋严重,已对农业可持续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在保质增收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机械化回收和地膜除杂再利用已成为农膜污染治理的必要环节。本文论述了现阶地膜机械化回收与废旧地膜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控增量,减存量"的治理策略,简述了地膜回收、分离除杂及资源化利用设备的优劣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农田地膜综合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现状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农田残留地膜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分析了我国农田残留农膜难以回收加工利用的原因,同时介绍了国外农田残留地膜的回收方法和使用地膜现状。提出了农田残留地膜回收的方法,废旧农膜加工利用的布点、加工设备及税收等鼓励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治理白色污染大力推广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坚决打好打赢净土保卫战,依法推进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以棉花、玉米残膜污染治理整体推进为重点,大力推广地膜回收技术,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回收机械,积极发挥种植大户、农民、农机户、残膜回收企业的主体作用,着力提高废旧农膜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源头防控农田白色污染,促进乡村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和棉花的产量,随着地膜的连年使用,棉田残膜含量不断增加,已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棉花的种植和产量。PE地膜被替代前,机械化回收是解决残膜污染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残膜回收机械的起膜装置、拾膜装置、脱膜装置、集膜装置、清杂装置等方面介绍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分析棉田残膜回收机械的应用情况,存在耕层残膜回收率低、膜杂分离效率低、作业部件适应性不强、作业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残膜、秸秆、土壤的特性和生产实际,提出研发全耕层地膜回收机具、改进膜杂分离装置、创新作业部件仿形技术、提高智能监控水平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石露  李博  王龙  胡灿  王旭峰 《农业工程》2020,10(12):115-119
为解决新疆棉田残膜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新疆两个典型棉花种植地区棉农为调查对象,研究棉农回收处理农用地膜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棉农回收处理农用地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棉农的年龄、文化程度、回收地膜频率和残膜污染的认知对棉农回收处理农用地膜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棉农残膜危害的认知程度对回收处理农用地膜的行为有较大影响。因此,加大残膜污染危害的宣传,建立完善的农用地膜回收再利用综合治理机制,有利于改善新疆棉田残膜污染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田残膜回收作业以及资源化再利用,在农田残膜回收作业质量指标体系设计中提出田间碎屑滞留量、有效回收物清洁率的概念,结合残膜收净率,提出3个约束指标以促进残膜回收机具技术进步和作业质量的提高,探索残膜回收作业质量的考核方式。田间检测结果证明,地膜厚度是影响收净率和有效回收物清洁率的因子,膜厚对碎屑滞留量影响不大,碎屑滞留量与耐候期、回收时地膜的完整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覆膜年限和面积不断增加,残留地膜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目前,机械回收是治理残膜污染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从对现有残膜机械化回收专利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从申请时间、申请地区、专利权人类型和技术特征等方面阐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残膜回收技术机械化的角度来分析专利失效的主要原因,可以对不同申请主体的专利失效现象进行剖析,更好地理解专利失效背后的原因。结合现有专利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1残膜机械回收的推广据有关资料介绍,每公顷地残膜留量超过58.5kg后会导致作物减产10%~23%。由于地膜在作物浇头水前,已基本上无增温作用,此时回收,地膜韧性好,采净率高。因此,沙湾县大力推广头水前揭膜。为了消除土壤的“白色污染”,自1999年以来,沙湾县农机局先后引进了3台MSM-3型苗期残膜回收机,截至2001年,累计回收残膜面积100hm2。2002年又引进了兵团农机推广站研制的4CJX型苗期残膜回收机8台,在8个植棉乡镇使用,该机回收率高,工作可靠。2002年共完成头水前残膜回收面积46.7hm2。在此项技术推广工作中,县科技部门投入补助款3000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使用量和效益成倍增长,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但在发展的同时随之出现了残膜对农田和环境的污染问题。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残膜污染,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笔者对乾安县地膜回收处理情况做了以下调查研究:1地膜污染现状及回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及时回收马铃薯收获后的残膜,研制一次完成马铃薯收获与地膜回收两项作业的马铃薯残地膜回收装置.介绍该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探讨输送部件的总体设计思路,为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棉田地膜回收打捆机关键参数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棉田地膜治理及回收利用,论述棉田地膜在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膜打捆机具的关键参数设计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具的研制对加快推进残膜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产业链的完整,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随着覆膜年限和覆膜面积的增加,农田地膜残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不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对农田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开鲁县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本文通过总结开鲁县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利用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归纳国内研究文献,对开鲁县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应用、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同时针对废旧地膜回收存在的问题,从地膜的推广应用、高效回收、机具的选择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