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牛筋条是一种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的优良造林树种和城市绿化树种。本文结合本地苗木培育的生产实践,对二年生牛筋条苗木的培育技术和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牛筋条造林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刺槐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生长快等特点,是辽西地区荒山造林、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植被修复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辽西地区优良乡土树种。本文从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辽西地区刺槐造林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提高刺槐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岷江柏属柏木科、柏木属植物,是四川省岷江河谷乡土树种,具耐寒、耐旱、耐干冷、耐瘠薄、抗病虫、常绿及根深等特性,成为近年来岷江干旱河谷区退耕还林及天保工程造林的重要树种。本研究总结四川省茂县10余年退耕还林岷江柏造林成效及造林技术经验,为干旱河谷区岷江柏造林及恢复植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松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充分利用育苗地、造林时间长、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山区营造油松的一项成功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牛筋条是一种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的优良造林树种和城市绿化树种。本文结合本地苗木培育的生产实践,对2年生牛筋条苗木的培育技术要点和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叶宝军 《农技服务》2014,(4):121-121,126
<正>华北落叶松别名红杆,为裸子植物门松科落叶松属,是我国华北地区中山以上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速生、材质好、用途广、耐腐朽、涵养水源等优点,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和防护林的良好树种。其繁育常用播种育苗。1、苗圃地的选择1.1经营条件苗圃应选在靠近造林地的城镇边缘或近郊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保证苗圃所需要的物资材料、能源、电力及时得到供应,方便经营管理和苗木调运,保证劳力供应。不宜作苗圃地的有  相似文献   

7.
谢伟  李希乔 《新农业》2006,(2):49-49
刺槐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生长速度快、用途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造林密度大小决定着林木成材速度和成材质量,影响着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以红锥林为例,对当前广东造林密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展开探讨,以期为培育出丰产优质的红锥大径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具备耐干旱、耐严寒、耐瘠薄,以及根系的可塑性大、穿透力强等优点,加上樟子松生长快、生长量较高、材质好,所以其用途较广,已成为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树种之一。樟子松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也比较显著。本文主要分析樟子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的内容,并重点探讨田间大苗培育和移植造林两种技术要点,同时对松苗立枯、落叶松毛虫、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从而加快更新造林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黄土高原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其抗寒性强,耐瘠薄,耐盐碱,播种育苗技术要求简单,容易操作,一年生苗木造林成活率高.近年来,该树种作为六盘山地区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并得到大力推广.作者通过多年的沙棘育苗、造林实践,对沙棘播种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比较详实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次实验主要是利用移植容器育苗的培育技术来进行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的对比栽 培。而且我们确定了这种新型苗木根系发达、直径大、造林抗力强、容器根系完整、造林成活率 高的苗木成活率的特点。此外,本实验还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在不同时期移栽容器苗的 活力和抗旱性,初步确定了保证造林成功和危害苗木的临界值。这对苗木商品化和造林效果的 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任学明 《北京农业》2011,(33):138-139
笔者就对西北造林树种耐旱特征的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西北造林树种耐旱特征的研究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北部干旱风沙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洋  康世霞 《北京农业》2011,(15):160-161
樟子松耐寒冷,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寿命长,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樟子松幼苗造林初期,造林技术对造林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城市边缘的浅山区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境的交接缓冲区,也是人居环境面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脆弱性较高的区域。相比通过工程方法降低浅山区中自然灾害威胁,防灾林选址规划作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可以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有效降低灾害风险,提高人居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与适应力。  方法  本研究提出一种人居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并评估规划的防灾林对降低人居环境中泥石流风险的有效性。基于多准则决策法(AHP),将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的泥石流敏感性预测结果作为泥石流风险因子,识别具有降低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的泥石流流域内适宜造林位置作为环境因子,同时结合造林可行性因子,叠加3类因子分析出高风险且高适宜的造林区域。通过对比造林前后泥石流敏感性与人居点危险性评价造林的减灾效益,指导北京市浅山区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  结果  研究选取了118.50 km2的造林区域,主要分布在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怀柔区、昌平区以及房山区,呈现以零散斑块形态分布在人居点上游的特征。造林后泥石流易发区面积减少了117.45 km2,位于泥石流易发区的人居点个数减少了51个。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提升人居环境泥石流抵抗力的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通过基于自然系统的方法降低山区自然灾害风险,提升浅山区人居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系统健康与人居环境安全,并为北京市百万亩造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患子是良好的城市绿化树种。本文总结了无患子育苗技术,并从造林地选择与整地、造林、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无患子的造林技术,以期为提高无患子造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及生态学观点,对祟仁、余干两地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技术措施,通过封山育林,改变了松林生态环境和林间小气候,增加了松林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林木生长,提高了松林的抗虫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适地适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造林树种的分析,认为在造林过程中,尽量选用当地树种,特别是选用抗病虫害的树种,并对当地的珍稀树种提出保护和加快繁衍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根系特点分析辽西地区树种的抗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根系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片水分生理特点,分析了和树种的抗旱机理及抗旱能力,为辽西地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丽  史明昌  黎昭咏  郑国柱  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34-11636
为了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在分析造林规划设计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造林规划设计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为造林设计人员提供造林地分析、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典型造林模式选择等功能服务,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为林业管理人员提供造林信息查询服务,便于了解某一时间段内造林数目及其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同时,对造林活动引起的森林资源的更新采用了时间切片数据库设计方法。在造林地分析中解决了非林地的造林地立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就岩黄芪属灌木在榆林沙区分布的6个种(型)的抗旱性、水分生理指标、抗盐性及抗病虫害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抗逆性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