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桃果实的糖酸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桃糖酸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材料,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结果]普通桃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果实迅速膨大期下降;油桃和蟠桃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速长生育期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之后上升,但发育后期蟠桃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普通桃有机酸含量在硬核后期和果实迅速膨大前期下降。油桃有机酸含量先下降,又大幅度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中期无明显变化,之后一直下降。蟠桃有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裂果油桃有机酸含量高于正常果。[结论]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3种桃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试材,研究了桃果实果胶、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大小与果实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与果实带皮硬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总果胶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大小与果实硬度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霞光油桃×NF油蟠桃组合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桃品种霞光和油蟠桃品系NF杂交组合为试材,分析了F1代果实主要性状遗传倾向.进一步证实了果形遗传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蟠桃对圆桃为完全显性;果实成熟期属数量性状,后代出现较广泛的分离,45.9%的单株成熟期早于双亲.由于在有性过程中非加性效应的解体,果实大小低于双亲,但仍有9.4%的油蟠桃单株超过油蟠桃亲本.杂种后代果实风味呈现偏甜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低于双亲,超过双亲的油蟠桃单株仅占4.1%.果重与果形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成熟期、风味呈极显著正相关,pH值与风味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创制的236株桃杂交F1代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形的遗传倾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组配制的10个桃杂交组合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具有明显的超亲现象,锦绣×胭脂脆这一组合能够获得更多的高糖F1代群体。而桃杂交后代的果形遗传分析发现,圆形对椭圆、尖圆和扁圆占遗传优势,且子代果形受双亲影响较大。桃杂交F1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果形遗传倾向分析有助于筛选骨干亲本和优势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选用7个茎秆糖含量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配置21个组合,对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自交系中,Y53-164、YXD053-646和98A-04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茎秆糖含量,但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的组合差异。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但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存在着显著的显性与上位性效应。控制茎秆糖含量遗传的增效等位基因为隐性,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玉米茎秆糖含量的变异71.07%是由遗传控制的,但狭义遗传率不高(40.11%)。对茎秆糖含量的选择不宜早代进行,利用茎秆高糖自交系作为亲本并广泛测配有助于茎秆高糖杂交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桃不同种质资源成熟果实葡萄糖、果糖含量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国家桃种质资源圃144份桃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于2003、2004连续2年对其成熟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其中104份果实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例接近1,包括91个育成品种、1个近缘种山桃和12个地方品种。另外,40份种质中的38份果实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为1.38~22.21,为低果糖类型,其中包括2个原产中国的桃的近缘种,4个野生种质和23个桃地方品种,说明在野生桃中存在低果糖基因。由于果糖在甜风味中贡献最大,因此在选择桃野生种质或地方品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时,可优先考虑葡萄糖/果糖接近1的桃种质,例如:乌桃、香蕉桃、吊枝白、山桃、黄金蟠桃、小红花、长生蟠桃、白芒蟠桃、陈圃蟠桃、撒花红蟠桃、早生黄金、秋宝殊、莱山蜜等。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桃种质资源的特性稳定在葡萄糖/果糖接近1或低果糖型的类型,而低果糖型种质的葡萄糖/果糖值不同年份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糖度计对3个市售甘蓝品种和5个本研究室育成品种及组合进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品种蔗糖含量很低,远低于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无论HPLC或糖度计测定的结果均表明糖含量呈现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趋势,即糖含量外部<中部<内部;葡萄糖、果糖及总糖含量与糖度计测定的糖度值均达到较强相关性以上,因此实践中用糖度计代替HPLC,也可获得较可靠的可溶性糖含量指标;本研究室育成的2个高品质甘蓝品种浙研甜宝和高丽菜可溶性糖含量较其他品种要高,且表现为外、中、内部叶片糖含量差异不大,其外部叶片糖含量达到甚至超过对照品种中、内部叶片糖含量水平。本研究为高口感品质甘蓝育种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早露蟠桃、雨花露、金山早红、红肉桃18、锦绣和中华寿桃6个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6个桃品种秋季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桃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花青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同一时期相比,果实成熟期较早的品种早露蟠桃、雨花露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花青素含量较高;晚熟品种中华寿桃、锦绣叶片叶绿素含量高、花青素含量低;黄肉桃金山早红、锦绣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雨花露、早露蟠桃、锦绣、中华寿桃4个品种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华寿桃、锦绣叶片叶绿素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桃果实糖酸含量与风味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86~1988年对本所桃种资源圃100个桃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连续3年的测定结果,用电子计算机排序,研究出含糖、含酸量最低、最高及由酸变甜的临界值和果实酸、甜酸、酸甜适度、酸甜和甜的风味品质的关系,为桃果实风味品质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用榆林市近年来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以冀张薯8号为对照品种,测定成熟期马铃薯单株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析得出,单株块茎重量最大的是希森6号,比对照品种高82.7%;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希森3号淀粉含量最高(23%),比对照品种高120.6%;希森3号还原糖含量最高(0.23%),比对照品种高125%;甘引薯1号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0.88%),比对照品种低62.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马铃薯4项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兰1号产量和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还原糖含量低,是良好的马铃薯全粉加工原料,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建议在榆林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桃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桃种质资源,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进行基因重组,创造出优质甜风味油桃、不溶质鲜食桃、矮生桃、油蟠桃等新的桃种质类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蒽酮法测定了甘草浸膏中还原糖及总糖的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3.
Rutgers桃(红叶)与白芒蟠桃(绿叶)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在田间条件下对Rutgers桃(红叶)和白芒蟠桃(绿叶)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utgers桃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白芒蟠桃,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仅为白芒蟠桃的65%,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分别较白芒蟠桃降低30%和66%。Rutgers桃的花色素苷含量是白芒蟠桃的760倍,而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Rutgers桃与白芒蟠桃光合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叶绿素含量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蟠桃果实生长期糖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果糖型蟠桃品种五月鲜扁干为材料,测定分析果实在生长期间的糖、酸含量变化规律。生长期间五月鲜扁干果实中存在的糖主要是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糖醇,成熟果实中糖主要以蔗糖的形式积累。五月鲜扁干在整个生长期间果糖含量都低于葡萄糖,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他葡萄糖、果糖含量基本相等的种质材料大致相同,但其果糖含量的变化与这类种质材料有较大的差别。五月鲜扁干果实中存在的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和莽草酸,未成熟果实中苹果酸、奎宁酸含量都很高,成熟时以苹果酸含量为最高。五月鲜扁干中含有柠檬酸,但在整个生长期间柠檬酸含量都不高,且成熟前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云南5个主要酸角分布县(市)的32份酸角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测定结果,结合感官鉴评,提出了酸角果实的糖、酸含量分级标准,探讨了糖酸比与风味的关系,旨在为酸角果实风味的评价和对不同地区果实风味的比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条件下对Rutgers桃(红叶)和白芒蟠桃(绿叶)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utgers桃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白芒蟠桃,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仅为白芒蟠桃的65%,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分别较白芒蟠桃降低30%和66%.Rutgers桃的花色素苷含量是白芒蟠桃的760倍,而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Rutgers桃与白芒蟠桃光合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叶绿素含量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加强甜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2种不同类型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以明确各品质变化的动态规律。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测定果穗鲜食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鲜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食期籽粒发育过程中加强甜玉米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积累速度高于普通玉米;水分的下降速度加强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慢;蛋白质含量加强甜玉米略低于普通玉米,蛋白质的积累与籽粒鲜重的增加过程基本一致;鲜粒重积累速度加强甜玉米低于普通玉米;授粉13d和授粉28d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蛋白质含量和鲜粒重都相近。  相似文献   

18.
<正>1.工艺流程。板栗预处理→挑选分级→蒸煮处理→烘烤→抽真空包装→杀菌处理→成品。2.板栗预处理。新采收的板栗,水分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特别是里面的涩皮难以剥离,如直接加工风味不佳,并且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越橘亲本对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性状遗传的影响,为科学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糖高酸的南高丛越橘品种‘Sapphire’和中糖低酸的北高丛品种‘Berkeley’为亲本配置正反交组合,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果实中糖和酸的组分及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越橘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组分,柠檬酸和酒石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各糖酸组分及总糖和总酸含量在正反交组合中均表现出广泛的分离,其中糖组分及总糖的变异系数大于15%,酸组分及总酸的变异系数大于30%,酸的变异幅度大于糖的变异幅度,说明酸含量的选择潜力大;杂交后代糖和酸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呈衰退变异,正反交后代果糖、葡萄糖及总糖含量平均值倾向低糖亲本,而柠檬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平均值倾向父本;糖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酸含量在杂种后代中呈偏向低酸的偏态分布,可能有主效基因存在。杂交后代糖酸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存在明显差异,果糖、葡萄糖、总糖、柠檬酸和总酸的H2较高,为0.66-0.86,其中以果糖最高,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84和0.86,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而酒石酸的H2最低,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22和0.30,表明酒石酸的遗传效应小,易受环境影响。【结论】越橘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及总糖总酸含量广泛分离,后代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糖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潜能大,含量趋近于低糖亲本,具有一定的母性遗传倾向;而酸呈偏态分布,含量趋向于父本,明显受父本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疆早露蟠桃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蟠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品种早露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早露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60~70 d;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即前期逐渐升高,至60 d后下降;此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认为,早露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60 d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