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正>苹果乔砧密植栽培,提高了苹果园早期产量,但随着树龄增大,进入盛果期后树冠交接、果园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下降。自2006年开始,林业局对红富士苹果乔砧密植郁闭园进行树体改造,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多万hm~2,其中大部分果园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种植,且90%以上的果园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现在这些乔砧密植果园已经呈极度郁闭状态,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果品质量水平不高,制约了我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亟待进行解决。本文参照世界上苹果生产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成果,结合自身在苹果标准园创建、郁闭园改造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综合调研分析我省苹果主产区郁闭园优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玉田县是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在上世纪大面积高密度栽植了乔砧苹果,但到了盛果期,大多数果园出现了单树郁闭或全园郁闭现象,导致产量减少,果品质量下降。本文就苹果乔砧密植果园郁闭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苹果密闭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东目前绝大多数乔砧密植苹果成龄园的郁闭状况进行研究,确定了密闭苹果园改造的群体目标参数和个体(植株)目标参数,制定出解决苹果园密闭问题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红富士苹果“三优”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苹果栽培经历了乔砧稀植、大树精细修剪、乔砧密植早期丰产等栽培模式阶段。目前,我省现有苹果园大部分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技术体系为基础的苹果园,很多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老化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也面临着新一代苹果栽培模式的选择问题。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苹果研究室在总结近30年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模式,认为制约我国苹果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现有的乔砧密植栽培模式不适应现代化苹果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在2000年前后我国苹果生产发展中,诞生了乔砧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促进了苹果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大面积乔砧矮化密植园随着树体的不断长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个体郁闭(树体大枝过多、过密、过低,树体结构紊乱,树冠过厚,枝量过大)和群体郁闭(栽培密度过大,没有按计划密植的要求整形修剪和管理,砧木类型不对以及树形、砧木和密度搭配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果农们没有学会乔砧矮化密植园相配套的果  相似文献   

7.
傅友 《北方果树》1993,(1):41-42
果树矮化密植是当今果树发展的总趋势。在我国,苹果矮化栽培进展迟缓。据全国矮化苹果开发协作组1988年统计,北方苹果产区利用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的面积分别只占总面积的1.52%和3.57%。目前生产上大量栽培的仍是乔砧普通型苹果,但幼龄苹果园特别是新栽苹果园,多是用乔砧苗木进行密植栽培。目前乔砧密植苹果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偏大,果园过早郁闭,年年长树不结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及我省现有的苹果园80%以上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发展的,主要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技术体系为基础的苹果园,大部分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老化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也面临着新一代苹果栽培模式的选择问题,是继续沿用乔砧大树栽培模式,还是选用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推广的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尚无明确统一的方向。1苹果矮砧树的优越性乔砧苹果树根系较深,适应性强,适合山区缺水的  相似文献   

9.
烟台地区一些20世纪70、80年代所植苹果园,大多为"乔砧密植",树形多采用小冠疏层形。由于栽植密度高,目前果园枝条交叉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实品质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对乔砧密植郁闭果园进行了改造,将小冠疏层形树形的改为改良纺锤  相似文献   

10.
乔砧密植栽培果园常出现未丰产先郁闭的现象,给果树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探讨乔砧密植苹果早期丰产技术,我们于1999~2003年进行了连续5a(年)的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山区苹果发展迅猛,但生产上普遍存在产量低而不稳,果实外观品质差等弊端。矮砧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1].乔砧苹果树根系较深,适应性强,适合山区缺水的果园栽培。但是乔砧密植园结果晚,早期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树体高大,对修剪技术要求高;树冠交接,成龄果园易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病虫害,不利于果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1我国发展矮砧苹果的重要性矮砧苹果集约化栽培制度不仅是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更是我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矮化砧木是实现苹果矮砧栽培的最主要途径。目前世界苹果主产国新建果园基本上是采用矮砧集约化栽培,大多数国家已占苹果总面积的90%以上。而我国现有苹果园90%以上为乔砧果树,果园郁闭,光照不良,管理费工,是一个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栽培模式。矮化自根砧苹果园666.7m2产量一般为4~5t。我国目  相似文献   

13.
豫西主要包括三门峡市和洛阳市西部,苹果总面积13.1万hm2,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其中乔砧栽培占比80%以上,为本区域主要栽培模式.目前,在乔砧栽培中,还普遍存在品种选择配置不合理,新品种应用更新缓慢;建园不规范;肥水管理不科学,浪费大;树形选择培养不标准,后期易郁闭;花果管理不规范,果实采收不规范……近年来虽然矮砧栽培成为主推技术,但该区域部分处于丘陵山区的高海拔苹果园,灌溉条件不理想,采用矮砧栽培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其生产潜能不能充分发挥,而采用乔砧栽培其安全性和丰产性相对更有保障.乔砧栽培还将长期存在.本规范依托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和优良的主推品种,依据豫西黄土高原苹果乔砧栽培生产实际,同时参考邻近相似生态类型区域苹果生产技术标准编制而成,包括品种选择与配置、建园、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果实采收等6个方面,供生产与科研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长富2"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4种树形改造更新方法,研究了不同树体结构对乔砧密植低产苹果园的影响,以期实现乔砧密植低产苹果园优质高效更新。结果表明:在乔砧密植苹果园的改造中,复合倒伞形树体结构合理,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梁兴 《北方果树》2016,(4):29-30
正京、津、冀老苹果产区现有的苹果园80%以上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发展的,主要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为主的老果园,现在大多已进入结果后期和衰老期,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乔砧果树结果晚,早期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修剪技术要求高;成龄果园易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病虫害;行间通行、生产操作极其不便,难以机械操作,果园用工量大,是发达国家8~10倍;随着  相似文献   

16.
蒋波 《河北果树》2014,(1):12-13
我县苹果园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栽植的乔砧密植园,栽植株行距为3m×4m或3m×5m,树龄10年左右,存在着树形紊乱,群体严重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光照不良,品质下降等问题。为克服这一问题,2003年我县引进了北京中日友好观光园苹果高光效改形修剪技术,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适合渤海湾地区乔砧密植苹果园整形修剪技术,显著提高了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果树对光环境变动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光合作用是果树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我国目前90%的苹果园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树冠郁闭,内膛光照恶化,产量品质下降,成为制约我国苹果品质提升和产量增加的重要瓶颈。该文综述了果树栽培生理过程中光环境变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环境变动对叶片功能和光合生理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光合作用分析技术的新进展,并对未来果树对光环境变动生理响应方面应该开展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揭示果树适应动态光强的机理以及我国现阶段乔砧密植果园树形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乔砧栽培与矮砧栽培是苹果生产中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试验推广矮砧苹果栽培,几起几落,始终没有成为苹果生产的主流。回顾矮砧苹果栽培的发展历程,其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中套用乔砧苹果管理模式是导致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矮砧苹果生长特性及在我国栽培的表现,我们认为矮砧苹果与乔砧苹果在栽培中存在以下明显区别,在生产中应认  相似文献   

19.
<正>乔砧栽培与矮砧栽培是苹果生产中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试验推广矮砧苹果,其间反反复复,几起几落,始终没有成为苹果生产的主流。矮砧苹果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中套用乔砧苹果管理模式是导致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矮砧苹果生长特性及在我国栽培的表现,我们认为乔砧苹果与矮砧苹果在栽培中存在以下明显区别,在生产中应认真对待,以加快矮砧苹果在我国发展步伐,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梨树生产上乔砧密植园较多,乔砧梨建园初期营养生长旺盛,树冠易郁闭,结果晚.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协调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