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茶园主要杂草及其无公害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杂草的防治是茶树栽培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福建省茶园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危害特点,并提出了茶园杂草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云南腾冲乌龙茶明光园区是腾冲县委政府重点打造的农业五大园区之一,是该县围绕生态发展,规模经营,彰显特色,群众增收,建立"组织管理、技术标准"统一管理的示范园区。但长期以来,茶园杂草生长快,与茶树争肥现象突出,每年每亩茶园需人工除草2~3次,亩用工高达7~8个工,需开支人工除草成本800元。多年来,怎样有效控制茶园杂草一直是困绕茶园管理的主要问题。通过近年来的初步探索,茶园放养绵羊可以有效控制茶园杂草,并且效益不错。茶园放养绵羊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绵羊性情温顺,采食杂草专心细致;二是不食茶叶,对茶园生长不具有破坏性;三是绵羊的羊粪羊尿可为茶树提  相似文献   

3.
茶园间作鼠茅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杂草是制约茶园生产管理的一大难题,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且人工成本较高,化学防治方法又给茶叶品质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且可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除草技术.鼠茅草种植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果园杂草控制技术,它的生长可抑制果园中大部分杂草的生长,若将鼠茅草引种于茶园,或将有利于茶园的生产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茶园杂草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茶园杂草是茶树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量大,季节性强。茶园杂草的生长在对茶树生长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对茶园内生物链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茶园杂草的防治措施和生草综合利用二个方面阐述茶园杂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茶科技专著《茶园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谱》8月上旬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张觉晚等主编,分为茶园杂草的识别和茶园草害治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了较常见的183种茶园杂草,每种杂草均用清晰的原色图片展示,并对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作了叙述;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茶园杂草的防治方法,将茶园杂草的识别和有效防除融为一体。该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兼有学术性和史料性,适宜  相似文献   

6.
茶园小小的杂草,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种茶者、茶叶生产管理者,长年累月,与之斗争,锄了长,长了又锄,是很伤脑筋的事。可是,对这小小杂草,却很少人研究它,至今仍然是茶园管理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园杂草有效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中国茶区已经报道的茶园杂草有效名录,利用清单法整理1959—2018年中国茶区茶园杂草文献中茶园杂草名录信息,比对目前国内主要植物种类鉴定资料,逐一核对清单名录信息,考辨名录有效性。结果表明,截至2018年,中国茶区共报道茶园杂草名录759条,其中有效名录241条,分属57科166属。有效名录报道来自安徽、福建、江苏和浙江等茶区,高频报道茶园杂草有效名录有繁缕(Stellaria media)、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等。该结果为中国茶园杂草种类统计、分布研究和防治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茶园草害控制是茶树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使用化学除草剂是我国茶园杂草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过量、不科学地使用化学除草剂不仅会造成茶园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风险。随着社会公众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对绿色健康茶的不断需求,茶园化学除草剂减施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茶园杂草发生现状、危害性,以及化学除草剂替代技术和增效减量技术加以综述,并对今后茶园化学除草剂减施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曦  秦晨  冉景丞 《茶叶通讯》2023,(1):120-128
为了探明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模式下的生态茶园在生态与经济方面发挥效益的特点和机制,以茶园鸟类和杂草作为指示生物类群,对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南麓的不同管理类型茶园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鸟类调查的200 m半径样地内,鸟类丰富度和多度呈现生态型茶园>放荒型茶园>常规型茶园的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如此;茶园样地鸟类丰富度与生境复杂性、植被垂直结构复杂性和茶树蓬径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25 m2植物样方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鸟类多度与水面占比、植被水平结构复杂性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道路占比和植物面积占比显著负相关(P <0.05)。结果表明:茶树平均蓬径和种植密度是生态型茶园杂草控制的关键因素。茶树蓬径和种植密度越高,地表裸露面积越小,杂草控制效果越好;而杂草丰富度并非如此,呈现出生态型茶园>放荒型茶园>常规型茶园的特征,反映出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法带来杂草种类多而总量小的特点;杂草丰富度与鸟类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说明杂草可能直接或间接为鸟类提供食物和生境。生态型茶园种植鸟嗜...  相似文献   

10.
茶园耕作是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茶园管理中一项例行的作业。它具有清除杂草、打乱土层、疏松土壤、促进土壤熟化等优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对茶园耕作的认识、耕作技术的掌握等都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茶园免耕法的出现,大大地丰  相似文献   

11.
草类是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栖息天敌等多重功能,对维持茶园生态系统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广东大部分茶企(农)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对草类进行无差别的防控措施,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严重破坏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建立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对指导茶企(农)科学防治杂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建立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内茶园杂草评价与分级方法的探索和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初探等3个方面展开,针对广东茶区产地特点,提出以发生频级、生长优势度、分布系数、防治难度为指标的杂草危害评价和分级方法,以期为茶园杂草的科学防控及茶-草和谐共生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恩施高山地区茶园面积急剧上升,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栽植于台地和山坡地,加之当今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为害相当严重,成为限制茶叶生长,降低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障碍。本试验分为茶园覆盖与敷盖两部分,主要是针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或茶树老化经台刈后茶园杂草的管理。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两者有机结合可以让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防治水土流失、保温、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更好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另外将覆盖与敷盖物耕翻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下面就本试验的两个方面加以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11,38(1):21-23
长沙地区各类茶园,春末、夏初的主要杂草是马唐、狗尾草、野塘蒿、扛板归、野艾蒿、狗牙根、革命草.为害程度:幼龄茶园>台刈茶园>成龄茶园.多年牛杂草占50%以上,提出防除多年生杂草滋生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良 《茶叶科学》2014,34(4):396-400
贵州省是茶叶生产大省。中耕机械是茶园管理中常用的机械,中耕除草是茶园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田间试验中,发现中耕机械缠草是常见问题。本文对贵州省茶园杂草种类和长度进行调查,并对缠草现象分析,通过对杂草缠绕力分析和计算,建立了缠绕力数学模型,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得出了防缠草和减少缠草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茶园套种圆叶决明对杂草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圆叶决明对茶园杂草生长的影响,观测闽北茶园套种圆叶决明1~2 a春、夏、秋季杂草群落的多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套种圆叶决明1~2 a,茶园秋季杂草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分别提高了0.187~0.431和0.567~2.312,均匀度指数提高了0.187~1.004。套种处理茶园全年杂草干重较常规栽培(人工除草)分别下降55.8%~61.6%。说明套种圆叶决明可以应用于马唐占优势的茶园,用于控制杂草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柳丽萍  臧聪  钱义荣  王校常 《茶叶》2021,47(3):174-176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湖州地区生产茶园实施的一种新的以草抑草技术,即通过选择性去除一些恶性杂草,留养一些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的杂草,如马唐,一点红等,最后形成这些保留杂草为主的茶园杂草生态,达到抑草目的,免去茶园除草.这些杂草一个共同特点是根系浅,高度中等以下,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树木植被或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也可进行外圆半覆盖,做到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茶园覆盖与敷盖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结合茶园实际管理,将覆盖与敷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幼龄茶园和未封行茶园是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本试验通过覆盖一种新型材料——防草布,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的防治效果,同时探究对茶园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覆盖防草布可以降低夏季茶园不同深层的土壤温度,同时可以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覆盖防草布对茶园行间杂草防治效果可达100%,比黑色地膜的93.5%高6.5%;覆盖防草布的防草成本仅为清耕除草的56.9%.覆盖防草布可以改善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茶树的生长,同时对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茶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力日渐减少的情况下,茶园利用杀草剂来防除杂草,年有增加,目前已搜集的茶园杂草标本,有40余科,140余种,所用的杀草剂在市面上能够买得到的不过7种,教导农民认识杂草种类,正确使用杀草剂,是防治茶园杂草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茶园杂草种类较多,为害较严重。在防治上现已由过去的人工防治转为现在的化学防治。无论采取何种防治方法,若孤立地使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为此,茶园除草也要走综合防治的道路。本文从近年杂草防治中,进一步探讨茶园主要杂草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