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巩志 《农业考古》2003,(4):307-308
清朝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是继宋徽宗赵佶以后的又一位嗜茶、爱茶、咏茶的皇帝 ,他写了 30 0多首茶诗 ,收集在《御制诗》初集———五集里 ,仅《中国茶文化经典》就收集了近2 0 0首。嘉庆元年 ( 1 796 ) ,弘历禅位给皇太子禺页琰 (仁宗 ) ,自称太上皇。他的禅位意愿在朝堂提出 ,有的老臣进谏 :“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历戏答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虽是随口戏言 ,足见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茶癖的茶瘾君王。乾隆在位期间 ,曾七次下江南 ,写有《焙茶坞》诗和题唐伯虎《品茶图》、文征明《茶具图》等诗 ,对古代茶事无不涉及。到过杭州狮峰…  相似文献   

2.
香茗咏     
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犹如一盏馥郁芳香的美酒,饮后,余香留口,令人神怡。无怪乎唐代诗人元稹在咏茶《七宗诗》中记及:“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憎家。……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我国是“世界茶祖”之国,饮茶历史悠久。名人与茶、茶与诗、茶与酒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是诗的盛世,又是茶叶兴盛发展的时期。唐代陆羽,被后人尊称“茶神”,他在江西上饶北居山植茶树,自号“茶山御史”,山上有一泉,名“陆羽泉”。他精于茶道,历时十个春秋。为了研究茶树的种植,采摘、焙制和品茗,他曾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为撰写世界上第一部仕人的茶叶专著《茶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阳  相似文献   

3.
丁文 《农业考古》2003,(4):209-220
关于陆羽的功绩,历史上早有定评。毫无疑义,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他以7211字的《茶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茶学界的崇高地位,赢得了“茶神”、“茶圣”、“茶仙”之类的美誉,——这一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此外,他还被人称作是“诗人”、“书法家”、“方志家”、“地理学家”、“谱牒学家”等等,人们不管那一顶顶桂冠戴  相似文献   

4.
杭州泉话     
杭州是名茶之乡,俗话说,“好茶需好水”。这是因为茶与水的关系至深,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质,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尤其是古代文人雅士更是对佳水孜孜以求。古人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就是认为“清轻甘洁”的泉水最宜泡茶。作为“茶都”的杭州,同样名泉荟萃,宜茶之水很多。宋人耐德翁在《都城纪胜》书中说:从五代吴…  相似文献   

5.
七代居台在拙作“名人与茶”专题中,曾介绍过被誉为“千古一范”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和他的咏茶名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令笔者感到惊喜的是,在一九九0年十月下旬举办的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碰到了这位古代先贤的二十九世孙台湾茶艺界著名人士范增平。他是以台湾茶文化学会理事长、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前来参加大会的。  相似文献   

6.
到杭州《湖畔居》茶楼喝杯“虎跑水,龙井茶”,花了一百多元!值。我没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但他给《湖畔居》的题词:“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是大家风范,其言不虚。登楼品茶,窗轩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莫怪古人都想把西湖比成或浓妆、或淡抹的人间美女西施呢!后来的人,如果在《湖畔居》品完茶,也想把西湖比美人儿,就得从天上找个仙女作比才是!  相似文献   

7.
朱乃良 《农业考古》2003,(2):201-204
我曾写过《试析陆羽研究中几个有异议的问题》 ,讲了 5点。现再谈几点 ,以求教于诸茶友方家。一、陆羽“未提建茶”吗 ?古人曾怪陆羽“不第建安之品” ,如今又有人说陆羽“未提建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北宋福建人蔡襄(10 12 - 10 6 7年 )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时 ,始向朝廷进贡建安“上品龙茶” ,并在奏章中说“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这是所谓陆羽“不第建品”的最早记录。蔡襄的话虽然含有责怪之意 ,但他讲的是事实。因为《茶经》确实只提到建茶 ,而没有对其评定等次。2 0多年后 ,同是福建人的黄儒对陆羽为什么不第建品说了公道话。…  相似文献   

8.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什都把茶叶称为茶米。为什么叫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显得同样的重要。早在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在《义茶法》中就说:“夫茶之为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顾元庆在《茶谱》中则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陈藏器《本草拾遗》又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  相似文献   

9.
“哇!这么多茶书,不会有重复吗?”“大部分相同的,只是大同小异而已!”这是2004年8月15日上午,在杭州高级茶艺师袁勤迹女士府上,袁女士与慕名到访的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儒商储吉旺的开场对白。头天下午,笔者与储总刚在浙江电视台卫星台录完《天下浙商》访谈节目,看到写过多首家乡茶诗、业务繁忙的储总难得有闲暇,笔者约他同去袁女士家喝茶,也让这位年逾六旬的“工作狂”轻松一下。看到袁女士家中满架的茶书,储总就随口提出了开头的问题。想想自己书柜里的数十本茶书,确如袁女士所说。十多年来,拙著《名人茶事》的资料就曾被诸多人士…  相似文献   

10.
大约是在 1 995年底吧 ,杭州的阮浩耕先生如期给我寄来他主编的冬季号《茶博览》杂志 ,我翻了一下目录 ,发现这一期有邓云乡先生的一篇文章 ,题为《茶梦》。一下子我就来了兴趣 ,因为邓公前不久曾来深圳小住 ,我与他曾有数日盘桓之幸 ,谈诗论文 ,品茗怀旧 ,何乐如之 ?如今见到他的谈茶小品 ,自然要先睹为快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在邓公的文章题目下面 ,编辑配发了一张作者近影 ,竟是邓先生与我的合影 ,背后的墙上则是我题写的一块木匾 :“茶禅一味”。这张照片 ,正是此前邓先生在我家作客时所拍 ,我洗印出来之后给他寄到上海的。没想到 ,现…  相似文献   

11.
三、余杭文保单位———“余杭双溪陆羽泉”“茶圣陆羽著茶经其地”的“余杭双溪陆羽泉” ,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传承千年余杭双溪十景之首景。《中国茶叶》1982年第 2期王家斌、沈根荣的文章中披露孙绍祖先生的《晚窗余韵钞略》 ,此书中民国余杭双溪孙绍祖老人 ,缅怀陆羽在余杭著《茶经》的“苎泉怀古”诗有五首之多 ,见证了“陆羽泉”在民国时期 192 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前后“游人玩赏忆先贤” ,到抗战时期“古迹荒凉多感慨” ,“陆羽隐居苕著茶经其地”从盛到衰 ,逐渐败落 ,以致被人遗忘的全过程。只是由于战乱 ,孙绍祖先生《晚窗余韵钞略…  相似文献   

12.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2):237-237
茶人 ,这一今天看来带有茶香雅气的称号 ,在唐代仅用来称呼茶农。如《茶经·二之具》中有 :“ ,……茶人负以采茶也。”皮日休、陆龟蒙写的《茶人》诗 ,指的也是采茶人。往后 ,茶人概念扩大了 ,泛指茶业、茶学、茶文化工作者和爱茶人。据老茶人冯和法回忆 :抗日时期 ,由吴觉农领导的浙江茶叶改良场的同人出版过《茶人》刊物 ,那时他们一面在浙东茶区搞茶叶科研、生产 ,一面宣传组织抗日斗争。“茶人”更有了进步爱国者的涵义。改革开放后 ,茶文化得到复兴 ,杭州庄晚芳先生建议提倡“廉、美、和、敬”中国茶德。使“精行俭德”之茶人家风得…  相似文献   

13.
沙宣  刘军芳 《农业考古》2007,(5):147-153
浅吟低唱寄茶诗“茶引文人思”。古往今来,很少有文人不喜欢茶的,从写《茶经》的陆羽,到诗仙李白,再到近代文豪鲁迅、诗画大家齐白石等等都嗜茶。他们喝茶、咏茶,与墨结缘,在品茶中生发灵感、体会情思并得到一种清雅脱俗的精神寄托,由此留下了大量诗词画作。然而,最早的古字中并无“茶”一字,而是以“荼”代作今日之“茶”字。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大量的古代诗词中寻到“荼”的踪影。茶诗最早出现于《诗经》,“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周原朊朊,堇荼如饴”(《大雅.绵》)等等,这些可谓是最早的茶诗了。从中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一、让丁聪编画册王震将军不会绘画,也不懂绘画,但却喜欢画,更器重绘画人才。丁聪原是《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著名漫画家。他的漫画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发人深思。1957年反右斗争时,他正在国外访问,对反右斗争的严重性、复杂性一无所知,缺乏体会。回国后,反右斗争高潮已经过去,各单位都  相似文献   

15.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来湘西讲学、写生。我从庐山回到长沙,在岳麓山下的枫林宾馆见到了他。方成,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从小喜欢画画,上中学时画过讽刺日本侵略者的漫画。1936年7月,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喜爱打球、游泳、唱歌、演戏、办壁报、画漫画。毕业后进入我国民族资本私营工业的第一个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任助理研究员。但他首先助理的不是化学研究,而是科普展览,以后又在四川乐山、自流井(现属自贡市)、成都和重庆办过漫画展览。他结识过著名爱国实业家李烛尘,为被毛泽东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范旭东、科学家侯德榜、美学家朱光潜以及冯玉样将军画过速写像。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看到上海报纸登载许多漫画,便激起改行从事漫画的心情,想用生花妙笔打天下。1946年,他  相似文献   

16.
“神农得茶解毒”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得茶解毒”考补赵天相茶文化复兴之当今,神农得茶解毒之传说自然又被广为引用和传诵。为此又诱发了一些人的考证兴趣,也引发起某些争论,其中可以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一文为代表(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1年第2期)。他查阅引用了好多...  相似文献   

17.
论“茶道”     
论“茶道”日本茶汤文化研究学会仓泽行洋公元八世纪,中国的陆羽在研究整理了至那时为止的茶文化诸事的基础上,加之他自己独特的创意,开创出了一种崭新的茶法。并且,他写下了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对于陆羽的独特的茶法,其同时代的人把她称之为“茶道”...  相似文献   

18.
茶圣陆羽在余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清源 《农业考古》2002,8(2):25-27
唐代茶圣陆羽(733—804年),其足迹遍及全国32州的茶叶产区,经多年的认真考察,写出了《茶经》三卷,《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故后人称奉他为“茶圣”、“茶仙”、“茶神”。……  相似文献   

19.
茶,是一种文明康乐饮料,它源于中国,风靡世界。绍兴是江南著名的茶乡,据考证,早在东周时代,这里的会稽山区就已开始种植茶叶。到了唐宋时代,绍兴茶叶被列为贡品,誉满朝野。“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中,品评浙东所产的茶叶为“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同时代的高僧释皎然也在他的《饮茶歌》中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写得更具体:“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日铸茶芽纤白而长,其绝品至二三寸,不过十数株。余虽未逮,亦非他产可望。味甘软而永,多啜宜人,无停滞酸噎之患。”  相似文献   

20.
朱权与《茶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汉宣帝时的《僮约赋》是首次提及茶事的一部书,唐代陆羽的《茶经》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亦是唐代文化在茶事上的体现。自此,谈茶论茗之书数见不鲜,略约粗算就可达一百余种。在这众多的茶书中,明代一位王室贵胄撰写的《茶谱》还是少为人知。《茶谱》,明初宁献王朱权所著。朱权生于明洪武年间,薨于正统年间(1378年—1448年),谥宁献王。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他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燕王起兵后,由于政治原因,迫将朱权从原封的河北会州(今热河平泉县南),改封到远离京畿的江西南昌。创巨痛深之余,他为求清静和韬晦,于南昌郊外“构精庐一区,鼓琴读书其间”。朱权晚年信奉道教后,更是“托志翀举”,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