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曾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当了10年知青。现在,时常有年轻的朋友问我,你在农场生活时是不是很苦?我笑了,因为很自然地想到了当年的一句流行语:“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农场工作生活确实是遇到了很多在下放前意想不到的困难。择其要者,我把它概括为“三难”。  相似文献   

2.
《百姓》2003,(9)
18年前,还是高中生的鲍比·盖拉多特为了每次50美元的报酬曾在5年之内先后捐精200余次。一对不育夫妇得到了鲍比的精子,并成功生下小女孩卡蒂。18年后,卡蒂已经长成婷婷玉立的少女,可令人尴尬的是,她终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并下决心开始苦苦寻觅自己的亲身“父亲”! 由于捐精者身份大多被严格保密,凭着当年仅有的一丝线索,卡蒂果真能如愿找到“父亲”鲍比吗?而鲍比又愿意与她这个从未谋面的“女儿”相认吗?近日,美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大湖乡政府积极推广“三苦”基地(苦笋、苦桔、苦菜),其中以“苦笋”种植面积最多,本文阐述苦笋的特征和价值,分析大湖乡苦笋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百姓》2002,(11)
一天,做饭的保姆眼角肿很高,青黑色的淤血流溢着苦痛。“丈夫打的”。她泪水在她的脸上无声地流淌。“他一喝酒就打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都麻木了。”“告他?会打的更厉害。离婚?其实他是个好人。不打我的时候,对我很好。”凶残的心灵,贴着善良的标签。丑恶的本性,披着美丽的外衣。“好人”才更具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黄莲菊花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NAA对菊花插穗进行处理,研究适合黄莲菊花扦插繁殖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最佳NAA浓度为1000mg/L。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1,(5):44-45
曾经一个叫马诺的女孩在一个名叫《非诚勿扰》的节目中宣布:“宁在宝马车上苦,不在自行车上笑”。后着实在网上挨了不少板砖。她被批迅速蹿红后很久,终等来了知音——北师大教授董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高螃望天田水稻秧苗迟栽、小麦迟播低产少收问题,特进行“黄莲白-大蒜-辣椒-花生”分带轮作栽培。每亩可获得产值1.2万元的好效益。其栽培技术如下: 1、标准留行水稻收获后,稻田按照334厘米划厢对半分带种植。甲带:先种黄莲白→收获后种绿肥或养地→翻春后深挖抗土→施足底肥栽辣椒→收获后栽大蒜。乙带:栽大蒜→收获后栽花生→再栽黄莲白。  相似文献   

8.
字丽花于1996年从洱源县团结乡嫁至漾濞县双涧村民小组。“吃粮靠种田,用钱卖香油”,这是十几年来对双涧村民的真实写照。字丽花到双涧后勤劳、务实种地,上有老下有小。一年苦到头只能吃个半饱的生活一直煎熬着她,她始终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不能致富。1998年,八届乡妇联发出“全乡妇女行动起来,为彝乡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作出应有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号召后,字丽花认识到了农村妇女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穷则思变,她终于开了“窍”。她想:双涧每逢星期二为街天,除街天外,无人卖菜蔬,过……  相似文献   

9.
农谚夸农妇     
农家谚语丰富多彩,农妇勤劳节俭、聪慧能干、热情泼辣、尊老爱幼的美德,在农谚中尽现无遗,光彩照人。农妇勤劳节俭的德行世人称道:“勤耕苦作般般有,好吃懒做样样无。”“天冷不冻织女手,饥荒不饿苦耕人。”她们不仅勤劳,而且精打细算:“算计多来安排巧,细水长流餐餐饱。”因此衣食往行非常节俭:“一天省一把,一年买匹马。”“一顿省一口,一月聚一斗。”农妇不仅勤俭持家,还精通农活,是种田的好手:“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粮。”“姑娘怕误女婿,庄稼怕误季节。”“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她…  相似文献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如今在山西省襄汾县南小张村村委主任李平娃这里有了新的涵义,即“以村民之苦而苦,以村民之乐而乐”。  相似文献   

11.
可怜的母爱     
袁理 《百姓》2007,(12):54-56
一位身世悲苦的中年离异妇女,在女儿身上倾注了所有的身心和汗水。为了女儿,她甚至不惜以结婚的名义盗窃、诈骗别人的钱财。11月4日,西昌市喜德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盗窃、诈骗案。  相似文献   

12.
那一年早春,天特别冷,阿婆像往常一样,在坟地里捡了一堆乱柴,捆好准备回家。猛一抬头,看见远处坟堆边有一点红,她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使劲擦擦眼,没错,是一点红。阿婆走近一看,竟是个用破被子裹起来的婴儿。阿婆捡了弃婴的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村委会主任也说:“你是五保户,拖着个小孩怎么养?还是不要管闲事的好。”阿婆却紧紧地搂着女婴:“好歹是条命,我不要五保,也要养她……”拗不过阿婆,小小的乡村就这样接纳了我,阿婆请学堂先生给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燕子”,意为春天里飞来的小燕子。清贫的日子苦…  相似文献   

13.
<正>同样享受原产地保护,五常大米却与法国香槟身世迥异,判若云泥,其中差距或许更值得深思哈尔滨的家庭主妇林女士最近很烦恼:她以前习惯在街上随处可见的"专卖店"或者超市买名牌大米——五常大米,但懂行的人告诉她,她买的五常大米相当一部分都是假冒的。记者调查发现,五常大米  相似文献   

14.
梅娘的小说带有自传性色彩,她从自己的身世出发,从思念生母之情和生为人母之心,并进一步从自身延伸出去,关注、同情身处沦陷区女性,为思考女性的命运而呐喊。并试图为女性找寻挣脱不幸命运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其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到了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的佛教真谛,并吸取禅宗的思想,消解了痛苦,超越了痛苦。他的诗歌不是对佛理的简单演绎,而是他用自己的大智大慧达到‘空”的真实写照。本文试图从李商隐的身世入手解析诗人在精神实质上与佛家义理的契合,以及诗人如何感悟无常幻灭的痛苦和如何超越这种二元观念,最终达到 坐忘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禅悟境界。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13,(1):32-32
6年前曾搭乘我国第一颗专业航育种卫星“实践八号”飞往太空的大麦种子,已经在上海市农科院的大麦试验田繁育出我国首个“太空大麦”新品种——“空诱啤麦1号”。“太空身世”确实让它们与众不同:产量高、抗逆性强、酿造啤酒的品质可与进口啤麦试比高。  相似文献   

17.
悲喜领头羊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做“头”固然有做“头”的兴奋,自然也有做“头”的苦处。所谓“拉车人不知坐车人的苦,坐车人不知拉车人的甜”,本期我们请了几位新兴行业的领头者,分析他们所在行业的经营,探讨行业的发展方向,总结项目经营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那一年,她几乎对生活丧失了信心。父亲外出摔折了腿,看病、吃饭、穿衣、弟弟上学都需要用钱。18岁的她开起了出租车,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苦与累必须咬牙承担下来,因为她知道一旦她顶不住了,家也就可能在一瞬间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19.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旬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今年春节记者回老家豫东农村发现,原来对教育几近痴迷的乡亲对孩子是否上大学犹疑不定,“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20.
福建历史名茶的民间传说福建省福安市茶业局吴家阔整理铁罗汉武夷山四大名的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都出于武夷山种种的神话传说,唯有铁罗汉有资可稽。据《闽产录异》栽:“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可见在宋代时期就出了名气,至今已近千年的历史了。“铁罗汉”的身世来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