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平顶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白龟山水库大银鱼移植试验研究”取得圆满成功。1991年冬平顶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20万粒大银鱼受精卵投放到白龟山水库,经过多次移植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鱼移植技术的推广普及,水库银鱼移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银鱼属小型鱼类,捕捞方法不同于水库内的大型鱼类,因此,不少单位到南方学习湖泊银鱼的捕捞方法。但水库与湖泊相比,具有面积小,库形复杂多变,水较深的特点,应用湖泊银鱼拖网在水库作业,操作麻烦且捕鱼效果不好。为此,作者根据几年来,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捕捞银鱼的经验,介绍两种常用的银鱼捕捞方法,以便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4年4月6日,市水利局召开了白龟山水库银鱼资源保护会议。平顶山市水利局副局长郭金富、白龟山水库派出所所长程广安、市渔政站书记杨付功,站长邓文甫及沿库行政村干部、渔民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传达了市长宋守卿、副市长仝葆银关于加强白龟山水库银鱼资源保护的批示。听取了渔政所关于在禁鱼期、禁鱼区抢捕、抢购银鱼以及渔政所的财力、物力、人力不足等情况的汇报。提出仅靠渔政所管理有一定的困难,要求沿库村干部大力宣传渔业法规,协同管理。会议通过的决议如下:  相似文献   

4.
陆浑水库于1993年1月从江苏省东海县羽山水库引进大银鱼受精卵80万粒,1993年3月份从平顶山白龟山水库引进小银鱼受精卵30万粒,1994年1月又从东海县引进大银鱼受精卵30万粒,1994年冬季捕捞从9月17日开始,到1995年1月5日结束,共捕获大银鱼5万公斤,收入达300万元。从陆浑水库的银鱼移植开始至捕捞仅经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即形成种群,获得了可喜的渔业效果,为我国银鱼移植史上创下了潜伏期最短的一例,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飞 《河南水产》1998,(4):2-3,6
河南省的银鱼移植增殖试验研究工作开始于1987年,1990年首先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获得成功。洛阳市陆浑水库1994年形成暴发性产量后,在省内和国内引起震动,继而掀起了全省性大规模移植银鱼的热潮,1995—1997年移植增殖达到高潮。截止1997—1998年度,全省范围内移植银鱼的水库64座,移植面积106万亩,共投放太湖新银鱼受精卵9326万粒,投放大银鱼受精卵73001万粒。其中38.0%的水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商业产量;58.0%产生了生物学效应;还有4.0%的水域无效果。全省累计生产银鱼1500余吨,采制受精卵12.5亿粒。形成年捕捞商品鱼200—300  相似文献   

6.
白龟山水库太湖新银鱼繁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jhuensis Chen)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之一,鱼体小,生长快,肉嫩味美,享誉中外,为中国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现已列为国家水产资源重点保护对象,高礼存、庄大桩等(1989)描述过移植滇池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特点,但这种鱼在中原地区水域中的繁殖情况尚无报导。鉴于此,作者于1990——1991年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对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特点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掌握太湖新银鱼移植中原地区后的繁殖特性,以求为今后开展银鱼资源增殖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临沂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市有 36座大中型水库,养鱼水面 1.2万公顷。水库多处丘陵地带,四周村庄稠密,水质肥沃,无污染,适应大银鱼生长,繁殖的各项条件要求。 1大银鱼移殖现状 1992年,许家崖水库 (面积 710公顷 )移殖大银鱼受精卵 10万粒, 1993年初步形成种群,产大银鱼 4.5吨。 1994年临沂市 2座水库 (面积 2 700公顷 )移殖大银鱼受精卵 130万粒。 1995~ 1996年,全市 30座大中型水库相继移殖大银鱼。 1998年,全市所有大中型水库和近百座小 (1)型水库移殖了大银鱼,累计投放大银鱼受精卵 2亿粒。截止到 1999年 …  相似文献   

8.
水库大银鱼种群变动规律及增殖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移植大银鱼生产效应一般仅维持1~2年,少数水库4~5年,随之种群迅速衰退。作者对全国10多座移植大银鱼的水库进行跟踪调查,归纳了水库大银鱼种群的生态学演变特点,并运用鱼类生态学规律分析讨论了其变动规律。密度制约因素,种群变异退化是大银鱼种群衰退的主因。据此,对大银鱼增殖利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9.
大银鱼向北京海子水库移植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北京海子水库移植大银鱼的过程及研究成果,对海子水库的生态因子和大银鱼的繁殖及胚胎发育,生长,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1990年向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卵225万粒,1992年和1993年分别捕捞大银鱼10吨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湖库增殖大银鱼前景广阔自1985年以来,大银鱼在全国水库、湖泊相继移殖成功,有的已达到归化阶段。如北京市海子水库,内蒙古岱海、莫力庙水库,河南省陆浑水库,山东省许家崖水库,江苏省石梁河水库、小塔山水库、羽山水库、横沟水库等近百座水库大银鱼单产远高于原...  相似文献   

11.
1994、1995年在烟台市贫营养型的王屋水库共移植太湖大银鱼受精卵60万粒,1996年捕获大银鱼7520kg。对大银鱼的水域环境,移植技术、孵化方式、捕捞时间及捕捞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其生长,食性和活动性进行了观测,指出要合理控制大银鱼的资源量,必须摸清水库能供给大银鱼各生长阶段的饲料生物状况。  相似文献   

12.
籍成杰 《齐鲁渔业》2006,23(7):14-15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平原人造水库19333hm^2(29万亩),其中设计库容1000万m^3水体以上的水库17座。水源均来自黄河,水质良好,无污染。近几年淡水养殖生产发展较快,并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发展水库大银鱼增养殖产业,效益明显,2005年累计获利千万元以上。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大银鱼种群表现出不稳定性,一般生产效应维持1~2年,形成爆发种群后,随之迅速衰退,很难再形成种群。为了探索平原人造水库大银鱼种群生态规律,解决生产中大银鱼种群衰退问题,我们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水库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生态学规律对平原水库大银鱼种群生态学演变特点和变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原人造水库增殖大银鱼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1网具结构 大银鱼刺网的网目根据捕捞对象的个体大小而定。白龟山水库的银鱼刺网每船网由若干片组成,网目15—25mm,多数为20mm,其中25mm网目的刺网用于捕捞12月—翌年元月产卵的大银鱼。现以网衣为20mm的单层刺网为例,作如下介绍。1.1 网底  相似文献   

14.
诸城市水库大银鱼移植技术及效益的研究刘嘉良,谭瑞宏(诸城市水利水产局,262200)[统者按]大银鱼已列入山东省“十大名优高效渔业工程”。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在诸城市水库的移植时间、环境、方法、数量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大银鱼的敌害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水库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大银鱼资源变动的影响,结合水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和增殖水库大银鱼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屋水库于1994年移植大银鱼,1996年产大银鱼10.5t。为保持大银鱼高产和水库综合养鱼的高产高效,在调查摸清水库鱼类资源和饵料生物基础的前提下,采取控制大银鱼种群的合理密度,调整鱼类的种群结构,适度进行网箱养鱼和人工施肥等措施,使大银鱼和鲤科鱼类均取得增产。1997-1998年2年产大银鱼61t,鲤科鱼类350t,收入296万元,每公顷水面年均产鱼465kg,收入3360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银鱼移植技术的推广普及,水库银鱼移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银鱼属小型鱼类,捕捞方法不同于水库内的大型鱼类,因此,不少单位到南方湖泊中学习银鱼的捕捞技术方法。但水库与湖泊相比,具有面积小,库形复杂多变,水较深的特点,应用湖泊银鱼拖网在水库作业,操作麻...  相似文献   

18.
佛寺水库1999~2000年大银鱼单产分别达到38~67.5kg/hm^2,取得了显的经济效益。本对佛寺水库大银鱼的移植效果和人工卵授精工作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影响大银鱼移植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何斌 《齐鲁渔业》2011,(12):42-42
湖南省湘西州自2002年凤凰长潭岗水库银鱼移植首次取得成功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大水面银鱼移植6667hm^2(10万亩),促进了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笔者在对湘西州近几年大水面银鱼移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技术,以供广大养殖户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渔 《海鲜世界》1990,(2):14-14
大银鱼是银鱼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某些大中型浅水湖泊的主要定居性经济鱼类之一.北京地区大中型水库20余万亩,多为山谷型水库,地形复杂,水位变化大,生态条件与南方湖泊有明显差异。大银鱼能否在北京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