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晨  陈良兴 《农技服务》2023,(12):37-39
为实现水稻生产减肥增效、机械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追肥次数对比试验,探究不同追肥方式、次数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一次基肥+一次追肥的产量和收益均最高,分别为795.67 kg/667m2,2 036.92元/667m2;比侧深施肥一次基肥+二次追肥增产59.91 kg/667m2,增收163.52元/667m2;侧深施肥一次基肥+二次追肥比人工施肥一次基肥+二次追肥增产82.29 kg/667m2,增收212.67元/667m2。  相似文献   

2.
虾塘种稻模式可在保持池塘养殖规模的同时,有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实现虾塘养虾与利用水面种植水稻的双增产双丰收,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本研究从虾苗投放、水稻品种、水稻栽种、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水稻收割等方面将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在共6 670 m2的虾塘内放养体长1 cm的红螯螯虾苗,每667 m2放养5 000尾,养殖6个月后每667 m2产出商品虾126 kg,获得收益12 600元。通过浮板的形式共种植水稻480 m2,产出水稻349 kg,米200 kg,稻米售价20元·kg-1,共获得收益4 000元。若以池塘面积计算,每667 m2产出稻米为400元。若以浮板面积计算,每667 m2产出稻米为5 558元。667 m2总成本为7 700元。即该养殖模式不影响虾的产量,667 m2可增收5 300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69(若以浮板面积计算,则增收更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宜黔北中高海拔区魔芋高效种植模式,选用贵州主栽黑杆花魔芋品种与玉米进行间作,通过设置不同播期,比较其综合产值。结果表明:在黔北1 380 m海拔区种植魔芋,块茎成熟期较短,在魔芋2 668株/667m2、玉米1 524株/667m2模式下,4月30日播种的魔芋产量最高,为2 934.8 kg/667m2,分别比4月10日播种、5月10日播种增产3.77%、5.77%。综合两个作物产出效益,4月30日播种的投产比和产值最高,分别为1∶1.41,13 902.6元/667m2。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于2021—2022年开展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分析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全年合计纯收入为4 995.23元/667m2元,经济效益显著。为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介绍在该间作模式下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贵州省施秉县水稻产业发展,实现水稻增产增收,并为水稻种植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对施秉县北部区域低等肥力水稻土进行肥效试验,对比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N2P2K2施肥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最高,为486.43 kg/667m2,较对照增产214.96 kg/667m2,增幅为79.18%。经济效益最高,为1 459.29元/667m2。纯收益最高,为1 293.91元/667m2,较对照增加收益479.50元/667m2。推荐施秉县北部区域施肥量为纯N 8 kg/667m2、P2O56 kg/667m2、K2O 8 kg/667m2。  相似文献   

6.
为修文县大白菜种植提供品种选择,对CR春泰、春乐、春福、春丽等10个大白菜新品种开展引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高产、市场接受度高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春乐产量最高,达2 173.09 kg/667m2,较早翠(对照)增产322.09 kg/667m2,增产率17.40%;产值为4 346.18元/667m2,较对照增加644.18元/667m2。绿翠的产量次之,为1 964.1 kg/667m2,较对照增产113.10 kg/667m2,增产率6.11%;产值为3 928.20元/667m2,较对照增加226.20元/667m2。春乐和绿翠紧实度、整齐度、抗逆性均表现较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市场接受度高,适宜在修文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适宜的黑皮果蔗施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2021年在五华县进行以复合肥对黑皮果蔗单施为对照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和增施有机肥使黑皮果蔗叶色变浅,植株矮壮,且能提高单径重及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其中,黑皮果蔗施硫酸钾复合肥25 kg/667m2+商品有机肥800 kg/667m2的产量及生产效益最高,其产量、产值分别为50 809.36 kg/667m2、11 618.72元/667m2,去除生产成本2 930元/667m2后,利润为8 688.72元/667m2,较CK增加14.63%。推荐对黑皮果蔗施硫酸钾复合肥25 kg/667m2+商品有机肥800 kg/667m2,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黔北中高海拔区玉米土壤生产能力,实现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在正安县庙塘镇板房村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种植方式(玉米秸秆不还田,CK)、秸秆旋耕还田(T1处理);秸秆覆盖还田(T2处理)3个处理进行玉米栽培。结果表明:秸秆旋耕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能改善土壤肥力。秸秆旋耕还田的玉米产量为697.45 kg/667m2,纯效益为1 013.84元/667m2;秸秆覆盖还田的玉米产量为685.95 kg/667m2,纯效益为977.04元/667m2;玉米秸秆不还田的玉米产量为635.64 kg/667m2,纯效益为816.04元/667m2,秸秆旋耕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的产量分别较常规种植高9.7%、7.9%,纯效益分别较常规种植高24.24%、19.73%。秸秆旋耕还田的综合效果更理想,适宜在正安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浩放 《河南农业》2023,(12):63-64
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给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元素,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肥增效,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新型肥料。在烟草生产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减量10%基础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烟草增产13.74kg/667m2,增产率为9.7%,增收544.08元/667m2,降低土壤容重0.15g/cm3。  相似文献   

10.
为发展六枝特区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探索最佳施肥方式和种植密度,选用志远油8号为材料,开展施用常规基肥、缓释肥+硼砂一次性做基肥、常规施肥3种施肥方式和4 000株/667m2、5 000株/667m2、6 000株/667m2、7 000株/667m2 4种植密度的种植试验,比较各处理志远油8号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缓释肥40 kg/667m2+硼砂1 kg/667m2一次性作底肥,种植密度为6 000株/667m2时,志远油8号的产量最高,为129.02 kg/667m2;株高最高,为169.83 cm;主轴角果数最多,为113.5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75.50个,角粒数为17.80粒/个;千粒重第三,为5.15 g。该施肥方式与密度为志远油8号种植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泸州龙眼园高接换种后3年内利用行间间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7种间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园间作中药材一季收入为3550元/667m2,收益最高;间作春茄子和冬豌豆一季收入3150元/667m2,收益次高;种植南瓜和箭舌豌豆一季收入105元/667m2,收入最低。建议对种植和销售风险承受能力强、懂技术且有充足劳动力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选择在龙眼果园中间作种植中药材和蔬菜类作物,其他可在果园中间作种植粮油类作物或绿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冬小麦精量穴播栽培模式效果,为滴灌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播种量处理的示范田内样点调查,采用固定和随机取样等方法,调查与分析空穴率、基本苗、冬前总茎数、越冬总茎数、平均单株分蘖数及可能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产量等,与龙王庙村常规播种地块对比产量和效益。【结果】获取精量穴播冬小麦播种量6.3 kg/667m2、8.3 kg/667m2 2个播种量的空穴率分别是20.6%、9.1%,基本苗分别是10.3×104/667m2、14.4×104/667m2,冬前单株分蘖数分别是3.1和2.8,冬前分蘖成穗率分别是98%和65%,平均单株成穗率分别是403%和283%,收获穗数分别是41.5×104/667m2和40.7×104/667m2、实收单产分别是628和632 kg/667m2等,精量穴播2个处理均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分别比同等条件下条播16 kg/667m2播种量处理实收单产分别增加38和42 kg/667m2,节约种子分别是9.7和7.7 kg/667m2,增加效益分别是494.16和488.84元/667m2【结论】冬小麦产量高低与播种量没有明显关系;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平均单株成穗率和冬前分蘖成穗率逐渐减少;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收获穗数随着播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平均穗粒数随着平均穗数增加而减少;精量播种冬小麦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播量为6.3 kg/667m2时,冬前分蘖数与分蘖成穗数接近,有效分蘖数和收获穗数最高,平均单株成穗率达403%,冬前分蘖成穗率达98%,节本增效金额达494.16元/667m2,节本增效最多。  相似文献   

13.
木薯间种花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光能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达到增产增收,用地养地目的,进行木薯间种花生试验。结果表明,木薯间种花生,每667m2产鲜木薯2 203.5kg,花生146.4kg,与对照单种木薯相比,每667m2木薯增产302.7kg,增长13.7%,花生146.4kg,增收860.3元,共增收1 079.75元,经济效...  相似文献   

14.
吴雯 《农技服务》2023,(9):24-27
为科学指导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探清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设置常规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4个处理的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肥区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最高,分别为25.01万穗/667m2、165.43粒、150.23粒,水稻籽粒净产量、秸秆折合产量常规肥区最高,分别为543 kg/667m2、460 kg/667m2,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表现为氮肥利用率43.56%,磷肥利用率14.36%,钾肥利用率20.29%。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开展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产量最高,为1 097.9 kg/667m2,感官评分85.0分;金糯1913产量第二,为1 066.2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中鲜糯808产量第三,为1 018.6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密甜糯2号产量第四,为1 013.3 kg/667m2,感官评分86.0分;双萃产量第五,为1 005.3 kg/667m2,感官评分90.0分。该5个品种鲜果穗产量较高且外观口感较好,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贵州丹参产业的发展,扩大品种优势,实现产量和质量双提升,并为丹参生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紫花丹参为供试品种,开展丹参氮磷钾肥不同优化配比试验,筛选出丹参种植最佳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结果表明:120%的优化钾区丹参综合效益最好,丹参产量最高,折合干重为192.32 kg/667m2;产投比最高,为2.15;窝块茎数为25.6根;窝块茎长度为30.6 cm;窝块茎鲜重为238 g。建议施用N 12 kg/667m2,P2O58 kg/667m2,K2O 13 kg/667m2,折合施用尿素26 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50 kg/667m2,硫酸钾26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高产品种辽单575为试材,设置3个缓释肥用量(40 kg/667m2、50 kg/667m2、60 kg/667m2)匹配3个CPA施入量(0 kg/667m2、0.75 kg/667m2、1.00 kg/667m2),共计9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分析春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生育关键时期的株高、干物质积累、LAI、茎截面积等农艺性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缓释肥50 kg/667m2配施1.00 kg/667m2 CPA有利于改善植株生长发育,最终获得高产及较高收益。  相似文献   

18.
兰明锋 《河南农业》2023,(35):16-18
闽薯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金冠×389746.2”组合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2年在寿宁县大安乡大熟村对闽薯2号进行引种试种,建立种植示范片,该品种表现出了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经测产,闽薯2号示范片平均折合每667m2产量2 046.6 kg,田间长势良好,群体整齐一致,没有发生晚疫病和黑胫病,比当地主栽的米拉平均每667m2增产899.44 kg,比对照增长78.35%。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是一个较有发展潜力的马铃薯新品种,现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带状种植模式下大豆玉米生长、产量特性及经济效益,通过设置4种带型S2M2、S4M4、S4M2、S6M4及单种玉米(M)、大豆(S)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带型的大豆玉米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带状种植条件下的大豆生育期有延迟现象,与单种大豆相比生育期延迟2~3 d;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玉米边际效应优势最大的S2M2带型,玉米穗部性状因子得分最高,为1.22,单种玉米因子得分最低,仅为-2.27;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大豆的百粒重在20.17~22.87 g之间,而单种大豆百粒重仅为19.94 g; 4种带型设置的LER均大于1,其中S4M2带型的LER最大,为1.38;与单种玉米相比,S4M4带型纯收益最高,增收246.95元·hm-2,增收率为1.60%,与单种大豆相比增收11 822.07元·hm-2,增收率为101.90%。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整体经济效益大于单种,通过土地当量比、经济效益及下一年轮作等整体分析,S4M4带型适用于种植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兴安岭南麓地区。  相似文献   

20.
吴丽娜 《河南农业》2023,(16):40-41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可以验证和评价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春玉米生长的调节、增产效果,以及对供试作物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在春玉米种植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与安排试验安排在河南省栾川县冷水镇西增河村,示范区面积1.33 hm2,种植春玉米品种为铁研919。于2022年4月25日播种,采用种肥同播,每667 m2播种量2 kg,每667 m2施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 kg,行距60 cm左右,株距23 cm左右,每667 m2种植46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