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稻田进行泥鳅繁育及养殖,并将鳅苗养成商品鳅,旨在探讨稻田养殖泥鳅的可行性。经421 d试验,养成10 g以上成鳅380kg,仔鳅2万尾,折合收入29.4万元/hm2,利润11.38万元/hm2。  相似文献   

2.
赣榆县从2001年开始规模养殖泥鳅,经过7年的发展,2008年全县养殖面积达2.1万亩,年产商品鳅约4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成品鳅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0%,被誉为远近闻名的“泥鳅之乡”。  相似文献   

3.
在面积为0.67 hm2的稻田中,2014年4月投放外购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odatus)苗种176 kg,至2014年8月起捕商品泥鳅547 kg,平均利润22 618元/hm2;2014年8月从原稻田养殖的商品泥鳅中选留18 kg,进行稻田原位秋季繁殖鳅苗,共获鳅苗2.9万尾,总重58 kg,越冬后继续养殖至2015年8月,起捕商品泥鳅554 kg,平均利润32 767元/hm2。结果表明,稻田原位秋季繁殖鳅苗模式优于泥鳅购苗养殖模式,操作简便,省去了苗种购买费用,仅增加了催产药品费和孵化用具费用计860元,养殖商品泥鳅经济效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丰硕 《新农村》2000,(12):14-14
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由于泥鳅钻泥松土、吃除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稻田养泥鳅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促进水稻增产,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 1.鳅种培育鳅苗在育苗池强化培育30天后,体长达3~5厘  相似文献   

5.
"1条母鳅用新技术繁殖1季,可产15公斤商品鳅,按市场最低价每公斤30元算,就有450元收入,比干什么都强!"2011年9月5日,浏阳市双江口养殖合作社社长、23岁青年农民李永贤指着满是泥鳅追逐嬉戏的4000平方米水塘,满脸笑开  相似文献   

6.
水下养泥鳅.水面种蕹菜.这种立体种养模式在四川省简阳市民房渔业专业合作社获得了成功。667平方米(1亩)鳅塘至少产泥鳅2000公斤、蕹菜5000公斤,纯利润高达3万元。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对养殖泥鳅很感兴趣,想在自家庭院养殖,请告诉泥鳅的市场前景,详细的养殖技术,谢谢 ! 丰城市孙渡乡邹家村李欢 李欢农友:   现将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泥鳅,俗称鳅鱼,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被称为水中珍品。产品畅销国内,亦销往日本、韩国。泥鳅已成为农民喜爱养殖的对象。   泥鳅,食性杂,适应能力强,人工养殖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在土池、稻田和庭院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产泥鳅 3- 5公斤,利润 10元以上。   一、人工繁殖技术   (一 )亲鳅的培育   1.亲鳅的选择:选…  相似文献   

8.
泸县海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藕鳅立体种养面积1000050m~2,莲藕产量940kg/667m~2,套养台湾鳗鳅760kg/667m~2,藕池套养的泥鳅品质好价格可高于普通泥鳅4~6元/kg,平均增收5000元/667m~2,藕增产、鳅增收效益显著。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泥鳅有“水中人参”之美称,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稻田养鳅、鳅稻共生可谓一举多得。河南省范县地处黄河滩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利用稻田和废弃坑塘放养野生泥鳅苗,每年养殖的1000多吨小泥鳅全部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超千万元。图为范县陈庄乡胡屯村村  相似文献   

10.
张诚  张晓玲 《新农村》2007,(5):21-21
泥鳅营养丰富,素有“动物人参”之称,人工养殖前景看好。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苗种繁殖(1)亲鳅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鳅4~9月分批产卵。人工繁殖鳅苗水温宜在22℃左右,选择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较多的个体作亲鳅。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里下河地区邵伯湖水域的泥鳅为研究对象,探究泥鳅自然繁殖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结果表明:雌鳅性成熟系数在3~5月之间逐渐增加,6月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泥鳅主要繁殖期为4~9月,最佳繁殖期为5~6月;雌鳅规格越大其怀卵量越高,雌鳅体重大于30g时,其绝对怀卵量大于1万粒·尾~(-1),相对怀卵量大于400粒·尾~(-1);在水温21.5~25.5℃时,雌雄比例为1∶(1.2~1.5),雌鳅每尾注射催产剂用量为125 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0.3μg促黄体素释放性腺激素(LRH-A2)+0.2mg马来酸地欧酮(DOM),雄鳅剂量减半;注射催产剂后12~15h,亲鳅达到效应时间开始产卵,产卵后平均受精率为85.54%,孵化率为64.86%,催产122尾雌鳅共收获约32万尾仔鳅;初孵仔鳅全长约2mm,苗种培育30~45d后,鳅苗体长可达3~5cm,此时可进行分塘饲养或苗种销售。通过研究泥鳅的自然繁殖特性,突破其人工繁殖技术,为泥鳅规模化人工繁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田藕套养泥鳅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田藕套养泥鳅模式与常规单作田藕的产量效益情况,提出了柯桥区田藕套养泥鳅模式的技术要点。研究表明,藕 鳅套养增加泥鳅产量1 0425 kg·hm-2,产值6672万元·hm-2,净收入41295万元·hm-2,且减少了肥药用量,提升了产品质量,为土地、水资源有效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唐俊  杨明举  蒋晓红  张竹青 《农技服务》2009,26(6):103-104,127
介绍了泥鳅的生活习性,并从养殖池的建造、苗种繁殖、苗种培养、鳅种的饲养管理、成鳅养殖、鳅病防治和成鳅捕捞等方面总结了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长沙县福临镇古华山村的彭卫,曾是一位养猪大户,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退出生猪养殖,选择养殖泥鳅。仅1年时间,占地1.33公顷的泥鳅养殖已经颇具规模。他以每条25元的价格从湖北购进种鳅并学习了3个月孵化技术。泥  相似文献   

16.
眼科急诊     
一、造养鳅池 养鳅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垂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以防泥鳅逃跑。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泥鳅苗不能逃跑为度;池底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里的稀泥各一半混合好的泥土,并做一部分带斜坡的小土包。土包掺入带草的牛粪,土包上可以种点水草,作为泥鳅的基本饲料和活动场地。在排水口处底部挖一鱼坑,坑深30-40厘米,大小为养鳅池的1/20,以便泥鳅避暑和捕捉。养鳅池建好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放水投放泥鳅苗。  相似文献   

17.
盘锦市农林牧技术服务中心、盘锦市土肥工作站和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将稻田养河蟹和稻田养泥鳅两个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成“稻-蟹-鳅生态农业”。在不增加稻田养蟹投喂饵料的情况下增收一部分泥鳅.提高了生态系统饵料转化率和生态效益。亩产无公害水稻609公斤.无公害河蟹31.6公斤.无公害泥鳅9.7公斤.实现了稻,蟹.鳅“三丰收”。比单作稻田增加利润464元.比稻-蟹田亩增.加利润68元。  相似文献   

18.
邹聪 《农家顾问》2014,(5):52-52
<正>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台湾龙鳅在水产领域异军突起,因为其优良的特性,深受养殖户热捧,成为本土泥鳅良好的替代品种。台湾龙鳅主要有以下特点:1.个体大、用途广本土泥鳅因个体小而影响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利用,多作为烹饪材料;台湾龙鳅相  相似文献   

19.
从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池塘曝晒和消毒、鳅苗入池、成鳅的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总结了泥鳅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泥鳅为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佳品,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生泥鳅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养殖泥鳅前景广阔。2015年,我们选择福建省浦城县文瑞养殖专业合作社泥鳅养殖基地的两口面积均为3亩的池塘进行对比试验,1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开口苗直接养成鳅;2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寸苗,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1号塘口亩收益3.33万元,成活率40.8%;2号塘口亩收益3.35万元,成活率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