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不同收获期扭黄茅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4个不同收获时期的扭黄茅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设置了6个萌发温度、5个干旱胁迫强度,分别测定了不同收获时期扭黄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扭黄茅花期长,不同收获期的种子发芽率存在差异。同一生育期,以4月收获的扭黄茅种子活力为好。不同温度和PEG胁迫强度处理下,扭黄茅种子均在2~5d萌发。40℃时,常温条件下贮藏一年的种子比新收获的同期种子对高温的忍受能力强。-6Pa时,常温条件下贮藏一年的种子对干旱有较好的忍耐性。  相似文献   

2.
模拟干旱胁迫下镁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6000(100,200,300g/L)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镁溶液(0.2,0.4,0.6,0.8g/L)浸种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及根鲜重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在种子萌发阶段,轻度干旱胁迫(PEG=100g/L)下,硫酸镁浸种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促进作用不明显,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中度干旱胁迫(PEG=200g/L)下,0.6g/L的镁使得高羊茅种子的萌发相对最佳,其发芽等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重度干旱胁迫下(PEG=300g/L),0.4g/L镁处理明显的促进了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其发芽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当镁浓度是0.8g/L时,则抑制了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在幼苗的生长前期,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胁迫下,0.6g/L镁处理对高羊茅的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及根鲜重等生长指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重度干旱胁迫下,0.4g/L和0.6g/L的镁处理使其生长指标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小花棘豆水浸液对南疆常用的两种禾本科牧草高羊茅和鸭茅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了小花棘豆水浸液对这两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用自然阴干的小花棘豆花、叶和茎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浸液,然后置于培养皿滤纸床发芽,研究小花棘豆不同部位的水浸液对高羊茅和鸭茅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水浸液显著抑制高羊茅和鸭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胚根长。花、叶水浸液对高羊茅胚芽生长无显著影响。低浓度(0.025g/mL)的茎和叶水浸液有促进鸭茅胚芽生长作用,而高浓度花和茎水浸液却抑制其胚芽生长。综合效应(M)显示,小花棘豆花的化感效应最强,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抑制从强到弱排序为花茎叶,对鸭茅种子萌发的抑制顺序是花叶茎。最后得出小花棘豆水浸液对高羊茅化感效应(M1=-0.50)强于鸭茅(M1=-0.38)。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PEG溶液的互作胁迫来模拟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水温环境,研究了中华羊茅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状况,旨在探究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最适水温条件。结果表明,中华羊茅种子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萌发特性,3种温度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在25℃时达到最高,而在15℃时发芽率最低,说明高温条件有利于中华羊茅种子的萌发。其中在15和20℃条件下, -0.2 MPa水势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浓度水势处理(P<0.05),说明在低温条件下,低浓度的PEG溶液可显著提高中华羊茅种子的活力;而在25℃温度下,其对照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各渗透势处理(P<0.05);表明在较高温度下, PEG对中华羊茅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PEG浓度的增大,各温度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降低,胚芽长、胚根长和根芽比逐渐减小,幼苗含水量以及种子的萌发抗旱指数和活力抗旱指数也不断降低,表明低浓度PEG溶液对中华羊茅种子具有“引发”作用,高浓度PEG溶液则对其种子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浸种对高羊茅在干旱胁迫下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春旭  刘芳芳  赵韦  刘欣  柴琦  刘照辉 《草业科学》2011,28(11):1945-1949
用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浸泡处理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的种子,在PEG 2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纸上发芽法(TP)研究了水杨酸浸种对盆景2000、猎狗5号、红宝石3个高羊茅品种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适宜低浓度水杨酸溶液0.12~1.00 mmol/L浸种可以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促进种子胚芽和胚根的生长,提高高羊茅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而高浓度水杨酸浸种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3.00 mmol/L达到显著抑制水平(P<0.05)。其中,能显著增强高羊茅种子萌发阶段抗旱性的水杨酸最适浓度为0.50 mmol/L。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钠盐胁迫对鸭茅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配置不同浓度(50、100、150、200mmol/L)的氯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对鸭茅种子进行单盐胁迫试验。结果显示,在氯化钠(浓度 100mmol/L)、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硫酸钠胁迫下,种子发芽率、根芽比、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盐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盐胁迫会延迟种子发芽的时间和减缓发芽速度。这表明四种钠盐对鸭茅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排序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此外还发现,在氯化钠(50和100mmol/L)胁迫下,鸭茅根芽比显著高于对照,表明低浓度氯化钠对鸭茅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下禾本科草坪草和牧草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室内培养皿萌发试验,在0和150mmol/L NaCl胁迫下对三个类型草坪草、五个类型牧草的46个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0mmol/L NaCl胁迫下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牧草型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的耐盐性较强;草坪型高羊茅、牧草型苇状羊茅次之;雀麦、鸭茅、翦股颖的耐盐性最差.前7d相对发芽率作为鉴定禾草耐盐性指标较好,并鉴定出部分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下禾本冬草坪草和牧草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室内培养皿萌发试验,在0和150mmol/L NaCl胁迫下对三个类型草坪草、五个类型牧草的46个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0mmol/L NaCl胁迫下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牧草型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的耐盐性较强;草坪型高羊茅、牧草型苇状羊茅次之;雀麦、鸭茅、翦股颖的耐盐性最差。前7d相对发芽率作为鉴定禾草耐盐性指标较好,并鉴定出部分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Zn~(2+)、Mn~(2+)、Fe~(3+)、Pb~(2+)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羊茅(Festuca elata)种子发芽及生长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了Zn~(2+)、Mn~(2+)、Fe~(3+)、Pb~(2+) 4种重金属胁迫下,2种牧草的发芽试验,测定了2种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析了2种牧草种子对重金属的耐受性,以期为西藏中部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牧草的混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Zn~(2+)不同浓度胁迫下,2种牧草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Mn~(2+)胁迫时,紫花苜蓿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均高于高羊茅,且差异显著(P0.05);当Fe~(3+)胁迫浓度为1 000 mg/L时,高羊茅的相对发芽率仍高于紫花苜蓿2倍,抗性比紫花苜蓿强;Pb~(2+)胁迫时,紫花苜蓿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明显高于高羊茅,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Pb~(2+)浓度高于500 mg/L时,高羊茅已达致死剂量,高羊茅抗性比紫花苜蓿弱。从4种重金属对2种牧草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的影响来看,2种牧草种子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抗性不同。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来看,紫花苜蓿对Zn~(2+)、Mn~(2+)和Pb~(2+)的抗性更强;高羊茅对Fe~(3+)抗性更强。说明紫花苜蓿和高羊茅2种牧草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耐性,其人工混播在矿区土壤修复中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入库前不同干燥温度对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干燥效果,对1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在湿度15±3%、温度分别为15±2℃和21±2℃条件下进行连续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下种子的脱水速率和发芽率。结果表明:(1)在温度15±2℃条件下干燥11d后,只有巴哈雀稗种子含水量降至7%以下,达到入库标准;而在温度21±2℃条件下干燥,除匍匐翦股颖、披碱草和小黑麦外,其余11种牧草种子含水量均达到7%以下;(2)在两个温度下干燥后,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匍匐翦股颖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狗牙根、小黑麦、燕麦的发芽率变化不一,其余8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干燥前后无显著变化。综合考虑,巴哈雀稗应在15±2℃干燥,冰草、多花黑麦草、高羊茅、紫羊茅、狗牙根、狼尾草、鸭茅应在21±2℃干燥,其余供试牧草的种子干燥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低温层积处理和室温干燥储藏下的黑果枸杞果实和种子为研究对象,以沙为基质,对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及不同沙埋深度下的出苗率、出苗势、出苗指数及恢复发芽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PEG 溶液胁迫下的CK组,低温层积处理种子和果实出苗率比室温干燥处理分别提高了60.00%和16.66%,起始出苗天数分别缩短了7、9 d,说明低温层积能有效破除黑果枸杞种子和果实的休眠,提高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2)在-0.03、-0.10 MPa PEG 溶液高渗透势下,种子和低温层积果实的出苗指标与CK处理差异性不显著(P>0.05),表明轻度的干旱胁迫不影响种子和低温层积的果实出苗,未层积处理的果实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出苗各项指标呈阶梯式显著降低;-0.10 MPa PEG溶液的干旱胁迫成为黑果枸杞出苗的阈值。而干旱胁迫解除后,种子和果实仍能恢复萌发。3)种子和果实的最适播种深度分别为1和3 cm。可直接利用黑果枸杞果实播种育苗,是一件省时、省工且出苗率较高的一项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见妮  刘璐  屈佳欣  李凯  王佺珍 《草地学报》2018,26(2):427-434
为探讨超声波和重金属镉二因素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种子发芽率、胚芽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设置五种不同时长的超声波处理两种种子,处理后的种子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溶液进行处理,通过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培养20d。结果表明:单一超声波处理,均提高鸭茅种子的发芽率且在5 min时发芽率最高,冰草种子仅在超声波5 min的处理下发芽率提高;超声波时长为5 min时显著提高鸭茅幼苗中POD的活性;各超声波处理均使鸭茅幼苗中MDA含量增加。单一镉溶液处理均抑制鸭茅和冰草种子的发芽和胚芽的生长(除浓度为0.04%的镉溶液提高冰草种子的发芽率);0.02%镉显著提高鸭茅幼苗POD的活性,镉溶液对鸭茅幼苗中MDA的含量无显著作用。超声波与镉溶液组合处理下,在0.05%的镉胁迫下,超声波处理10 min显著提高鸭茅和冰草种子的发芽率;当镉溶液浓度为0.01%时,各超声波显著促进鸭茅胚芽生长。综合来看,超声波处理可以有效减缓鸭茅和冰草种子的镉胁迫效应,提高种子和成苗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外源IA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 Scop.)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浸泡处理红豆草种子24小时,测定干旱胁迫后红豆草的种子萌发、幼苗表型及其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25 mg·L-1IAA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红豆草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大,并且能够促进主根延伸,改善根冠比和叶绿素的含量。此外,25 mg·L-1 IAA浸种处理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红豆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含量,以及降低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但是,高浓度的外源IAA(100 mg·L-1)浸种则抑制了红豆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因此,25 mg·L-1 IAA浸种有助于红豆草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的耐旱性,为优质牧草红豆草在干旱地区的高效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为材料,在0.0%和15.0%PEG下筛选适宜的茉莉酸甲酯(MeJA)浸种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最适MeJA浸种对不同渗透胁迫(PEG-6000质量比依次为0.0%、7.5%、15.0%、22.5%)下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和15.0%PEG胁迫下,随MeJA浸种浓度增加,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0.15μmol/L MeJA浸种处理的上述发芽指标均达最高,可作为浸种最适浓度。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下,与蒸馏水浸种相比,0.15μmol/L MeJA浸种处理可显著增加种苗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狗牙根种子的发芽指标提升。特别是在高浓度PEG(22.5%)下,缓解渗透胁迫效应更加显著。总之,适宜浓度的MeJA浸种可缓解渗透胁迫对狗牙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伤害,增强种子萌发期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境黄顶菊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种不同生境的黄顶菊种子,通过PEG-6000胁迫模拟干旱条件黄顶菊对干旱的耐受性,以期对其气候适应性评价和预测其可能入侵的区域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黄顶菊种子的萌发,发芽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和萌发胁迫指数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胚芽长随PEG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1 g/mL浓度处理达最大值。胚根长的变化有两种:路边和荒地种群随PEG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果园和河边种群随PEG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当PEG浓度大于0.4 g/m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耐旱性综合评价指数表明,不同生境黄顶菊耐旱性强弱依次为:果园路边河边荒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保留黏液和去除黏液的车前(Plantago asiatica)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和模拟的干旱、盐胁迫处理,然后在最适萌发温度下进行萌发测试,旨在从种子生活力保持和萌发抗逆性角度阐释种子黏液对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保留黏液种子比去除黏液种子提前4 d发生萌发率的显著下降;与去除黏液种子相比,保留黏液种子萌发对水势的下降更为敏感,但其萌发率随水势下降的速率却相对缓慢;两种种子萌发在耐盐胁迫方面差异不大,仅在中等浓度盐溶液(75 mmol·L-1 NaCl)培养下,保留黏液种子的萌发速率显著高于去除黏液种子。总之,车前种子黏液物质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种子生活力的保持,加速其老化,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萌发对轻微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对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浓度为0、5%、10%、15%、20%和25%的PEG溶液对3种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萌发,分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幼苗活力指数,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以探究在干旱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达乌里胡枝子和扁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呈显著(P<0.05)下降趋势,平均发芽时间则均呈显著(P<0.05)上升趋势,PEG浓度为25%时,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已失活。多变小冠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在PEG浓度为5%~10%时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之后随PEG浓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发现,3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强弱排序为多变小冠花>扁蓿豆>达乌里胡枝子。[结论] PEG模拟干旱胁迫会抑制达乌里胡枝子和扁蓿豆种子的萌发,而低浓度(≤10%时)PEG模拟干旱胁迫会促进多变小冠花种子的萌发,高浓度(≥15%时)PEG模拟干旱胁迫则相反。多变小冠花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要高于扁蓿豆和达乌里胡枝子。  相似文献   

18.
选用陇东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cv.Longdong)、科尔沁尖叶胡枝子(L.hedysaroides cv.Keerqin)和阿拉善牛枝子(L.potaninii)3种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温度、PEG和NaCl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综合比较3种胡枝子的抗旱、耐盐能力。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而种子发芽指数大小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20/30℃变温条件下3种胡枝子的发芽指数最高;PEG变化对胡枝子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影响最大。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和陇东达乌里胡枝子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能力较强;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在种子萌发期耐盐能力较强;综合PEG、NaCl处理结果显示,在3种供试胡枝子中阿拉善牛枝子抗旱、耐盐性最强,本研究结果为胡枝子栽培驯化和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花序不同部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水势(0.0,-0.2,-0.4,-0.6,-0.8 MPa)研究种子萌发期光照需求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序各部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等指标随着渗透势的降低而减小。适度的干旱胁迫促进胚根生长,然而干旱胁迫对胚芽生长则始终起到抑制作用。无芒隐子草花序各部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均需要光照条件,在黑暗环境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均显著下降,胚根长度与胚芽长度亦显著低于光照条件。用模糊数学隶属法综合评价各部位种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其抗旱性自高至低依次为:中部下部上部顶部,鞘藏小穗中种子的抗旱性远高于顶穗中的种子,在无芒隐子草的建植中应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