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灌溉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  英陶 《草业科学》1996,13(3):16-19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灌溉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测定灌溉试验的各项参数,建立了不同灌溉量和牧草生育期灌溉次数对牧草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同时确定了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场最佳灌溉量为950.7 ̄1710.9m^3/hm^2,生育期最佳灌水次数为2(5、7月) ̄3(5、6、7月)次。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金皇后)出苗与保苗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土壤质地,苜蓿出苗和保苗所需的土壤水分不同,苜蓿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下限:沙土为4.4%,粘壤土为7%;苜蓿保苗土壤含水量下限:沙土为4%,粘壤土为6%;无论是出苗还是保苗,栽植苜蓿所需的含水量沙土都低于粘壤土.大田沙地试验表明:随着苜蓿出苗时间的延长.苜蓿根系不断向下延伸,对苜蓿死亡起决定作用的土层也不断增厚,播种出苗1~5d内,O~5cm土层含水量起决定作用;播种出苗6~9d内,影响苜蓿生命的土层达到5~10cm;播种出苗9~18d内,影响苜蓿生命的土层达到10~15cm.只有当整个根系层的土壤水分全部低于4%时,苜蓿才会死亡,局部水分低于4%时苜蓿仍可存活.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从1983—1985年在海西州都兰县巴隆乡进行。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地区。供试品种有:和田苜蓿、杂种二号苜蓿、润布勒苜蓿和布尔津苜蓿。小区面积15平方米,重复四次。生长期灌水3—6次。四种紫苜蓿的产草量、鲜干比及茎叶比见表1和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华宁县旱情严重,为寻求抗旱保苗措施,把保水剂应用在柑橘栽培上,结果表明保水剂对新定植柑橘苗成活有效果,能提高成活率;对挂果树保水、保肥起作用,能延长灌水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鄂尔多斯地区,通过不同时间的覆盖和灌溉处理,比较准格尔苜蓿两年间越冬率、田间土壤温度、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差异,对准格尔苜蓿越冬性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年间,封冻前灌水的准格尔苜蓿越冬率最高。封冻期,封冻前至解冻前覆盖的苜蓿田土壤温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返青期,解冻前至返青覆盖的苜蓿田土壤温度最高。封冻前,封冻前灌水的苜蓿田土壤容积含水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解冻后,解冻后灌水的苜蓿田土壤容积含水量最高。解冻后苜蓿田土壤容积含水量与准格尔苜蓿越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对苜蓿越冬能力起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渍土壤苜蓿保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对于滨海中度盐化土壤,在夏末秋初表层盐分低于其他季节的时期,整地开沟10-15cm播种苜蓿可基本上保证其正常出苗和生长。另外,苜蓿与油菜混播也可提高苜蓿的保苗率。  相似文献   

7.
灌水量对京南地区紫花苜蓿生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种植第3年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4种不同灌水量(0、25、50和75 mm/次,全年灌水3次)处理,每茬苜蓿初花期测定各处理的产量、茎叶比、株高及第2、3茬苜蓿的单枝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前1年(2008年)灌足冬水的情况下,灌水对第1茬产量无显著影响,第2、3茬以及全年产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第4茬产量则随灌水量增加而减少,第1~4茬苜蓿株高的变化规律与产量相同;灌水对第1、4茬苜蓿茎叶比无显著影响,第2、3茬茎叶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第2、3茬苜蓿分枝质量随灌水增加呈增加趋势,灌水25、507、5 mm/次的分枝质量显著高于不灌水(P0.05)。因此,京南地区种植苜蓿应在第1、第2茬苜蓿刈割后灌水,第4茬苜蓿生长期内不宜灌水,当头年灌足冬水时,返青也可不灌水;在生长季降水总量为390.34 mm下,全年最适宜灌水量为150 mm。  相似文献   

8.
宁夏黄河灌区盐碱地不同苜蓿品种种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选择更为耐盐的苜蓿Medicago sative品种,在宁夏黄河灌区0~60 cm土层全盐含量为0.47%的盐碱地种植8个苜蓿品种,并进行了试验田土壤盐分含量、参试品种物候期、株高、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出苗率、保苗率、苗期至翌年返青期不同阶段田间苜蓿株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测定.结果表明:宁苜1号齐苗率、保苗率、成株期田间株数和鲜、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更具耐盐碱的苜蓿品种.同时阐明:苜蓿在盐碱地种植后的出苗率和保苗率是衡量品种耐盐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海河平原区适宜的灌溉技术,2015-2017年选用1龄苜蓿和2龄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灌溉处理,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苜蓿产草量、农艺性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海河平原区,苜蓿产草量随着灌水量增加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年增加灌水量225 mm处理与不灌水处理相比,苜蓿3年累计增产仅为6.13 t·hm-2,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苜蓿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显示,在海河平原区水资源极度紧缺情况下苜蓿种植一般无需灌溉,但在年度降雨量较少,特别是冬春季节降雨较少的年份,建议对苜蓿进行1次补灌,选择灌冻水,灌水量75 mm,可能对提高苜蓿当年生物产量以及提高苜蓿持续生产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祺  王永斌 《草业科学》2002,19(2):37-39
荒漠绿洲区的紫花苜蓿在传统的生产管理基础上,提出了苜蓿生产、管理及加工利用的科学技术及措施,并展望了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苜蓿草地杂草防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苜蓿的生长规律以及田间杂草的植物学与生物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苜蓿草地田间杂草综合防除的基本措施。结果表明,播前精细整地,早秋适时播种,窄行条播,间播多年生禾草以及刈割期及时清除杂草,能有效地防除苜蓿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对苜蓿青干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对不同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处理的苜蓿青干草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始花期收割的粗蛋白极显著的 (P <0 .0 1)高于盛花期并可获得较高产量。搭架晒干的粗蛋白显著 (P <0 .0 5 )高于小捆晒制和薄层摊晒 ,粗蛋白分别提高了 0 .82 %和 1.91% ;粗纤维显著降低 (P <0 .0 5 ) ,降低率分别为 0 .91%和 1.6 1%。因此 ,在始花期选择晴朗天气收割 ,采用搭架晒干可获得优质、高产的苜蓿干草  相似文献   

13.
李鹏珍  赵得琴  邓波  杨军  赵国华  赵亮 《草地学报》2021,29(6):1257-1264
试验以接种根瘤菌‘Sm1021’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将土壤和生物炭按比例混合(0%,0.5%,1%,1.5%,2%),然后进行不同程度(正常土壤水分处理,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旨在研究土壤中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炭与干旱胁迫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光合效率及生长的影响,探讨生物炭多孔性特性是否能够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从而促进苜蓿生长。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光合效率和生长(P<0.05),重度干旱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接种紫花苜蓿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随生物炭水平升高,紫花苜蓿光合效率和生物量先增加后降低。研究认为,添加0.5%~1%水平的生物炭可增加接种紫花苜蓿叶面积,促进光合效率,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造成的伤害,从而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硅对紫花苜蓿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大田施硅处理和盆栽施硅处理,测定紫花苜蓿不同部位的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田试验中,施硅对分枝期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脯氨酸含量有一定的积累作用,而地下部分的脯氨酸含量有升有降。盆栽试验中,在紫花苜蓿盛花期,硅处理叶片在干旱胁迫时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施硅对紫花苜蓿茎的脯氨酸含量有显著的积累作用,而只有在高硅处理时才会显著提高根的脯氨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无芒雀麦与垂穗披碱草的基础上错期交叉播种紫花苜蓿,以豆禾交叉混播3年草地为研究对象,对第3年草地干草产量和牧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探究不同播期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交叉混播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混播第3年,紫花苜蓿在无芒雀麦播后0 d,30 d,45 d与之交叉混播,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垂穗披碱草播后15 d与之交叉混播,年干草产量最高。在无芒雀麦播后30 d内播种紫花苜蓿,与间隔75 d的处理相比,牧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在垂穗披碱草播后0 d,30 d播紫花苜蓿,牧草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纤维含量较低、RFV与RFQ较高且与60~75 d处理间差异显著。综合产量与品质优势分析,冀西北地区在禾草播后30 d内播种紫花苜蓿进行交叉混播,可以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及较好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川贝母和暗紫贝母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播种方式、不同覆盖物、不同拌种方式、不同施肥量等栽培因素对川贝母及暗紫贝母种子萌发和种苗建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处理下,两种贝母种子出苗率大多随播后天数的增加呈“S型”变化,规律性显著,暗紫贝母部分施肥处理的出苗率与播后天数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在播后(30±3)d,两种贝母种子基本完全出苗,且同种处理下川贝母种子的萌发出苗生长整体上优于暗紫贝母。不同处理结果表明,条播优于撒播或垄播;覆盖麦草优于覆盖松针或草木灰或羊粪;不拌种处理优于草木灰拌种或羊粪拌种;川贝母和暗紫贝母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氮2.00 g·m-2、磷4.90 g·m-2、钾1.25 g·m-2及氮0.00 g·m-2、磷9.80g·m-2、钾2.50 g·m-2。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播期下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交叉混播效果及该种植模式对垂穗披碱草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垂穗披碱草与紫花苜蓿为材料在国家牧草体系张家口试验站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先机播垂穗披碱草,同时在其播种行人工开沟交叉播种紫花苜蓿,设15 d为1个紫花苜蓿播期,共4个播期处理,在垂穗披碱草抽穗期测定植物盖度、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播种后15 d混播紫花苜蓿及与紫花苜蓿同期交叉混播会影响垂穗披碱草的生长,但这两播期处理在草地建植当年可以显著提高植被盖度、产量和品质;垂穗披碱草播种30 d后与紫花苜蓿交叉混播,混播组合中垂穗披碱草占优势且牧草总产量及饲草品质下降。建议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时,先播种垂穗披碱草,30天内补播紫花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重庆地区,选择夏季豆科绿肥作物竹豆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播期(间隔5d)与3个翻压期(间隔15d),测定了不同生育期竹豆的地上/地下干物质和养分含量;采取尼龙袋法测定不同翻压期竹豆干物质和氮磷钾等养分的腐解速率;同时测定了竹豆翻埋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播期与翻压期显著影响单作竹豆生物量及养分含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地上部干重显著下降,根冠比早期下降,后期有增加趋势。推迟播种时,植株全氮含量在生育后期整体高于对照。植株全磷含量不同时期变化趋势不同,全钾含量推迟播种后整体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翻埋后,不同播期植株干物质及养分降解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翻压期推迟15d时的干物质、全氮、全磷及全钾残留率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翻埋时间的延长,土壤碱解氮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在重庆地区单作竹豆应在前茬油菜收获后推迟10d播种,翻压时间宜在8月初。  相似文献   

19.
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试验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研究无芒雀麦与草原二号苜蓿的混播比例、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和苜蓿的生长高度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H=a+bt+ct2。苜蓿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W=atb。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在单、混播中分别为W=aebt和W=atb。单播及不同比例的混播组合,其地上生物量结构各异。生物量和叶片集中分布的空间不同。茎/叶、叶面积指在不同数混播小区的数值各异。苜蓿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无芒雀麦。混播较天然草原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作用。且混播较单播增产显著。混播区的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总能和可消化能含量均高于单播,而粗蛋白质、可消化蛋白质则低于单播苜蓿,但高于单播无芒雀麦。无芒雀麦与苜蓿越冬苗的比例为1∶1,生物量比1∶1(播种量30kg和10kg/hm2)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下游农区水稻套播多花黑麦草播种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研究长江下游农区水稻套播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的可行性及适宜播种时间。本实验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及稻田实地试验,研究了不同遮荫强度、遮荫时间及遮荫解除后小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及不同套播时间对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小苗的单株生物量、分蘖数及株高随遮荫强度的增强及播种时间的延迟而显著降低(P0.05);水稻收获前25d套播的小苗越冬前的生物量、分蘖数、株高、茎粗及越冬率均显著高于收获前15d套播和收割后播种的小苗(P0.05)。遮荫胁迫解除后,各遮荫处理的小苗均可正常生长。其中在全光照30.6%以上的弱光条件下,小苗的POD活性及MDA含量能够在胁迫解除后7~14d恢复至对照水平。水稻收获前25d套播的小苗次年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均显著高于收获前15d套播和收割后播种处理(P0.05),其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与冬前植株的强弱有密切关联。综上可知,多花黑麦草能在水稻收获前套播,并以水稻收割前25d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