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临夏县位于甘肃中西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海拔1 735~4 636 m,年降水量625.6 mm,年日照时数2 030.5 h,年均气温7.3℃,无霜期150 d左右。马铃薯是临夏县三大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 159.0 hm2,总产量7万t左右。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掘马铃薯的增产潜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4.
5.
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整地时深翻20㎝~25㎝,细整细耙,使土壤达到深、松、平、净的要求。二、施足基肥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的基肥要一次性施入,肥料以农家肥 相似文献
6.
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以平畦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平畦覆膜、全膜双垄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半膜沟垄垄播、半膜沟垄沟播等5种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马铃薯的生长先降低后升高,而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土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活性均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而全膜双垄沟播方式下土壤脲活性在播种期显著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但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表明不同沟垄覆膜栽培模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栽培的土壤酶活性优于其他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8.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是在地膜马铃薯栽培的基础上借鉴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发展演变出的栽培技术,是在半膜增温保墒的基础上增加了集雨功能,全覆盖后保墒功能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环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以干旱著称,“十年九旱”、“雨贵如油”是其干旱少雨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2006年环县引进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并在玉米等作物上开展技术示范,当年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这项技术就以每年2万hm^2左右的推广应用速度在全县山、川、塬迅速发展,且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该技术应用的作物也由玉米扩展到马铃薯、向日葵、谷子、高粱、大豆等。 相似文献
10.
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乐都县下营藏族乡干旱山区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选茬整地、科学施肥、起垄覆膜、选择良种、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选茬整地、合理施肥、起垄覆膜、精选品种、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清除废膜几方面介绍了临洮县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干旱山区马铃薯栽培,在秋季采用起双垄(大垄宽70厘米,小垄宽40厘米),春季解冻后,全膜覆盖的办法,其储水量比播前半膜平铺每667平方米增加33.5立方水,解决了干旱山区马铃薯增产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双层地膜覆盖免培土栽培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本报告详细分析了马铃薯双膜覆盖免培土技术研发项目所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概括了研究项目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或工艺流程以及项目所能够达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6.
从整地、起垄覆膜、播种、收获等技术环节对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类似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的优势,并从选地及起垄覆膜、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以期为马铃薯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有效地降低干旱气候对生产的限制,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半干旱区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地豆高效栽培技术,重点从经济效益、地豆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全膜双垄集雨栽培技术就是在田间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垄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自然降水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幅度提高了降水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使农田降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全膜覆盖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含量稳定,为土壤微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从而加速 相似文献
20.
从选地划行、起垄覆膜、土壤处理、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大通地区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