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刘军(大连水产学院经济管理系,大连116023)AgriculturalproductivityandLaborTransformation¥LiuJun(DepartmentofEoonomyandManagemen...  相似文献   

2.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就业培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主要类型和内涵,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应构建农业劳动力激励、培训就业服务中介激励、企事业单位激励等激励机制,并构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投入与效益协调的监督机制,构建相应的信息和就业服务机制,以更好的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温娟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156-158173
依据托这罗的人口转移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利用1979-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城乡人口转移规模随着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扩大;城镇失业规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阻碍作用;制度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作用逐渐下降.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雷锡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有1亿多农村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和进入城镇,但目前全国仍有农业富余劳动力1亿人左右,大体相当于美、日、德、英、法、意、加、俄、韩、泰等国家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的总和。因此,为...  相似文献   

5.
王洪义 《北京农业》2011,(3):195-196
了解劳动力转移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为农业机械化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后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辩证、推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要壮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业机械装备弥补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农业劳动力空缺,并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同时指出,为保证社会稳定,需要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  相似文献   

7.
城乡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与地高度的紧张关系是三农问题背后的两个主要的矛盾。农村剩余劳动的解决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两大矛盾。文章通过对江西现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农村劳动人口转移的趋势和对农村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江西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守宝 《甘肃农业》2005,1(12):130-13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经典表述,为我们研究探索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马克思认为,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但劳动力的价值反过来影响机器的采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转移的规模、方式和方向都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开拓了工业所需要的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教育和治理贫困是大工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均产值计算法和劳均负担耕地面积计算法测算出目前广西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为300多万人,并分析了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推行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加速城镇化进程,打破体制性障碍,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文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99-8000
利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曲线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3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再生产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应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不利因素,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有效、有序转移流动和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新时期推进农牧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西藏实际出发,在调研总结当前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部门抓好农牧民转移就业、推动农牧民增收起到一定的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中国城市化发展而生的必然现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本文将现有研究划分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点与存在问题、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劳动力转移的效应、转移劳动力的管理等4个方面,通过总结已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不足,了解与把握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而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日后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聊城市为中小城市的代表,从劳动力转移总量、劳动力构成状况、劳动力区域流向、劳动力行业选择、用工报酬和务工收益5个方面探讨了聊城市劳动力转移情况。结合聊城市劳动地转移状况,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效益——正效益和负效益。从正效益方面分析,对流入地(城市)而言,外来劳动力是城市重要的建设者之一,填补了城市的结构性劳动力缺失,为城镇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流出地(农村)而言,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减轻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户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负效益方面分析,对流入地(城市)而言,大量的劳动力涌进城市给城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使城市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对流出地(农村)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留守人员大多数是老弱病残或者缺乏一技之长,给农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运用推拉理论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经济因素,提出了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为聊城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正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急剧转移的关键阶段,及时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和原因及应对策略,具有战略性意义.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缓解而留守老人问题凸显;户籍"瓶颈"缓解而土地"瓶颈"凸显;"侯鸟"问题缓解而"蜗居"问题凸显等重大变化.分析了残缺的土地产权制度;排斥性的城镇住房制度;歧视性城市就业政策等产生新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园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302-5303,530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苏北农村劳动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在总量,劳动者素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应以就地转移和异地输出相结合,把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作为推动苏北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董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79-380,404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收入等 3个因素。同时 ,笔者又针对成因 ,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