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西县位于凉山州北部,全县有27个乡(镇)种植水稻。2007年8月上旬,水稻稻飞虱全面爆发,发生面积广,来势猛,危害重。越西县农业局迅速组织农户进行防治,很好地控制了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确保了水稻丰收。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飞虱自1999年发生以来,不同程度地在吴忠市间歇发生为害,引起水稻减产和品质降低。据测定.稻飞虱吸汁为害可造成千粒重下降10.5%~20.7%。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m2,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m2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4.
稻飞虱是生产上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飞虱科,俗名火蜢子、厌虫等,稻飞虱种类有许多,但对水稻造成比较严重为害的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个种类,稻飞虱能为害所有的水稻品种。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稻飞虱能迅速繁殖,对水稻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如果有稻飞虱发生,一般造成水稻生产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到40%~60%,甚至绝收。文章介绍了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是芜湖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的害虫之一,该文通过总结2016年稻飞虱在芜湖市的发生为害情况及田间种群数量的消长动态,探索出稻飞虱在芜湖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结合2016年芜湖市气象条件分析,认为2016年稻飞虱在芜湖市中等发生,与芜湖市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稻飞虱的田间种群消长与温度、湿度和降雨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甬优6号等8个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及其耐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甬优6号等8个水稻品种稻飞虱发生情况调查,明确品种特性影响稻飞虱发生数量、增量倍数、药剂防治效果,甬优6号、丰优54水稻品种耐害性较强;针对单季稻受稻飞虱为害期长的特点,提出选择同一或耐害性强的品种种植,选择高效、长效防治农药品种,以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  相似文献   

7.
<正>7、8月份是天津市二化螟、稻飞虱、玉米螟、粘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做好这几种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天津市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的关键。(1)二化螟。二化螟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可采用释放稻螟赤眼蜂、挂放性诱剂、喷施BT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绿色防控,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大米的作用。(2)稻飞虱。天津市稻飞虱以灰飞虱为害为主,可造成水稻大面积枯萎死亡。防治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在福建省原是局部间歇性发生为害的次要害虫。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的改制,品种的更换,密植程度的提高,水肥条件的改善,以及连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降低了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致使其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水稻常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福建省稻飞虱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7年为特大发生年,发生面积达100万hm2(次),创历史新高,占水稻病虫发生面积的三分之一。1 2007年早季稻飞虱发生特点2007年福建省双季早稻种植面积29·3万hm2,单季稻种植面积44·3万hm2,与2006年相当;至8月上旬稻飞虱发生面积达73·3万hm2(次),较2006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9.
为做好水稻重大病虫抗药性监测治理工作,提高科学用药水平,2011年我们承担了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飞及发生为害的基本情况调查,并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组合用药示范、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示范,以期对2012年植保工作提供指导。1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调查1.1稻飞虱发生面积达50.616万hm2,属偏重发生。受春季连续低温天气影响,2011年南部稻区育秧移栽节令比往年推迟10d左右,各市、县灯下监测稻飞虱始见期普遍推迟5~34d,水稻生育前期田间稻飞虱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2种迁飞性害虫,加强防治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来源、发生为害及难防治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减少为害程度,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景东县稻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东县水稻主产区稻飞虱发生情况的监测、调查及防治,对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特点、规律及发生原因进行初步观察、研究、分析,提出景东县稻飞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海南文昌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娇  陈辉 《农技服务》2007,24(10):48-48,84
针对文昌地区近年来水稻稻飞虱发生严重为害的情况,调查了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并从虫源、气候、品种、肥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稻飞虱成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25%阿克泰WG控制早稻稻飞虱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阿克泰为控制稻飞虱为害的新型药剂。早稻田间稻飞虱中等发生时,在水稻孕穗末期每667 m2用药2 g,即可控制早稻后期稻飞虱为害。  相似文献   

14.
水稻作为文山州大春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5. 33万hm~2左右。本文针对文山州稻飞虱为害的发生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总结了稻飞虱为害发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项习君 《农技服务》2011,28(6):795+891-795,891
阐述了水稻稻飞虱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姚欣 《新农业》2007,(5):44-44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辽宁有加重趋势,好比水稻上的癌症、非典,染病植株无特效药可治,严重影响产量,甚至颗粒无收.该病是病毒引起,由灰飞虱传播,不仅为害水稻,也可为害小麦.2006年沈阳市稻飞虱发生面积较大,水稻条纹叶枯病也发生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对沧源勐董水稻稻飞虱的越冬虫源、田间发生及大面积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初步摸清稻飞虱田间发生代数、主害代种类、发生高峰及为害规律,提出预测预报的依据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文昌地区近年水稻稻飞虱发生为害严重的情况,调查摸清稻飞虱的发生规律,从虫源、气候、品种、肥水管理等方面分析稻飞虱成灾发生的原因,在防治上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稻飞虱是影响大竹县水稻产量的主要害虫,通过对近些年稻飞虱为害状况的分析,对稻飞虱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治理飞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选取稻飞虱为害后水稻叶片的有效特征波段,用于从大量成像光谱数据中快速识别和分类稻飞虱为害后的水稻叶片。[方法]实验采用多光谱成像系统对400-720 nm波段范围,每隔5 nm的稻飞虱为害后的水稻叶片进行多光谱成像。[结果]根据波段指数原理,计算得出波段515,510,710,555,630,535,505,530和595 nm具有较理想的波段指数值,这些波段信息量丰富、相关性小;实验通过两种分类方法分别对稻飞虱为害后的水稻叶片的分类精度予以计算,得出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分类精度均大于90.00%。[结论]这些选取的波段可以作为稻飞虱为害后水稻叶片的有效特征波段,可以用于从大范围农作物中快速识别和分类水稻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