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但是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依靠现有水稻的产量无法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适应现阶段我国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农业种植机构应该推行科学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以此来实现水稻产量的提高。针对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讨论,以此说明运用不同的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寒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留茬带状分层旋耕、苗带全层施肥、免除水整地的保护性耕作方法,研究了寒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高产群体平均产量为8467.54kg/hm2,比常规耕作增产3.0%,且在总肥料为509.7kg/hm2时,最有利于增产;保护性耕作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小于常规耕作,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高的负相关造成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是水稻保护性耕作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水稻氮磷钾配施产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3414”试验设计,探讨本县坝区氮、磷、不同用量配施对不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m^2施用尿素21.74kg,普钙42.86kg,氯化钾8.0kg时,肥效较好,单产可达659.7kg氮、磷、钾三元主效为y=458.26+11.34X1+7.58X2+2.57X3667m^2适宜配方为N:P2O5:K2O=10 ̄12:6 ̄9:4 ̄6。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并对使用水稻栽培技术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栽培技术对健宝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健宝播期、密度、施肥、灌水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健宝夏播亦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是等雨晚播和麦后复种较理想的饲料作物;春播健宝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0×105株/hm2;追施尿素75kg/hm2草产量及施肥效率均较高;4次灌水较雨养条件下一次性刈割鲜草产量增加53.3%,二次刈割鲜草产量增加66.9%,健宝宜在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料对诸葛菜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低氮中磷中钾是最优组合,在施肥实践中每666.7m2应施3kg的磷及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寒地水稻‘空育131’为材料,叶面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叶龄及茎蘖动态变化,研究水稻抽穗后物质生产、转运和输出变化,比较农艺性状、产量构成、产量及品质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叶面喷施ND调节剂明显加速了水稻叶龄进程,增加了水稻分蘖茎数、穗长以及抽穗至乳熟阶段水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提高了水稻抽穗期的光合势和净同化率,提高了水稻籽粒千粒重、穗粒数以及单株产量,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实现产量增幅7.04%,BaDao调节剂次之;另一方面,叶面喷施ND和BaDao提高了稻谷糙米率和精米率,以ND表现最佳。而喷施PY显著降低植株高度和节间长度,抑制了水稻株高和节间长度的正常生长,明显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其次是BaDao调节剂。以上试验研究表明,叶面喷施ND和BaDao调节剂,可提高寒地水稻籽粒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水氮管理模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高产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中产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1N1)”、“控制性交替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2N1)”、“旱种+氮肥优化运筹(W3N2)” 3种水氮管理模式处理,研究其对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特性,并探讨氮素利用及产量与生理响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氮效率品种间的差异与水氮管理模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特征、灌溉水生产效率、生理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在氮肥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明显高于水氮管理模式的调控效应;而水氮管理模式对灌溉水生产效率、总吸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稻谷生产效率的调控作用显著。W2N1相对于W1N1及W3N2水氮管理模式能促进不同氮效率水稻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氮素的累积,提高功能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光合速率(Pn)及根系活力,进而提高稻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且对中产氮低效品种的调控效应显著高于对高产氮高效品种,为本试验最佳的水氮管理模式。高产氮高效品种的平均总颖花数、拔节至抽穗期稻株氮累积量、功能叶GS活性、Pn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尤其结实期高产氮高效品种更有利于维持叶片及根系的代谢同化能力,利于氮素转运、再分配到籽粒中提高稻谷生产效率及氮肥利用效率,是氮高效品种相对于氮低效品种高产、氮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水氮管理模式下不同氮效率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功能叶GS活性、Pn及根系活力与氮素利用及稻谷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尤其以水稻抽穗期剑叶GS活性及根系活力与氮素利用及稻谷产量的正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于2008—2009年在中、晚稻上开展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开厢宽度、栽植方式、施氮水平和补灌方式增产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厢宽度以1.70~2.55m较为适宜,其增产效果可达7%以上;栽植方式以三角形(品字形)定植产量最高,增产接近或超过10%;施氮水平以施N10~12kg/667m2较为适宜,比施N8kg/667m2增产58.1~83.1kg/667m2,增产20.68%~29.57%;沟灌补水方式以长期保持半沟水的浸润灌溉式为最佳,增产19.0~26.6kg/667m2、增产4.11%~6.96%。  相似文献   

11.
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为了探讨大豆各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6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的8个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底荚高度>株高>生育期>主茎节数,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株粒数,其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42,其次是主茎分枝数,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39,主茎节数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大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单株粒数多和主茎分枝数多的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12.
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杂交粳稻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 g之间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 g之间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5×40 NCⅡ设计方式,配制200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单株谷重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7**,0.63**,0.53**,0.35**),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r=0.15**);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每穗实粒数。垩白粒率和垩白度2个性状是杂交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其次是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率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33**,0.25**)。产量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大,通过筛选,可以将高产、优质的性状聚合到同一杂交组合中。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表明,新稻10号具有稳产性好,株叶形态结构合理,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米质优,成熟落黄好等特点。在沿黄稻区种植比当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早熟12~14d。要获得高产,在栽培上应主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兼顾千粒重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种植对木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机械化种植对木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3个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木薯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人工种植相比,机械化种植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木薯产量均明显增加,其中‘新选048’土壤速效N、P、K及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23%、6.27%、16.76%、4.46%,‘华南5号’分别增加了11.09%、32.58%、21.80%、3.73%,‘华南205’分别增加了9.21%、14.28%、16.80%、5.21%;‘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3个木薯品种块根产量分别增加了14.02%、5.86%和16.70%。可见,机械化种植对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木薯生长发育,提高木薯产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应该在木薯生产中推广应用。在木薯机械生产种植上,‘新选048’和‘华南205’这2个木薯品种增产效果很明显,是值得广泛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环境减灾卫星估测增城水稻产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将国产环境减灾卫星遥感影像应用于田块破碎度大,生长季多云、雨天气的增城地区水稻产量估测的可行性。试验于2010年在增城地区进行,获取了水稻生长季长势、产量信息,及多时相环境减灾卫星遥感影像,提取了水稻种植面积信息,并基于“光谱信息-长势-产量”间相互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建立水稻产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国产环境减灾卫星的特点可使其有效获取研究区水稻遥感影像,便于准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及估测产量。本研究获得的2010年早稻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在97.3%,估产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为0.73,预测相对误差为12%。推动了国产卫星在该区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丝瓜砧木对夏秋连作苦瓜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苦瓜嫁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筛选优质苦瓜嫁接砧木,以‘翠绿’苦瓜为接穗,以5个自育及3个省内外常用丝瓜为砧木,开展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丝瓜砧木对接穗苦瓜成活率、主蔓第一雌花节位、枯萎病发病率等的影响均有一定差异,对接穗苦瓜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参评的8个砧木的接穗苦瓜在水分、Vc、蛋白质、钙、纤维素等含量上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以‘砧-6’与‘砧-14’为砧木嫁接的苦瓜中,不同氨基酸的含量均基本上高于实生苗。综合分析表明:‘砧-6’(银砧1号)和‘砧-14’(银砧2号)适合作为‘翠绿’苦瓜的嫁接砧木,可作为夏秋苦瓜嫁接砧木的新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7.
肥料运筹对晚稻产量及根系和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施肥对水稻生长和衰老进程的影响,通过肥料运筹田间试验,研究晚稻产量及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及缺N处理在整个生育进程中根系伤流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且生育后期衰老速率快于其他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M)处理在整个生育进程中根系伤流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保持最高水平,且后期衰老速率明显慢于其它处理;不施肥或偏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低于氮磷钾配施处理;NPK+OM处理产量最高为7.55 t/hm2,比不施肥(CK)处理增产35.51%;水稻叶绿素含量衰减率与根系伤流衰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稻产量与根系伤流量和叶绿素含量衰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尤其是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有助于延缓杂交水稻的衰老进程,对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彩叶植物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王德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297-302
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彩叶植物研究与应用现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从陕西、河南、辽宁3地引种栽培新优彩叶植物113种(及品种),对精选出的30种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综合评价法加以重点研究,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种植且具有城市园林景观价值的优秀彩叶植物23种,并推广应用到校园及北京城乡彩化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新红宝为中晚熟西瓜品种,是台湾省选育的一代杂交种,全生育期100d,果实发育期40 d左右,生长势强,较易坐果,田间整齐度好,商品率高.针对新红宝西瓜制种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安徽淮北地区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小麦超晚播(11月21日,较适宜播期晚30天左右)条件下,密度、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追肥时期对超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以密度450×104株/hm2、孕穗期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846.5 kg/hm2。密度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著,每公顷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追氮时期对千粒重影响显著,随追氮时期的推迟而增加。增加密度和推迟追氮时期,旗叶叶片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和PSⅡ的活性(Fv/Fo)提高,增大了PSⅡ的潜在活性,有利于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追氮时期的延迟,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推迟追肥至孕穗期可以改善超晚播条件下强筋小麦的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