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韦塔桉与大花序桉在粤中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韦塔桉6个种源和大花序桉4个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韦塔桉种源各年度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大花序桉除早期树高生长外,其他性状的年度生长指标在种源间并无明显差异,干形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枝性状差异不显著。韦塔桉种源17835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5.01m、15.03cm和0.1133m3,是平均值的115.82%、116.78%和153.94%。大花序桉种源9901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0.88m、12.95cm和0.0617m3,是平均值的106.35%、106.15%和117.97%。韦塔桉与同地区尾叶桉相比无显著差异,可在本地区作为重要的速生桉属树种育种资源;大花序桉作为珍贵实木用材树种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珍贵用材树种大花序桉的引种造林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花序桉实生苗造林易感染立枯病,成活率较低,生长迅速,林木分化大。提出大花序桉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选择耐寒优良种源适时播种,使用9 cm×12 cm以上较大规格的营养袋育苗,适度控制苗床水培育壮苗;初植密植222 0株/hm~2,造林后及时补植;加强抚育管理,控制林分合理保存密度主伐时在500~600株/hm~2,生长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组培苗和实生苗造林幼龄林分进行连续15个月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和同样抚育经营措施下,大花序桉组培苗林分胸径、树高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实生苗林分,且胸径、树高的极差和变异数均小于实生苗林分。大花序桉组培苗林分具有生长快、长势均匀、变异小、稳定性好等特点,能保持优树原株的遗传特性,优良性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花序桉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8 a生的11个大花序桉种源木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源间、单株间、树干高度上的木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大花序桉部分种源间、株间及高度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均有显著差异,B85号种源的顺纹抗压强度最大,为83.4 MPa;12195号种源的最小,为69.8 MPa,并显著小于B85、17008等6个种源.各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沿树干高度的变化并不相同,有的呈递增趋势,有的呈递减趋势,有的先增后减,有的先减后增.因此,在种源选择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单株选择,以便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大花序桉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改良效果.大花序桉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和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相关性不明显,可相互进行独立改良,因而可望同时获得生长快和木材顺纹抗压强度高的改良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株优良单株,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1.2%,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9.7%,选择效果尚好。[结论]大花序桉5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在种源水平受中度至较强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受弱度遗传控制。优良种源D47、S14127、B47和S12195生长材性兼优,可用作培育优质中大径材。  相似文献   

6.
6年生大花序桉不同种源木材纤维特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9个种源的大花序桉为材料,通过解析木法,测量其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比较9个种源6年生大花序桉的木材纤维特性。结果表明,种源间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纤维形态(宽度除外)与树高、胸径生长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据此可对各性状进行独立选择,可望培育出木材性状好又速生的种源;树高、纤维宽度与种源地的经纬度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9个大花序桉种源作为中大径材培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市面上大花序桉苗木来源不清、较为混乱的情况,选取部分大花序桉实生苗、组培苗以及种源试验林、母树林单株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以期验证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弄清苗木来源,为大花序桉良种有序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闽楠(Phoebe bournei)混交造林初期林分产量效应,以 3.5 年生大花序桉与红锥、火力楠、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各处理林木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结果显示,在高峰试验点,MD4处理的大花序桉平均单株材积最大,比PD1处理高出14.23%;MD1和MD2 处理的红锥平均单株材积比 PD2 处理分别高出 14.29% 和 12.68%;MD3 和 MD4 处理的火力楠平均单株材积比 PD3 处理分别高出 26.87% 和 32.93%。在大桂山试验点,ML1 处理的大花序桉平均单株材积最大,比 PL1 处理高出 14.52%;ML1和 ML3处理的闽楠平均单株材积比 PL2处理分别高出 11.17% 和 4.96%。在高峰试验点,MD1、MD2、MD3和 MD4处理的林分蓄积量分别为 53.05、52.91、53.42 和 53.79 m3/hm2,分别是 PD1 处理林分...  相似文献   

9.
对闽南山地3年生大花序桉10个家系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花序桉不同家系的林分保存率差异显著,1202和1212号家系保存率超过90%;不同家系间的胸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单株立木材积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其中1202、1212号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均最高.采用隶属函...  相似文献   

10.
大花序桉种源木材纤维特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年生大花序桉(Eucaplyptus cloeziana)种源试验林的纤维特性进行研究,从树干方向和径向上分析纤维特性的变异规律,为该树种林木改良,定向培育和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花序桉种源纤维长度在沿树干高度上相差不大,规律不明显;1.3 m高度纤维长度与长宽比随生长轮呈递增趋势,而腔径比则...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月在马拉维钦泰切地区的Litende建立了尾叶桉地理种源试验。5年结果评价表明地理种源中的植株胸径、材积、树皮厚度和木材密度有显著差异。生长与木材密度变异性表明地理种源与植株选择方法可用于尾叶桉遗传改良。试验肯定了钦泰切地区尾叶桉的快速生长。4个最好的地理种源是来自阿洛岛西部、勒沃托比山、潘泰岛东北和Mandiri山的,宜推荐在本地区发展;在马拉维建立遗传资源保留林分和人工试验林可采得这些种源的尾叶桉种子。  相似文献   

12.
闽西北适栽桉树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闽西北进行了多批桉树树种引种或种源家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闽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桉树有巨桉、邓恩桉、柳桉和赤桉,其中赤桉、邓恩桉最为耐寒。可以推广到闽西北大部份地区,巨桉、柳桉适宜闽西北较低海拔、绝对最低温度在-5℃以上的地区,但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源。树种内种源和家系间的生长性状、抗寒性存在显或极显差异,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比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大,而家系间又比种源间大。此外,桉树树种原产地的雨量分布情况对决定引种桉树极为重要。在高温潮湿的福建地区不适宜引进冬雨型桉树树种。  相似文献   

13.
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的早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建立在广西玉林市林科所和广西钦廉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2个试验点大花序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无论在种源间,还是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树高生长与地点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胸径、单株材积与地点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家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与地点的交互作用显著;种源的生长表现与原产地地理位置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初步选择了各自表现好的优良种源与家系。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黄冕林场的几个桉树树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树种生长、立木材性以及林分密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各树种的生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树皮厚度)和材性(立木Pilodyn值、应力波波速、基本密度)性状均差异显著。比较3种不同林分密度的邓恩桉发现,林分密度对其生长、材质形成等产生显著影响,适宜的林分密度有利于林木生长和材性形成。对各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树种评价,结果表明:巨桉林木生长量大,大花序桉和本沁桉生长量相对较少,但木材材质相近,表现为坚硬,而粗皮桉、柳桉、邓恩桉均低于对照尾巨桉。从林木生长、立木材性方面看,适合于该地区发展的树种有巨桉、大花序桉和本沁桉,其中巨桉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在广东省湛江市对麻疯树30个种源进行生长观测和优树初选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树高、冠幅生长、结果数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经方差分析和Duncan法多重比较表明,219号、222号各个指标相对高,可作优良种源进行早期选择;以结果数100颗.株-1、树高200 cm、冠幅200 cm为标准,在麻疯树30个种源中选出优良单株234A-2、234B-4、219A-5、220A-1、212B-3、225A-1、225A-4、240B-5,可作优良种源进行早期选择和进一步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蓝桉、直干桉种源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8次重复。经对生长量、保存率、抗性等的观测、分析,采用综合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蓝桉、直干桉存在种源差异。筛选出蓝桉T、L、G种源,直干桉12132、12125种源为表现较好的种源。最佳种源蓄积量与最差种源相比,蓝桉大125%,直干桉大55%,上述优良种源可在我省蓝桉、直干桉种植区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源地桉树抗寒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来自不同种源地的6个不同种共13个桉树样品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电导率法测定它们的最低半致死温度,同时也测定了MDA、总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发现,随胁迫时间的增加,所有样本MDA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增加,赤桉增幅最大,铁木桉最小。样本MDA增加的幅度与样本抗寒能力呈负相关,渗透调节物质增加幅度则与其抗寒能力呈正相关。抗寒性较差的样本叶绿素和淀粉含量在胁迫期呈下降趋势,而在抗寒能力较强的样本中,二者与对照比较变化并不明显。通过比较各项指标发现,不仅不同种桉树的抗寒性能有显著差异,不同种源来源的同一种桉树在抗寒性能上也存在较明显差异。测试的13个不同种源地的桉树抗寒性能由高到低依次是:铁木桉(种源号:151199)〉巨桉实生苗〉巨桉EG5(组培苗)〉迪恩桉(种源号:14521)〉邓恩桉(种源号:15967)〉邓恩桉(种源号:14113)〉邓恩桉(种源号:15956)〉邓恩桉(种源号:14452)〉卵叶桉(种源号:17285)〉卵叶桉(种源号:13745)〉边沁桉(种源号:88080)〉赤桉(种源号:11911)〉赤桉(种源号:15027)。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种源生长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细叶桉和赤桉的优良种源在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其近期保存率和立木蓄积量都比当地原主栽树种窿缘桉高1倍以上;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尾叶桉产量最高,该树种最优种源2年生立木蓄积量比最差种源大139.2%,细叶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21.11倍,赤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66%。  相似文献   

19.
大花序桉在桂中地区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阐述了大花序桉在桂中地区茶花山林场的引种生长表现情况,它的利用途径,生产水平和在桂中地区的发展前景;发展桉树实木用材是桂中地区发展速生桉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大花序桉则是这一发展方向的最佳选择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七坡林场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及区位优势,在国家储备林基地示范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等的支持下,结合林场生产经营,已营建多功能城市森林5万亩。其中,对桉树人工林逐步进行林分结构调整,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利用价值,在桉树人工林中引入了米老排、火力楠、山白兰、灰木莲、红锥、黄花风铃木、大花序桉等乡土珍贵阔叶、彩色树种,面积达7000亩,规划经营周期40年。目前,初步形成桉树与其他阔叶树种复层异龄混交林,这就是七坡林场创新的用材树种全周期可持续高质量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