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鲤鱼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由于颗粒饵料的普及推广,集约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吨鱼塘、双吨塘屡见不鲜。暴发性鱼病也日趋严重,给养殖单位造成极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与有关专家探讨,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季节长 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该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鲤鱼出血病在高产池塘中发病率逐年提高。该病治疗比较棘手,经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作者对该鱼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防治试验,总结出一些经验及防治方法。1出血病类型分暴发性出血病和慢性出血病1.1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2000年 10月上旬,我地发电厂温流水池塘存放的鲤鱼秋片暴发细菌性败血症。由于发现及时,连续用药,经过近半月的治疗将该病控制,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鱼的主要症状  由于发病时水温在 16~ 18℃,当时鲤鱼秋片尚大量摄食,起初是在早晨发现有死鱼,数量不多,死鱼主要症状是:眼球突出,肛门红肿,少数病鱼有竖鳞现象,大多数死亡鱼类腹部发红,解剖时腹腔内有积水,肠道无食物,而且有许多黄色粘液。经显微镜镜检,鱼的鳃丝上有少量的车轮虫和三代虫。死亡的鱼类部分鳃丝腐烂,略带污泥。  二、诊断  根据显微镜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鱼类越冬春片出池成活率很低 ,尤其是鲤春片出池死亡相当严重。死亡原因主要是暴发性出血病所致。现将我们 2年来观察到的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发病原因1 1 水体氨氮含量过高 ,水质恶化 :有关资料已证明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是导致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的重要环境因素。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危害鲤鱼 ,主要破坏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 ,将亚铁血红蛋白转变成亚硝酸血红蛋白 ,使红血球失去与氧气结合的功能。水体中未分解的氮可直接引起鱼类中毒。从而使鲤鱼抗病力减弱 ,故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是诱发鲤…  相似文献   

5.
陈和平 《中国水产》2009,397(1):58-58
鲤鱼细菌性出血病是近年来鲤鱼集约化养殖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 一.发病特点 1.鱼类摄食量大,生长过快 鲤鱼生长速度过快,发病也快,每年水温开始迅速回升时,投饲量加大后15天~20天开始发病。但如果八成饱则很少发现病例。  相似文献   

6.
7.
“止血散”防治鲤鱼出血病效果试验徐广宏(辽宁省辽中县养殖业服务公司110200)张长汉(湖北省荆州市鱼药厂434010)鲤鱼出血病又称鲤鱼败血症。近年来在辽宁省沈阳、辽阳、营口、大石桥、盘锦等地的鲤鱼精养池发生频繁而又普遍,死亡率很高,给许多养鱼户造...  相似文献   

8.
侯江宏 《科学养鱼》2001,(10):39-39
今年,我市水产局从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引进了杂交鲶,该鱼基本特性跟大口鲶一样,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但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恶化,易患细菌性出血病,现将杂交鲶细菌性出血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7月份高温季节,正是鱼病流行时期。据我市西河一养殖户反映,他网箱养的杂交鲶出现死鱼,开始是零星死亡,后来每天死鱼100~200尾。通过诊断,确定为细菌性出血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最初独游水面,头上尾下,嘴张开,稍惊即窜游于水下,不久又上游,鳍基部有轻度充血现象,临近死…  相似文献   

9.
白鲢细菌性出血病是近年来发生和流行的一种新鱼病。该病来势凶猛、流行期长、死亡率高,给渔业生产带来较大危害。今年6月,我市城郊池塘首次发生白鲢细菌性出血病二例,其损失之大,鱼类死亡之多均属罕见。现将其症状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近两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发生鱼类暴发性传染病。任丘市主要养鱼场点的鲢、鳙、鲫、草鱼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市鱼种场的鲤鱼暴发性出血病,其病情来势猛,流行面广。从鲤鱼亲鱼到食用鱼、鱼种,一年四季均普遍发生。特别是精养、高产塘,在鱼类生长的最快季节5~9月份,水温20~29℃,是它的发病高峰。同时,并发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疳疮等病症。发病三天死亡率20%,5天可达80%,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均无显著效果,对养鱼业造成严重威胁。1991年我们采用山西省临猗县卫防制剂厂生产、省  相似文献   

11.
鲫鱼细菌性出血病病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尾患有细菌性出血病的鲫鱼腹腔内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回归接种,初步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种类,采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土霉素,二氧化氯以及大黄,黄芪,黄连,黄芩四种中草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对其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中草药和其它两种化学药物对所分离病原的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Cuvier et Valenciennes)]感染细菌性疾病常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微生态制剂以其生态环保、不产生应激及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逐渐兴起。本文旨在通过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草鱼细菌性疾病病例的治疗来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便对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患病草鱼具备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1],首先对病鱼进行临床诊断,初步判定草鱼烂鳃病病原类型为细菌型,为进-步确定病原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测[2-4],确定病原为柱状噬纤维细菌。  相似文献   

14.
用3种鱼类致病性细菌(嗜水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在不同密度下对鳊和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和自然感染,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外部条件(温度、pH)下,鲤的抗病性强于鳊,其总的死亡率比鳊鱼低36.7%;人工感染比自然感染更能迅速使鱼致病,在48 h内,2种鱼人工感染组的死亡率均比自然感染组的死亡率高;受伤鲤比健康鲤更容易染病,其死亡率(66.7%)远远高于健康鱼(40.7%)。鲤和鳊感染同种菌后表现的症状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5.
鳖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鳖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研究初报葛继志张颖葛盛芳(安徽大学生物系,合肥230039)1990年以来,安徽省许多养鳖场都暴发出血性败血症。病鳖体表、腹甲严重斑状充血,体表有些部位出现溃疡、疤痕,剖检见肝脏肿大,脾及肠粘膜充血。该病易传染,加之目前缺少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草鱼出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农业部兽医局委托动物流行病学中组织专家编写动物疫病释义,为便于解读水生动物的疫病,本刊现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水生动物疫病种类的分类及各病的释义分期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17.
几种抗菌药物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2 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 4组 ,一组为对照组 ,其它 3组为试验组 ,分别添加 30mg/L颗粒杆菌肽锌、 50mg/L喹乙醇、 50mg/L的呋喃唑酮于异育银鲫饲料中进行饲养试验 ,探讨它们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经 33天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添加喹乙醇试验组增重率最高 ,比对照组提高 4 62 % ,其次为添加颗粒杆菌肽锌试验组。提高 3 2 7% ,饲料利用率以颗粒杆菌肽锌试验组最好 ,其饵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了 12 0 1% ,其次为添加呋喃唑酮组和喹乙醇组 ,分别降低了11 52 %、 9 0 7%。经济效益和群体整齐度也以颗粒杆菌肽锌的试验组为好。  相似文献   

18.
为修复河湖中鱼类的洄游通道和栖息生境,国内外已建设各型护鱼措施并开展大量水力学与生态学相关研究。集群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生物种群行为,解析其在鱼类洄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意义重大。本研究营造低湍动能、非均匀流场,针对我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展开研究。本研究通过在3种流速工况(0.25~0.50 m/s、0.30~0.60 m/s、0.35~0.70 m/s)下,考察5尾处理组和单尾处理组的实验鱼持久上溯能力及上溯行为特征,量化集群对其克流能力的影响并解析原因。研究显示,集群对草鱼持久上溯能力的影响因流速而异,当流速为0.30~0.60 m/s和0.35~0.70 m/s时,5尾组持久上溯能力分别显著高于(P=0.030)和低于(P=0.048)单尾组;而集群能够普遍提高鲢的持久上溯能力,当流速为0.25~0.50 m/s (P=0.004)和0.35~0.70 m/s (P<0.001)时,5尾组持久上溯能力提升显著。集群多数情况会增加2种鱼的上溯耗时,只有当流速为0.35~0.70 m/s时,鲢的首次上溯时长在集群时显著下降(P<0.001)。集群能够帮助草鱼节能上溯,却会增加鲢的上溯累积耗能。综上所述,集群既可提高也可抑制鱼类上溯能力,其对上溯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耗、视觉反应及克流能力等方面,研究结果可为鱼类保护设施的设计、运行进一步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19.
氯氰菊酯和有机磷农药对草鱼鱼种急性及联合毒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文平  马广智  赖子尼 《水利渔业》2006,26(1):98-100,103
氯氰菊酯对草鱼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2.82、9.92、8.12、6.51μg/L,安全质量浓度为0.65μg/L;三唑磷对草鱼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93、1.73、1.601、.5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 mg/L;辛硫磷对草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34、8.88、6.12、5.74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57 mg/L。急性毒性顺序是:氯氰菊酯>三唑磷>辛硫磷。氯氰菊酯与三唑磷混配在24、48、72、96 h时毒性表现为拮抗;氯氰菊酯与辛硫磷混配在24 h时表现为协同,48、72、96 h时表现为拮抗;这2种农药对草鱼的联合毒性作用,都显示出随时间的延长AI逐渐增大,拮抗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探讨了运输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sis)部分血液学指标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彭泽鲫在运输过程中: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的数量都极显著高于储养阶段(P<0.01);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的数量极显著低于储养阶段(P<0.01) ;嗜中性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极显著高于储养阶段(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