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会议精神,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必须加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根据各农林高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分析各校学科优势与特色,思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对增强学科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的能力,促进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培养高质量的农业创业型人才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大学生择业所面临矛盾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高等农林院校的崇高使命,也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路径。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对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但是热衷城市生活,服务基层的热情不足,追求短期效益,创业活动的层次不高。而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不健全,基础课教学的安排不规范,创业实践环节的设置不足,配备的创业导师不强,以及社会干扰对大学生创业步伐的影响等。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采取措施,包括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理念;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做实"第二、三课堂",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巩固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等,以加强农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路在脚下──第三次全国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访谈录本刊记者林宇编者按:今年元月,由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三次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也是1993年《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颁布以后召...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本科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分析了21世纪社会的特征和21世纪世界及中国林业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林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其次,对中国目前林业本科的教育目标作了分析并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提出了21世纪中国林业本科人才素质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从黑龙江省的情况看,高等农林院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端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主力军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从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推进协同创新、加强学科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做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途径;并从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建立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同时,高等农林院校所在地的各级政府也应出台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汕头市农业局林业局是由原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果蔬办等四个处级单位于2001年机构改革时合并而成,承担着我市农业、林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重任。几年来,广大农林工作者奋斗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各类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才馈缺制约了农林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论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有机统一,是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培养过程三大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阶段,国际化程度提高,高等院校面临着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尤其是农林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不断增加,大多数农林院校从原来的单科性院校发展成为多科性或综合性院校,其本科会计教育经过一些改革探索,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会计人才,但其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培养目标不准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实践与职业实务脱离较远等弊端,制约着高等农林院校会计教育水平的提升与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农林院校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自身学科专业优势,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成因及心理教育的途径南京林业大学朱美芬为完成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我们在华中农业大学、浙江...  相似文献   

9.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目前,我校植物学课程面向生物、林学、环境、园林、食品及水土保持等近十个专业开设,肩负着为后续课程(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造林学等)打基础的重任。本着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植物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强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存在的整体不发达、特色不鲜明,教育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问题,高等农林院校应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地方高等农林院校,要立足地方,服务"三农",抢抓机遇,跨越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林业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柳小玲从1996年起,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在部分高等农林院校就已悄然兴起。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林院校投入到这场讨论中,对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了...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林业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科技、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世纪。林业的发展对林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21世纪林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等林业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根据21世纪林业的趋向,调整课程设置21世纪林业的定位与走向是林业教育改革的依据。21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具有生物地理多样性和复杂社会经济条件的大国,其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正在受到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分析表明,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Agroforestrysystems)在中国各主要区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适用于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的缺陷,使农林复合系统具有的优势难以得到真实的反映。文章从单一目标评价、多目标评价、风险评价和社会经济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在中国农林复合系统评价中的应用。分析显示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的评价主要局限于财务效益方法。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这显然是不够的。文章接着探讨了在人类生态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农业生态系统分析方法、农业系统分析方法及农林复合系统设计与诊断方法在农林复合系统评价中综合运用的可能性。并指出模型方法,特别是多目标规划方法,由于其与农林复合系统多功能特性一致,具有很大应用潜力。文章最后给出了农林复合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构架,指出农林复合系统是个特殊的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多效益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林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设计和选择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多目标标准体系,并在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的职能由其职业性、应用性的本质属性决定。农林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分支,承担着高职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的一般职能。但农林高职教育服务农林事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特殊目标,使其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更为突出,这决定了农林高职教育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创新农业产业技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以及繁荣农村"新"文化等方面的特殊职能。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职农林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我国远未改变农业大国的地位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全国人口至今仍有70%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进步的出路在科技,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农民素质提高的根本在教育。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农林类专业应用型科技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农、科教兴林战略的重要举措。 全国职业教育农林类专业招生数量连年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外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原因。而就其教育内部来讲,主要原因是未能形成职业教育农林类专业办学特色。学校教学改革滞后…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其人才培养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目标,按照社会职业岗位对专门人才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全过程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操作培训,以满足职业和岗位的需要。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它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然而,从高等职业教…  相似文献   

17.
摘要: 在阐明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的基础上,从高等农林院校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学科单一,人文教育力量薄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缺乏完整、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农林院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课程的文理交叉和综合化;精心谋划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文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建立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校内组织架构;举办人文教育系列讲座,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是我国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关键性的一年,根据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专业调整和教学计划修订工作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事关林业教育发展的工作,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及时地举办了“...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教分会筹备召开了“全国高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本次会议于2002年12月19—20日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干部学院召开,来自全国普通高等林业院校的高职学院、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黑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林业出版社的代表33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林业局人事教育司、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国家林业局人才交流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高等林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高等林…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等农林院校分析化学教学的改革北京农学院张玉英,王雅芬分析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一门基础课,是学习农林专业课的重要基础,同时又是进行农林科学研究和农林生产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分析化学在农林科学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决定了分析化学在农林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