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场存栏基础母猪111头。2001年1-6月份共计产仔98窝,其中活仔1048头,死胎84头,30日龄断奶仔猪916头,死亡仔猪132头。通过调查,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非典型猪瘟。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集中化猪场均实施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近年来,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当前非典型猪瘟在我国较多的集约化猪场不同程度地发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病病或继发并发感染而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为了有效地防制当前集约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就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永春县东平镇某养猪场于2000年11月从省外购回小猪196头,在没有有效隔离观察的情况下,直接运入猪场,并与本场的猪只放在同一幢猪舍饲养。15d之内,发病死亡80多头,经济损失严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瘟,经采取销毁病死猪,紧急接种大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场有生产母猪307头、后备母猪150头、种公猪16头、乳猪400多头、商品猪2260多头,并按免疫程序分别在20~25日龄和55~60日龄时注射猪…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兔体交叉试验,对采自山东、安徽、苏北等不同地区的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显示出RT-PCR诊断技术快速、便捷、准确的特点,提示一些猪场非典型猪瘟感染率比较高,并就此提出加强免疫监测,加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剂量,果断淘汰感染母猪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初,呼和浩特市某学校猪场15日龄的哺乳仔猪陆续发生一种以局部皮肤痂状湿疹样变化为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非典型性猪瘟.笔者立即用猪瘟兔化组织苗紧急接种,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
谭海  陈忠  王刚 《动物医学进展》2003,24(5):135-135,138
某规模化猪场母猪发生严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部分新生仔猪有震颤的症状,仔猪死亡率大幅上升的情况,经确诊为非典型猪瘟,通过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山东省滨州市某养猪场,3月龄仔猪发生一种以耳鼻及腹部皮肤发黑、体温升高和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曾用氟苯尼考、头孢拉啶、利巴韦林、磺胺嘧啶进行治疗,未见疗效。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继发非典型性猪瘟,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和药物治疗,控制了疫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山东省滨州市某养猪场的3月龄仔猪发生了一种以耳、鼻及腹部皮肤发焦、体温升高和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曾用氟苯尼考、头孢拉啶、利巴维林、磺胺嘧啶进行治疗,未见好转。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继发非典型性猪瘟,经采取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控制了疫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仔猪体温升高至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大部分仔猪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粥样。病猪全身皮肤呈黑紫色。病程后期消瘦,卧地不起。肝脏有出血斑;脾表面出血,周边见花蕾样出血;肾黄染呈青铜色,左…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中旬,我市某猪场发生一起20~50日龄仔猪以急性腹泻,耳、尾根黑,四肢内侧和腹部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仔猪猪瘟,历时两个月,死亡仔猪371余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一个老病,笔者经常收到基层兽医工作者来信反映:注射猪瘟疫苗的猪为什么还会发猪瘟病?怎样才能正确地防制猪瘟?现根据有关理论结合上述问题进行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以来,在普洱县部分村社饲养的200余头猪只中发生了一种呈慢性经过,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其共发病100余头,死亡34头.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等初步诊断为温和型猪瘟.  相似文献   

12.
13.
猪瘟(HC)是由披盖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HC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在《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猪瘟病毒分类于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属高致病性病原。由于我国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发生和大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猪瘟依然是养猪生产最大的威胁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以持续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及新生仔猪免疫耐受等临床表现为主的非典型猪瘟在我国频繁发生,不断给兽医人员在诊断和防治上带来诸多困难,也给养猪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余广海 《中国猪业》2011,6(12):14-16
本文总结了生产实践中非典型猪瘟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和临床诊断依据,概括了净化本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出血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目前仍是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1998年 1 0月初 ,某研究所猪场 1 0多日龄的哺乳仔猪陆续发生一种以局部皮肤痂状湿疹样病变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经综合诊断为非典型猪瘟 ,随即采取大剂量猪瘟兔化组织苗紧急接种 ,很快控制了疫情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 发病情况发病的猪为 1 0多日龄未进行过猪瘟疫苗免疫的哺乳仔猪 ,一窝中发病头数不等 ,多以腹泻开始 ,继而出现局部皮肤点状或斑状出血至痂状湿疹样病变 ,体温 40℃左右。该场兽医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给予治疗未见好转。2 临床症状表现为病仔猪吃乳减少 ,精神沉郁 ,饮水量增加 ,个别腹泻 ,消瘦 ,体温 40℃左右 ,有的发…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典型向非典型性变异的根由及其免疫防制的结果,作者做了如下的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特别是在国外已造成相当危害的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已在我国有较多的发生,从而给猪瘟防制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并引起养猪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地防制猪瘟的流行,深入了解非典型猪瘟及有关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制等介绍如下。 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 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不典型,尸体剖检无明显变状,各地发病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对于防制和消灭猪瘟带来了潜在的障碍。本文仅就非典型猪瘟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技术作一粗略的探讨, 一、非典型猪瘟的由来与特点猪瘟的类型,一般常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法国学者又将猪瘟分为常见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