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南疆每年冬春灌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为了探索棉花生育期节水控盐滴灌技术,通过田间试验,对干播湿出膜下滴灌棉田在284、339、369和399mm灌溉定额下土壤水盐、棉花耗水规律和产量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免冬春灌使棉田土壤盐分主要积累在0~30cm之间;干播湿出可满足棉花出苗要求的土壤水盐环境;棉花生育期内284mm灌溉定额土壤处于积盐状态,339、369和399mm灌溉定额土壤处于脱盐状态;棉花生育期耗水峰值出现在7月30日-8月20日(播后93~113d)之间;免冬春灌棉花滴灌定额369mm以上可获得较高籽棉产量。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棉田少、免冬春灌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调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生产条件和发展历史 埃及绝大部分国土属热带荒漠气候,暖热干燥,日照强烈,大陆性较强。其7月气温有25℃~33℃,1月也有9℃。1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均不低于0℃,热量是很丰富的,全年日照时数多达3000~3700h。埃及的降水十分稀少,除沿海地区全年为100~200mm外,绝大部分地区都少于100mm,甚至少于50mm。但埃及发展灌溉的条件却很好,年均可利用的尼罗河水近600亿m^3全国100%的耕地均可灌溉。所有这些条件对种植像棉花这样的喜热、喜光、耗水的农作物是十分相宜的。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2022,(5):36-39
<正>为稳定全国棉花、糖料生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推动棉花、糖料提质增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遴选了29个棉花、糖料主推品种和22项技术模式。1新疆棉花精准化控技术(1)株型化控。分别在70%棉苗子叶展平时、2~6叶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化学封顶后7~10 d喷施缩节胺。(2)化学封顶。在株高70~80 cm、果枝数8~11台(北疆一般6月25日—7月5日,南疆一般7月5—10日)时喷施封顶剂。(3)脱叶催熟。棉株吐絮率达到30%~50%时(一般北疆9月1—5日,南疆9月10—15日),喷施脱叶催熟剂。  相似文献   

4.
棉花播种工作量较大,膜下喷药式多功能棉花播种机的出现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2013年7月11日,冀州市农技土专家王玉根研发的膜下喷药式多功能棉花播种机,通过了省农机专家组的鉴定。膜下喷药式多功能棉花播种机(分干土、施肥、播种、镇压、喷药除草、铺膜、覆土)是多功能棉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8年7月30日,黄河流域棉花全程机械化共建基地推进会在河北省南宫市召开。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南宫)基地组织单位是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实施单位为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南宫  相似文献   

6.
棉花中耕施肥作业一般在棉花苗长到一定的高度(40~50cm)及茂密时进行,所以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着拖拉机后轮压苗枝、压棉花桃等问题,尤其是在棉花高密度栽培模式中,这个问题更严重,为此,有很多农民拒绝机械中耕施肥作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设计了棉花中耕作业护苗器。该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若不装护苗器进行作业,拖拉机后轮每667m2至少要打掉500个棉桃,一个棉桃产子棉4g,加上被后轮损坏的棉花果枝,估计每667m2棉田损失子棉5~10kg,每日6.7hm2的作业量则损失500~1000kg子棉。使用护苗器可避免这些损失。护苗器可用厚1mm的铁皮制做。…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7月2日,塔城地区农牧机械技术推广站依托自治区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在沙湾县大泉乡东泉村举行了棉花打顶机械化技术现场观摩会。现场会上,大家实地观摩了棉花机械打顶技术的现场试验示范,依托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棉花机械打顶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打顶劳动强度大,打顶作业时间紧,  相似文献   

8.
7月2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七连的棉田里,棉农正在使用高地隙喷药机防治棉花病虫害。目前,正是该团种植的0.67万hm2棉花成熟在望的关键时期,棉花植株高大,田间密闭,中、晚期病虫害及化控药剂的喷洒作业难度大。该团农技部门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棉农科学用药,选用高地隙喷药机对棉花进行全程喷施  相似文献   

9.
农二师29团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研究,逐步改进完善双膜覆盖播种机,2005年播种面积1333.3hm2,增产效果明显,创造我团棉花产量新记录。2006年棉花双膜覆盖播种面积将增至3333.3hm2以上。(1)棉花双膜覆盖播种机的结构。棉花双膜覆盖播种机,是在普通的单膜播种机覆土器后部加一覆膜装置。覆膜装置后部再增加一个覆土装置,前覆土器对准种孔覆土,在覆土后的种孔上再覆盖一层窄膜(下膜宽1200mm、窄膜宽300mm)覆盖在100mm宽行距的种孔上面,后覆土器对窄膜两边覆土,确保覆土严实、平整。(2)棉花双膜覆盖播种的优势。棉花采用双膜覆盖技术可实现棉花的…  相似文献   

10.
宋扬  周维博  李慧 《节水灌溉》2016,(9):124-128
基于泾惠渠灌区30a的气象资料,采用CROPWAT模型分析了泾惠渠灌区作物蒸发蒸腾量及灌溉需水量的变化,并运用SPSS软件,计算了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玉米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524.33mm,蒸发蒸腾量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棉花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869.13mm,峰值出现时间与玉米一致;灌区玉米在抽雄-开花期灌溉需水量为130.12mm,籽粒形成-乳熟期灌溉需水量为359.32mm,9月下旬以后,灌溉需水量下降;棉花生育期需水量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值为869 mm,整个灌区灌溉需水量平均值为453.6mm,棉花苗床期灌溉需水量开始增加,花铃期达到最大值,吐絮期灌溉需水量减小;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与风速和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小,与日照时数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把握国内外棉花桔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棉花桔秆的深入研究与信息交流提供文献依据,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棉花秸秆文献按年度分布、研究领域、关键词、载文期刊等特征进行检索与计量分析;查得中文载文378篇(1986年7月~2021年12月)、外文载文481篇(1933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Excel、VOSviewer等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构建中外棉花秸秆研究领域发文量时序分布、发文期刊、研究热点的各类知识图谱。分析表明,目前国内棉花秸秆研究主要集中于棉花秸秆的产量、力学性能、秸秆还田等方面。国外棉花秸秆研究聚焦于应用效能、热解、结构特征等方面。最后,提出棉花秸秆研究未来展望,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的棉花秸秆研究亟待推进,棉花秸秆生物质能源应用有待深入研究,棉花秸秆研究的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7月3日,129团加工棉花检测仪器通过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纤维检验所的审验鉴定。为做好今年检测工作,该厂及早动手做好棉花检测仪器的维修、保养调试工作,经过严格的把关,该厂检修的MJQ-175棉纤维气流仪、Y802型恒温箱、衣分试轧机等检测仪器,顺利通过上级检验部门的审验,为该厂提高秋季棉花检测准确率,确保皮棉优质品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9团加工厂棉花检测仪器通过验收@谢善明$129团加工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玛纳斯河流域中游平原灌区及其周边24个气象站点2013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分段单值平均法计算棉花作物系数,利用参考作物法确定灌区各站点棉花不同生育期耗水强度,结合Arc GIS空间插值,分析灌区棉花耗水强度在不同生育期和灌区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并确定灌区棉花设计耗水强度。结果表明:灌区棉花全生育期耗水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大小顺序为花铃期(5.64~6.84 mm/d)蕾期(3.74~4.70 mm/d)吐絮期(2.00~2.50 mm/d)苗期(1.62~1.76 mm/d);灌区棉花全生育期平均耗水强度自西南向东北呈现递增趋势,介于3.45~3.98 mm;玛河灌区棉花设计耗水强度应在5.69~6.45 mm间选取。  相似文献   

14.
正成果简介棉花打顶是目前棉花全程机械化唯一未解决的生产环节,人工打顶存在着作业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棉花生产打顶需求,基于图像识别等技术,应用神经网络等算法对棉花顶尖智能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打顶控制系统,实现仿形精准打顶。创制了 3MD-3型智能棉花打顶机,应用高精度检测传感器,打顶高度可控制在20~70mm范围内,能搭载于高地隙喷药机、拖拉机等,填补我国棉花全程机械化打顶作业技术空白,促进棉花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在我团自行设计研制开发的2BM-3.6型悬挂式多功能宽膜铺膜播种机上,通过对棉花点种器的改进和加装一覆土前的种穴镇压轮.改制成甜菜宽膜膜上点播机。现将改进办法和试播结果介绍如下:l甜菜点种器的改制1.l甜菜取种勺的改制原机点播棉花的取种勺是一个固定定量的取种勺.如用此取种勺取甜菜种,取种量过大。我们用0.3mm厚,10mm宽,90mm长的铁皮条,曾成三角形的取种调节勺,装进原棉花取种勺的取种处。通过调整三角形取种调节勺角度,可使甜菜种子调整到每穴2~3粒,丸粒种子可调整到l~2粒。豆.2甜菜点种深度的改进把棉花点…  相似文献   

16.
南疆无膜滴灌棉花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小区试验,探究南疆地区无膜滴灌不同灌水定额对土壤水分、棉花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3个无膜滴灌灌水定额(I_1、I_2和I_3),即36、45和54 mm,并以膜下滴灌I_4(36 mm)作为对照。【结果】无膜滴灌棉花茎粗和株高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加,但I_4处理对提高棉花茎粗和株高更显著。无膜滴灌棉花土壤含水率在0~60 cm剖面上随灌水定额的增加整体表现为增大趋势,而膜下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波动要小于无膜滴灌处理。无膜滴灌棉花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籽棉产量显著增加,I_3处理的籽棉产量可达7 195.48 kg/hm~2,较膜下滴灌增加了19.54%,且棉花品质最好,但膜下滴灌的灌溉水利用高效率最高。【结论】从棉花生长、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综合分析,无膜滴灌灌水定额为54 mm时,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7.
谈谈我国棉花种子脱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锯齿轧花机轧花后的棉子表面残留一层短绒,这给棉花种子精选分级、包衣消毒处理和机械化精量播种带来很大不便。试验表明,脱绒后的棉花光籽播种比带绒棉子播种死苗率低1.6%,病苗率低3.7%,蚜株率低20%,播种发芽率高11%~25%,平均早出苗2~3天。同时,脱绒后的棉花光籽采用精量播种比带绒棉子播种每公顷节省种子82.5~105kg,若将我国460万公顷植棉田全部用棉花光籽精量播种,每年可节约种子38万~48万吨。可见,棉花种子脱绒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是棉花种子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棉花机械化精量播种、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在棉花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一、注意农时,选好最佳播期播种的适宜时期对棉花生长非常重要,它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土温、墒情、终霜期、播种方式及棉花的品种特性等。温度是确定播种期的首要条件,一般日平均温度在10~12℃时棉子可以萌动,12℃以上发芽,14℃以上出苗。播种期的确定,主要以5cm地温稳定在14℃以上或气温稳定在16℃以上为标准。一般在4月15日至25日播种为最佳时期。播种过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33团全面推广棉花双膜全覆盖精量播种技术,实施面积达到6 466 hm~2,取得了良好效果。1棉花双膜全覆盖实施技术双大膜株行距配置为(66+10)×0.95 cm;下层膜膜宽1.2 m、膜厚度0.008 mm,膜床宽1.00~1.02 m;  相似文献   

20.
基于DSSAT模型的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产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膜下滴灌棉花的灌水定额制定仍以田间灌溉试验为主,而考虑播期土壤含水率及采用模型的方法确定膜下滴灌棉花灌水定额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2017、2018年两季的新疆南疆地区棉花大田试验,利用2017、2018年棉花开花期、成熟期的土壤含水率、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籽棉产量实测数据对DSSAT-CROPGRO-Cotton模型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试验共设计了24、30、36mm 3个膜下滴灌棉花灌水定额水平,并采用验证的DSSAT-CROPGRO-Cotton模型对1.2θFC、1.1θFC、θFC、0.9θFC、0.8θFC、0.7θFC、0.6θFC和0.5θFC(θFC为田间持水率)8个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条件下的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及产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经过参数校正和验证后对土壤含水率、棉花物候期、叶面积指数和籽棉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能够满足大田膜下滴灌棉花的模拟精度要求,但对生物量的模拟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同时,基于验证的DSSAT-CROPGRO-Cotton模型对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及灌水定额条件下的棉花籽棉产量和生物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棉花籽棉产量和生物量模拟值达到最大值的初始土壤含水率为0.8θFC~θFC。同时,要保证棉花生育期灌溉定额在330~396mm之间。模拟结果在南疆地区的棉花播期及生育期灌溉管理中可供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