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天柱县同一品系油茶幼林,进行有机肥、复合肥和氮肥3种肥料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肥料都能促进油茶幼树的高生长,特别是有机肥的作用最大,复合肥和氮肥次之。3种肥料对油茶幼树冠幅生长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3种肥料都能促进油茶幼树枝长、春梢数和夏梢数的生长,但3种肥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油茶幼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氮肥、磷肥和钾肥3种肥料,采用3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同时,单位面积配施相同施肥量的有机肥,2013年、2014年连续2年对油茶幼林进行施肥试验,共设11个处理;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观测树高、地径和冠幅,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年施肥后,磷肥和钾肥相同的处理,其2年的树高的增长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氮肥和钾肥相同的处理,其2年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氮肥、磷肥相同的处理,其2年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氮肥对地径和冠幅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施肥效果最好的处理是配方中钾肥施用量最大的处理。建立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效应模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5.7 kg/667 m2、磷11.6 kg/667 m2、钾13.2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油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木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木营养状况和促进林木生长,达到优质、高产的重要营林措施之一。油茶必须通过合理施肥,使树体营养元素浓度保持适当的水平与比例,才能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对我国油茶施肥技术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并探讨今后研究的方向,为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GLS赣州油系列油茶8个示范基地24个幼林样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营养成分化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针对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开展配方施肥试验。运用数理统计及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试验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黄晓棠 《绿色科技》2023,(3):107-110
以高峰林场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配方肥、传统复合配开展肥料对比试验,采集并测定土壤肥力指标,并开展了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对于保障土壤速效养分供给具有更大的优势。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后,土壤肥力指数相比传统复合肥有7.57%的提升,相比不施肥处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显著提高了31.48%。故提出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以保障油茶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6.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 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 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 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油茶优良无性系林配方施肥促丰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 ,处于盛产期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林施肥以N、P、K配合施用效果较好 ,其中肥料配比以N∶P∶K为 1∶2∶2且单株施肥总量以 0 75kg的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开展幼林油茶不同液态施肥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初步结果表明:①采用淋灌+100%施肥量和滴灌+60%施肥量的施肥方式均能有效提高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的pH值,且淋灌+100%施肥量效果显著;两种处理方式下林地表层土壤的pH值分别比滴灌不施肥高0.57和0.16;而深层土壤pH值分别比滴灌不施肥高0.41和0.39。②滴灌+60%施肥量能显著改善油茶林地的土壤含水量,且林地表层、深层土壤含水量较滴灌不施肥表层、深层土壤的含水量分别提高1.10%和1.18%。③淋灌+100%施肥量和滴灌+60%施肥量的施肥方式均能显著降低林地土壤容重和全N、全P含量,且滴灌+60%施肥量的效果优于淋灌+100%施肥量;两种措施的表层土壤容重较滴灌不施肥方式分别降低0.03 g/cm3和0.04 g/cm3;而深层土壤容重则分别降低0.04 g/cm3和0.06 g/cm3。④滴灌+60%施肥量能显著提高油茶幼林地土壤孔隙度与速效N、速效P和速效K,表层和深层土壤孔隙度则分别提高4.31%和5.00%,深层土壤中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增幅分别达到42.8%、88.9%和19.7%。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能显著改善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分别施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环状沟施或散施处理,观测各无性系树高、冠幅、地径、新梢长度的生长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树高、冠幅等营养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3种肥料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复合肥>尿素;不同施肥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冠幅>树高>新梢长>地径;沟施效果好于散施.  相似文献   

10.
对檀香幼林进行不同配方施肥试验,并通过调查不同配方对檀香生长量的影响结果,筛选出比较合理的肥料配方,即每株基肥和追肥的用量为尿素200 g、过磷酸钙250 g、氯化钾75 g、硼砂10 g、硫酸铜10g、硫酸锌10 g,为檀香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幼龄油茶的施肥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果满多、上海大颂生物菌肥、希星油茶专用肥、江西绿园油茶有机专用肥、复合肥共5个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对江西奉新县幼龄油茶进行了施肥试验。调查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和叶绿度等指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加不同类型的肥料与油茶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施肥对于油茶的株高、春梢长、春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油茶冠幅和地径与施肥无显著关系;在对油茶株高、地径、冠幅和春梢长度的促进作用上,以上海大颂生物菌肥为最好;在对油茶春梢直径和叶绿度的影响上,以果满多效果为最好。所以在生产上为促进油茶生长,推荐应用上海大颂生物菌肥或果满多。  相似文献   

12.
培肥减流是南方丘陵红壤地区新垦油茶幼林地需要解决的两大任务,林下间种是解决这两大问题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它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又能促进幼树生长。在油茶幼林地间种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合理组装间种技术,以期达到最大化培肥减流的目的。为此,在湖南省衡南县油子岭低山丘陵区选取全垦成梯的红壤油茶幼林地为研究对象,设间种夏季、冬季绿肥、(牧草)+新技术应用(代号iswf+nt)、间种夏季冬季绿肥(牧草)(代号iswf)、间种冬季绿肥(代号iwf)、清耕(代号CK)等4个处理,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减流效应。结果表明:1)间种3 a后,iswf+nt、iswf、iwf处理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31.67、21.75、15.32 g/kg,比清耕(8.97 g/kg)提高22.7、12.78、6.35 g/kg,分别提高了253.1%、142.5%、70.8%,差异极显著。2)间种3 a后,iswf+nt、iswf、iwf处理比清耕减流109.9%、56.1%、20.6%,减少了136.9%、66.2%、29.2%;因而,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均值iswf+nt、iswf、iwf处理分别比CK处理减少0.12、0.05、0.02 g/cm^3,减少7.9%、3.1%、1.2%,其中,iswf+nt处理差异显著。3)间种3 a后,iswf+nt处理比清耕,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流失量分别减少80.9%、75.1%、82.7%、81.6%;0~20 cm土层,无论是有机质、全量养分还是速效养分都属"丰富级"(我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由试验前的"严重缺乏"连跨3级(缺乏级、轻度缺乏级、基本不缺级)。4)间种绿肥(牧草)是一个费省效宏的技术,iswf+nt处理改种一季绿肥(牧草)为种两季绿肥(牧草)、改种单一绿肥(牧草)品种为种绿肥(牧草)品种组合、改部分使用新技术为全面使用新技术,是该技术的3个创新点,也是这种新方法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油茶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耒阳、常宁、浏阳)的不同类型油茶林的油茶病害进行了逐月调查。调查显示,危害湖南省油茶种植的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根腐病等7种主要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性。通过对苗圃地、新造林、幼林、成林、采穗圃、老林和低改林等不同类型油茶林的对比调查,总结了不同类型油茶林的病害发生特点,为及时准确防治油茶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给油茶无性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茶新品种‘秋霞’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月份(4月、6月)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8年生嫁接大树、3年生组培苗、3年生家系苗、3年生扦插苗)提取液的酸度与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并以白菜种子为试材,就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对其发芽的生物效应进行了鉴定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的酸度和酚类物质含量均不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种子在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原液中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白菜种子在嫁接大树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低,而在家系苗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中均存在生根抑制物质,且均存在酸类和酚类物质;嫁接大树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高,而家系苗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16.
为给油茶林地土壤水分管理和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以6年生长林4号油茶林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状况、干旱胁迫、干旱覆盖这3个处理措施,就不同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对油茶果实、花苞、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况、干旱胁迫、干旱覆盖这3种处理下,油茶果高、果径、花径、花高的生长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自然状况及干旱覆盖处理下,油茶叶片各解剖结构参数与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弱相关;在干旱胁迫处理下,油茶叶片解剖结构中的下表皮及叶片总厚度与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间均呈中度相关(0.5r0.8)。在自然状况下,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与油茶果径、花径、花高生长量间均呈弱相关,而与其果高生长量呈中度负相关(0.5r0.8);在干旱胁迫与干旱覆盖处理下,其花径、花高与4种深度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高度负相关(0.8r1.0);在干旱覆盖处理下,其果径与4种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中度负相关(0.5r0.8);在干旱胁迫处理下,其果高与4种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中度正相关(0.5r0.8)。  相似文献   

17.
油茶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油茶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扦插方法,成活率及其苗木的顶芽数、侧芽数、侧根数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浓度吲哚丁酸溶液浸泡处理后扦插,对油茶扦插成活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最适宜浓度为10mg.100g-1。硬枝油茶、软枝油茶插穗扦插都可以成活,关键在于对扦插技术掌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间种模式(间种黄豆、西瓜、花生、松苗和不间种)油茶幼林的生长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油茶新造林以间作花生和松苗较好,但是有间作植物的油茶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均低于未间作的油茶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