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桑树夏伐后是桑树重新萌芽长条叶的开始,这一时期桑树能否正常生长是关系到整个夏秋季桑树的发条数和条长,这不仅影响当年夏秋叶甚至影响到下一年产量。 而当夏伐后,重新发芽之际,也正是桑象虫为害、交尾产卵的时刻,同时,一些残留的鳞翅目害虫如桑毛虫、桑尺蠖、桑螟、野蚕及微体昆虫如桑蓟马等也一起食害芽叶,给桑树的发芽生长带来严重的为害。这些害虫在我省桑园中普遍发生,而且很严重,不重视这一期的防治,轻则不少尚未萌发或刚萌发的芽被食害,重则造成死拳、枯树,严重影响桑叶产量。而此时又是全年治虫最方便的时期,由于树冠小、用药省、化工少,对养蚕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夏伐后的治虫是我省桑园治虫的重点之一。 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时间和农药品种,往往夏伐后的白拳治虫效果不好,有的地方建议需要二次用药,这样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增加成本。为此,对药剂的筛选、防治适期的确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进行小区试验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
桑树随着夏伐后的新稍萌发生长,为害桑树的各种病虫陆续从不同场所迁入桑园。夏秋季由于养蚕批次多,病虫发生种类也多,危害重,致使防治与养蚕发生矛盾,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因此,夏秋季必须认真抓好桑树病虫的防治工作,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确保蚕茧丰收。1、加强桑园管理,施足夏秋肥,干旱严重时及时灌溉,桑园杂草及时锄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2、结合养蚕,合理采叶,改善桑园小气候,减少桑螟、叶蝉、粉虱的虫口密度,防治桑树叶部病害的病菌蔓延。3、6月~7月份人工捕捉桑天牛成虫,刮除其产卵痕,摘除有桑尺蠖、桑毛虫和斜纹夜娥等害虫的…  相似文献   

3.
桑尺蠖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尺蠖是杭嘉湖蚕区主要桑树害虫.一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3~4龄幼虫越冬,翌年早春桑芽开始萌动时,食害桑芽;开叶后为害桑叶,随着龄期增长,食叶量逐渐增加.为害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桑叶大幅度减产.近年来,我们对桑尺蠖的为害损失进行了室内养虫试验、田间小区接虫测产及笼罩接虫调查桑树不同生育期受桑尺蠖为害的状况及对产量损失率等试验并对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作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桑蓟马,别名举尾虫,属于缨翅目蓟马科,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中国各省蚕区都有发生,在江西省桑蚕原种繁育场2013年曾大面积发生,给秋季蚕种生产造成极大危害。1危害症状以若虫及成虫刺吸叶汁,使叶片形成无数灰白色小凹点而失水卷曲硬化,夏秋高温干旱时,虫口密度最高,为害最严重,严重时成片桑园枝条的中、上部适熟叶,全部失水卷缩,呈锈褐色,造成叶质低劣,对秋季桑叶产质量和蚕种生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夏秋季是害虫的多发季节,治虫用药频繁。调查发现,在防治桑树虫害方面,有的蚕农重复使用一种或几种农药,使害虫的抗性有所增强;也有的蚕农把多种农药混合一起高浓度使用,导致家蚕屡屡发生农药中毒;还有的蚕农因喷药时间、天气等掌握不当,选择的农药质量差或者是假药,造成桑树发生药害,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既能确保蚕作安全,又能夺得夏秋叶高产,笔者以为,桑园治虫有“五大要点”不能忘:  相似文献   

6.
<正>1995年一秋蚕饲养期间,我县10万亩桑园大面积发生桑毛虫为害,不少桑园桑树枝条顶部的4~5片桑叶几乎被桑毛虫吃光,仅剩中粗叶脉,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与质量。蚕农下田采叶,浑身奇痒难忍,以致出现了因此愤而倒蚕的现象。据县桑病虫定点调查,7月25日桑毛虫虫口密度最高为1400头/亩,8月26日为2800头/亩,虫茧为1200粒/亩。造成桑毛虫大量为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忽视了桑园“关门虫”的防治。1994年晚秋蚕结束后,尽管县蚕桑指导站对防治桑园关门虫进行了布置,但不少蚕农认为养蚕工作已经结束,冬季管理工作尚未开始,普遍忽视了桑田的最后一次治虫工作,致使桑田害虫越冬基数偏高。 2.冬春季节,气温偏高,几乎没有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致使桑田害虫,尤其是桑毛虫顺利越冬,春季桑园虫口基数偏高。春蚕结束后,我们于6月5日在新光乡黄竹园村共育室前桑园内调查,桑毛虫虫口密度达3000  相似文献   

7.
谢同建 《蚕桑通报》2010,41(4):48-49
<正>近几年来,由于养蚕布局的调整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加之人为施药的影响,致使桑树害虫种群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少数种类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一些主要桑害虫为害猖獗,常有桑叶被吃光或早期封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夏秋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搞好桑树害虫的防治,确保桑园优质丰  相似文献   

8.
桑树的各种害虫大多潜伏在树干、落叶及土壤中休眠越冬,病原菌亦停止繁殖。此时防病治虫是最佳时期,可有效地将其消灭。(1)清园扫叶冬耕深翻:许多为害桑树的病菌、害虫均在落叶、杂草中越冬,成为翌年新的病虫源。因  相似文献   

9.
<正> 桑叶是养蚕的物质基础,亦是桑树的同化器官。要想多养夏秋蚕,就必须从提高夏秋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入手。而桑叶产量的形成与桑树生长发育的状况,又是由桑叶面积、光合强度、光合时间同化率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决定的。如果采叶过度或是方法不当,就会妨碍桑树生长,降低当年夏秋叶和来年桑叶的产量。因此,只有按照桑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县不少区、乡桑树病虫为害严重,造成桑叶产、质量下降。为了摸清桑树病虫害情况,今春我们组织了技术力量,对桑树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防治。通过调查:弄清了危害桑树芽、叶的害虫,有:桑瘿蚊,桑螟、金龟子、桑尺蠖、野蚕、桑粉虱等。桑病有:桑细菌病、里白粉病等。为害树干、枝的害虫,有:桑天牛、介壳虫,等等。在二龙、柏桠、沙溪等乡  相似文献   

11.
<正>自1992年以来,桑粉虱在嘉湖蚕区连年猖獗为害,暴发成灾,成为夏秋桑园害虫中的灾害性害虫。 近几年来的夏秋季午间成虫在桑园上空成群飞舞,桑树顶部幼嫩叶背面密布成虫,呈白色绒布状,上中部叶背面密布卵、幼虫、蛹、蛹壳及少量成虫,而中下部桑叶又受桑粉虱成虫分泌的蜜露所沾污,诱发桑煤病,严重影响秋叶的产量与质量,到了9月底晚秋收蚁时期,已无法采到稚蚕用叶,以后桑叶生长趋  相似文献   

12.
桑树病虫害的种类很多,能为害成灾的有40余种,常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而鳞翅目类害虫发生面广,为害较普遍且危害性较大,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和及时防治这类害虫,确保桑叶的产量、质量和养蚕安全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害桑树芽和叶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为害期长,造成的损失较大,直接影响蚕茧生产。据笔者对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20多hm2连片桑园近10年的调查得出,常年为害桑树芽叶和桑叶的害虫不下20种,而造成较大为害的主要有桑象虫、桑毛虫、桑尺蠖、野蚕、桑螟、叶甲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基层农药经营市场较乱,桑树治虫可用药品种单一,且长时间使用后防治效果下降,导致桑树害虫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对桑树危害加重,特别是秋季桑叶产、质量下降。同时因农户用药及操作不当使得家蚕中毒事故频频发生,蚕农养蚕积极性受挫,严重威胁着蚕桑生产。为保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要按照桑树害虫在本地区发生的特点,结合养蚕布局、科学合理地做好桑树害虫防治工作。笔者根据多年来东台地区安丰、梁垛、富安等镇蚕农几年来的桑树害虫防治实践,就当前农村桑树害虫防治技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桑瘿蚊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学奎 《四川蚕业》2014,(1):48-48,50
<正>桑瘿蚊是为害桑树顶芽的害虫,体型小,周期短、繁殖快,常因幼虫吸食顶芽汁液,造成新梢顶芽勾头、凋萎、发黑脱落、枝条封顶、侧枝丛生,严重影响桑树单株产叶质量,特别是对农村的冬季重剪桑树为害最重。该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很可能蔓延成灾。为准确掌握我区桑瘿蚊的发生情况,笔者于2011年对该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道于后,以便准确预测和防治桑瘿蚊的为害。  相似文献   

16.
<正> 桑尺蠖是杭嘉湖蚕区的主要桑树害虫,近年来大量发生,为害猖獗,给蚕桑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有的地方桑叶损失率达10%以上,形成虫与蚕争吃桑叶的局面。3年来在防治桑尺蠖的同时对桑尺蠖的为害与分布型作过调查,对桑叶损失作过田间小区接虫试验,为了使损失率估计趋于实际,净食叶  相似文献   

17.
宁南县桑树病虫害防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赢 《四川蚕业》2012,40(1):40-41
桑树病虫害防治是在了解和掌握桑园害虫的种群、为害程度及病虫发生量的前提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控制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使桑园生态平衡与桑园优质高产紧密结合,促进桑树旺盛生长,以达到增加桑叶产量,提高桑叶质量,增加养蚕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桑天牛是桑树枝干的重要害虫之一,除为害桑树外,还交叉为害杨树、柏树、桃、梨、枇杷、无花果等多种树木[1]。桑天牛成虫啃食树皮,使枝条生长弱、易断枝;幼虫则蛀食桑树枝干,是危害桑树树体最严重的虫期。四川蚕区的桑天牛通常在桑树枝干内的蛀食时间达2年,后期甚至深入根部,轻则使桑树发育不良,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重则造成枯枝或枯拳,直至整株死亡,部分成林桑园的桑天牛发生到一定程度后,会持续不断的出现桑树死亡,产量大减[2]。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使用桑园害虫防治药剂溴虫腈对养蚕生产的风险性,模拟田间施药条件,分别用乳油、水乳剂、微乳剂和悬浮剂4种剂型溴虫腈的100 mg/L药液喷施桑树,7 d后采叶饲喂家蚕普通品种和三眠蚕品种的2龄起蚕,观察不同剂型溴虫腈残留在桑叶中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用4种剂型溴虫腈100 mg/L药液喷施桑树后,桑叶中残留药剂对家蚕普通品种和三眠蚕品种的发育历期、眠蚕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蛹体质量和化蛹率均无明显不良影响。此结果可作为采用上述剂型溴虫腈防治桑园害虫的安全性评价的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桑瘿蚊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形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易暴发成灾,属于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险性最大的虫种,桑树受害后多以顶芽萎凋,变黑掉落,枝条提前封顶致使腋芽萌发,侧枝丛生,条短叶黄,夏秋叶减产28%~50%;再因桑树枝条封顶,叶质硬化变劣,还影响秋蚕张种产茧量;此外,因侧枝多,叶形小,剪采桑叶用工量增加一倍多.这几年,笔者通过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观察记载等方法,基本摸清了桑瘿蚊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