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关于加入WTO对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入世对我国森林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我国森林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对该行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主要对策有: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加快企业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市场化进程;创新发展森林旅游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培养引进森林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旅游法规建设,确保旅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建立和强化旅游环境管理体制,实现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我国沙棘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新民  王俊峰 《沙棘》2002,15(2):1-3
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沙棘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加入WTO后我国沙棘产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1)加快制订国家标准,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2)实施名牌战略,促进沙棘产业化结构调整;(3)大力开发沙棘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4)大力推进沙棘良种化进程,建立高标准的原料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环境核算是当今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它已列入联合国《21世纪议程》(1992)和《中国21世纪议程》(1993)优先项目计划。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政策问题,内容包括森林环境资源的定义、概念、分类;森林环境资源评价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森林环境资源补偿的经济政策。其基本论点是:1.森林环境资源再生产是一个商品生产过程,它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均为产品;2.森林环境资源产品应当有相应的价格体系和收费标准,按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入市场,等价交换,3.变单一渠道为多种渠道,建立广泛的森林环境资源经济补偿机制;4.森林环境资源应在加速监测与统计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国家级森林环境资源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体系并与国民经济核算制接轨。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林副产品市场初探张尚武(陕西省林业厅物资公司)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对森林的经营、培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林特、林副产品的品种、数量大幅度增长,广大林农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正在大踏步地奔向小康。林业部提出:现阶段任务是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持续...  相似文献   

5.
面对加入WTO的形势,就如何继续搞好沙棘的产业化,使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医药产品与国际接轨,现对几个政策法规问题进行了探讨:(1)做好种植基地的建设;(2)搞好生产,积极实施GMP的认证;(3)积极研究开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4)遵守WTO的规则和承诺。  相似文献   

6.
森林经营的目的是培育健康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我国的林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我国的森林经营技术相对落后,如何解决我国森林经营的发展问题,是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如何实现森林的科学经营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阜新市地处辽西干旱地区,林林面积3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9%,生态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好转。林业的重心从增加森林面积向提高森林质量,即创造更高的三大效益转移。文章就如何加强森林合理经营进行了探讨。剖析了阜新市森林资源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森林资源现状,提出进行森林资源合理经营的措施:(1)确定森林经营的总思路;(2)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3)对杨树、油松纯林进行分类经营;(4)积极引进和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森林服务市场:现状、潜力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关于中国森林服务市场化的现状和问题, 指出中国的森林流域服务、森林景观游憩服务和森林维护生物多样性服务3个市场已经有较大规模, 且已开始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显示出市场的积极作用; 中国现有森林碳汇交易规模不足1000万美元, 但今后自由交易的潜力很大; 中国的森林农业防护服务主要是政府承办大型项目和政府买单, 其中通过市场化机制提高效率的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9.
世界森林认证的现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赵劼  董珂 《林业科技》2005,30(5):60-62
目前,世界上有多个森林认证体系并存,虽然森林认证面积增长迅速,却分布不均。同时,在森林认证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此外,文章对森林认证体系的可信性、有效性、平等性、成本效益以及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开拓认证产品市场、建立国家认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沙棘加工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敏  张丽 《沙棘》2003,16(1):42-46
从1986年至2003年,我国大规模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沙棘产品开发深度增加,市场开拓广度扩大,沙棘企业发展形成特色,农民增收获得实效。针对当前沙棘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企业规模小,产品质次量少,产品加工开发关键性技术研究经费不足及缺乏市场的系统研究等问题,采取的主要对策:1)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争取各种优惠政策;2)继续大力宣传沙棘及其营养保健作用,提高社会对沙棘产品的认知程度;3)利用沙棘方面的组织机构开拓市场;4)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展沙棘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培育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2010年全球森林碳汇市场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现状, 提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培育的路径选择:加强国际森林碳汇项目推广合作, 推动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 发展一级市场交易, 稳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 立足国内市场, 推动森林碳汇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将自愿减排作为目前发展的优先安排。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何英  张小全  刘云仙 《林业科学》2007,43(7):106-111
概述国内外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分析中国森林生态交易市场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国际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发展迅速,而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起步较晚,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还处在建立和发展阶段,但具有较大的潜力,并且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是森林碳汇交易顺利进行的保证,森林发展空间大,森林固碳能力增长潜力大,开展森林碳汇项目具有许多优势.建议增强公众意识,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规范管理,做好供应方权益保障,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中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To sustain the upland conversion program (UCP) in China after the government compensation expires, we suggest an establishment of a domestic carbon market where forest carbon from the UCP can be traded. Taking southwest China's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e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of switching the UCP to a carbon offset project. The breakeven carbon price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was estimat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carbon pr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e foun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change the UCP to a carbon offset project if the duration is longer than 10 years at a discount rate of 7%, and if the recent bid price (147.2 Yuan.t-1) for Chinese carbon offset project prevails. The feasibility is better for converted land with lower productivity when the project duration is given. For a given site index, the feasibility is lower as pro- ject length is reduced. The results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feasibility will be enhanced as the discount rate increases; however, the changes i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amount of sequestered carbon have in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hoice of sites and project duration.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国际上率先推行林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国家, 评估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政策的有效性。文中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分析了英国林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带来的市场影响。研究表明, 该政策的实施逐步扩大了政府部门的绿色采购市场, 对木材行业影响深远, 大幅提升了森林认证产品市场供给, 但对热带木材供给并未造成较大波动。这为完善我国林产品绿色采购政策、推动森林认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林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首先对温室气体排放市场的形成和特征等做了简要的回顾和描述,并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将迄今为止的森林碳汇市场划分为3个阶段。然后,对阻碍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环境、买方和卖方的相关制约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森林碳汇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开展森林认证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森林经营状况和促进林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作为我国木材产品主要供应基地之一的东北国有林区应该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契机下,抓住机遇,改变现有国有林区普遍出现的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新形势下,东北国有林区如何开展多种经营,并通过森林认证这一市场机制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市场主体角度探析森林碳汇市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杏芝  高建中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117-119,139
森林碳汇市场的主体包括需求者、供给者和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文章从目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森林碳汇市场的主体构成状况,即较高的交易成本,缺乏流动性,不合理的市场竞争3个方面阐述了森林碳汇市场主体对森林碳汇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建立适合市场状况的交易体系,培育国内需求市场,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作用等对我国发展碳汇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中国8个碳交易市场现状分析发现,碳市场价格呈现总体偏低、均衡性差、稳定性弱的特征;剖析中国碳价形成机制表明,碳政策缺失或过于宽松、林业碳汇抵消占比过低、经济过度依赖高能耗产业及环保投入不足等是形成目前碳价特征的关键原因,可为中国统一碳市场、完善价格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8个试点碳市场自正式交易至2019年3月1日的碳配额交易数据,通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碳市场的匹配深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碳市场兼容性及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所有碳市场中,两两碳市场衔接有46%的碳市场不能实现匹配,另有超过53%的碳市场能实现匹配,其中超过93%的碳市场匹配深度介于49%~53%;深圳和福建碳市场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其中深圳碳市场的不同交易类型兼容性差异较大,造成不同兼容性的原因可能与配额分配方案和抵消机制等制度、管理机构、法律法规的区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竹子作为一种低碳、易再生、气候智能型、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双碳”目标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展竹林认证成为确保世界竹产品贸易可持续的必然趋势。文章概述了全球竹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国际竹林认证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涉及认证标准、市场需求、不同认证体系间的互认、认证成本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竹资源分布和竹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开展竹林认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