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如凯  张木清 《作物学报》1995,21(4):479-484
应用盆栽试验详细研究了NaCl胁迫下甘蔗叶片多胺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ADC、ODC和PAO活性以及多胺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而且它们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NaCl胁迫下诱发的多胺含量提高与ADC、ODC和PAO关系密切。而且ADC、PAO活性和多胺相对值的增加与品种耐盐性表现一致,耐盐性强的品种桂糖11和NCo310ADC活性提高幅度高于不耐盐品种粤糖57-423  相似文献   

2.
大豆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董钻  谢甫绨 《作物学报》1996,22(1):89-95
根据2年对2个大豆品种的测定结果,大豆叶片、叶柄、茎秆、荚皮的N、P2O5、K2O百分含量随生育进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籽粒中N的百分含量在成熟前2周达到最大值,尔后下降;P2O5含量比较稳定;K2O稍呈下降趋势。大豆单株的N、P2O5和K2O绝对含量的积累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加以表达,拟合良好。大豆植株吸收各种养分最快的时间:N约在出苗后第9 ̄10周,P2O5在第10周前后,K2O约在第8  相似文献   

3.
生理生化测定表明:浸种棉苗和棉苗喷药的SOD(超氧物岐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MDA(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降低;Pro(脯胺酸)、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的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棉苗喷药后可抵抗-2℃(5h)~-3℃(3h)~-4℃(3h)~-5℃(1h)长达12h的低温不受冻害,这种抗寒办可保持一个月。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浸种棉苗SOD(超氧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MDA(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降低;Pro、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田间试验结果在明,座桃率提高,霜前花增多,稳产高产优质。棉苗喷药可抵抗-2℃(5h)~-3℃(3h)~-4℃(3h)~-5℃(1h)长达12小时不受冻害,这种抗寒力可保持1个月。  相似文献   

5.
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同一栽培条件下,对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位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含量P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B、Cl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S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P、S、Cl、B含量不存在相关性.(2)不同叶位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含量K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Ca、Mg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Cu、Mn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大,Zn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K含量呈极显著强负相关,;与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Mn、Zn含量不存在相关性.(3)不同叶位叶片的有机成分含量总糖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总氮的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烟碱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有机成分总氮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与总糖、烟碱含量不存在相关性;与氮碱比、糖碱比(烟叶品质指数)均呈极显著强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种在旱地的二个耐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生长后期分别进行灌溉和不灌溉(对照)处理,灌溉处理的茎长、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和公顷产糖量显著高于对照;在整个工艺成熟期叶片中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明显提高,而还原糖和水分含量则明显下降,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蔗法重力纯度提高,蔗法汁还原糖分下降,但二个品种不同处理的蔗糖分,叶片中ATP酶、NADP-苹果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呼吸强度表现不同,耐旱性较差的桂糖1  相似文献   

7.
对7个烤烟品种打顶后不同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的分泌量与其他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表面蔗糖酯总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各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含量差异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以NC89含量最高,其次是云烟85,最低为G80。叶位之间比较发现各品种蔗糖酯总量均呈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之间蔗糖酯含量差异显著。蔗糖酯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烟碱之间呈正相关,与非还原糖和钾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豆豆荚与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东农42、东农163二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对鼓粒期大豆叶片和豆荚的叶绿素含量、氨基酸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叶绿素总含量平均占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1%~2%, 豆荚的光合速率与其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豆荚的还原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都较叶片含量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都比叶片低。豆荚的蛋白质、还原糖、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病害对不同抗枯类型棉花品种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抗枯萎类型棉花品种(系),在病害胁迫时,叶片组分内SOD、POD活性呈明显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SOD和POD活性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不抗病的品种则表现趋势相反,膜脂过氧化水平、SOD和POD活性都较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发现SOD和POD活性与田间发病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裂果发生遗传原因和筛选抗裂相关果实性状,以陕北主栽易裂品种‘狗头枣’、‘骏枣’、‘团枣’和抗裂品种‘木枣’、‘相枣’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蒽酮法测定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分析不同抗裂性品种、未裂与裂后枣果、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的可溶性糖与不溶性糖含量差异。研究表明:还原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抗裂品种易裂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易裂品种抗裂品种;纤维素含量:裂后未裂;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果皮;其他成分含量在各材料中差异不显著;还原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论说明:(1)品种的抗裂性与枣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纤维素含量有关,与淀粉含量无关。还原糖和纤维素含量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低,抗裂性好;(2)裂果现象的发生虽不会导致枣果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发生变化,但会使得纤维素含量增加;(3)在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存在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合成不同步,有可能是导致枣果开裂的原因之一;(4)与品种抗裂性有关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纤维素的合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淀粉的合成除了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有关外,相对比较独立。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钾素对甜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1/2Hoagland营养液水培,研究不同浓度K+对甜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幼苗叶片、叶柄、根系和整株的干物质量均随钾素浓度提高而增加,在K+浓度为3.00 mmol/L时最高;随K+浓度提高,甜菜幼苗根系、叶柄、叶片钾含量,幼苗全氮、磷、钾积累量,叶片、叶柄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叶片面积随之逐步升高,3.00与6.00 mmol/L K+处理无明显差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SOD、GPX活性,根系、叶柄和叶片全N含量随之逐步下降,3.00与6.00 mmol/L K+处理无明显差异;叶片CAT活性,根系、叶柄和叶片P含量保持不变或变化无规律。在本研究条件下,3.00 mmol/L K+是甜菜幼苗生长最佳营养浓度。  相似文献   

12.
木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试验以辐选01,华南5号(SC5),新选048,新选056,南洋红(SC201),华南205(SC205),GR891,华南124(SC124)为材料,分别在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和工艺成熟期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块根淀粉含量,探讨木薯叶片可溶性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块根形成期到工艺成熟期,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都逐渐增加,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呈正相关,从块根膨大期到工艺成熟期,叶片还原糖含量逐浙增加,与块根淀粉积累呈正相关,而叶片蔗糖含量逐浙降低。与块根淀粉积累呈负相关。8个品种都有同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氮钾肥配施对藤三七叶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钾肥配施对藤三七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能显著促进藤三七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产量,改善叶片品质。在适量范围内随着氮、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鲜产量、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Vc的含量明显提高。当施氮量达到7.75 kg/100m2以上时,产量和品质呈下降趋势,叶片的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施量呈正相关。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配施钾肥可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还原性糖、Vc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菜用藤三七优质、高产的氮、钾肥最佳配施方案为N 5.75 kg/100m2, K2O 3.90 kg/100m2。  相似文献   

14.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中淀粉、总糖与还原糖等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中淀粉、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随之增加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总糖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3个烟叶部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时期之间淀粉、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总糖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不结球白菜品系的单株产量和8个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性状间的关联度排序为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厚>叶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最大叶叶柄长。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对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在不结球白菜育种过程中,注重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性状的选择,同时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不结球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生防菌ZJH-10对黄瓜灰霉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生防菌ZJH-10诱导黄瓜抗灰霉病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了生理生化测定方法,测定了黄瓜根部和叶部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黄瓜经ZJH-10处理并同时接种灰霉病菌后,黄瓜根部和叶部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并于处理后第5 d达到最低值。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根部含量分别在处理后第5 d、3 d 和5 d 达到最大值,叶部各含量变化与根部的基本一致。叶部组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其它处理,都在处理后第3 d达到最大值。由此表明,ZJH-10可能通过改变这些物质的含量来提高黄瓜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恩施山地是中国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适宜地区之一。探讨中间香型烟叶不同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模式对恩施山地烟农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比较分析了5种栽培模式下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的根、茎秆和烟叶的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模式。根、茎和叶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高峰期在移栽后60~75天左右, 干物质积累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大小为:叶片>茎>根。通径分析表明,最大叶面积对烟叶干物质积累的直接正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2.152,茎杆干重对烟叶干物质积累起最大的负作用,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248。烤烟上等烟叶率与淀粉、还原糖与烟碱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22、-0.369和0.145。还原糖通过淀粉和烟碱对烤烟上等烟叶率起的正作用为0.692。因此,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增加茎秆和叶生长,降低根冠比,可以促进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通过增加还原糖的含量,降低淀粉和烟碱的含量,可以提高烟叶的上中等烟率。烤烟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表明,N4是适宜湖北恩施山地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它在当地烤烟生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叶柄和根系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田棉花氮代谢随播期和密度的变化规律,选用华棉3109(G.hirsutum L.)于2014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农场,采用裂区设计:播期(月-日)(S1,05-30;S2,06-14)为主区,密度(株·m-2)(D1,7.5;D2,9.0;D3,10.5)为副区,研究了硝态氮含量在主茎叶柄和根系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随生育进程推进,叶柄和根系硝态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初花期最高。2)主茎叶柄硝态氮含量随叶位变化,蕾期、初花期由上而下逐渐降低,第1叶最高;盛花期逐渐增高,第1叶和第4叶最高;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叶柄硝态氮含量在叶位间的下降幅度随播期推迟而降低,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3)播期和密度对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叶柄和根系硝态氮平均含量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但播期和密度主效应影响不同:见花施肥前,随推迟播期,棉花叶柄硝态氮平均含量显著降低了42.9%,根系硝态氮平均含量显著升高了12.1%,增加密度对叶柄和根系硝态氮平均含量无显著影响。见花施肥后,随播期的推迟,叶柄硝态氮平均含量无显著性变化,初花期平均为5.05 mg·g-1,盛花期平均为2.62 mg·g-1;而根系硝态氮平均含量,初花期S1S2,盛花期S1S2;随密度增加,D1,D2与D3初花期叶柄和根系硝态氮平均含量均显著降低;盛花期叶柄硝态氮平均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而根系硝态氮平均含量则与初花期相反,呈显著递增趋势。综上所述,晚播高密条件下,见花一次施肥后,推迟播期不改变棉花地上部叶柄硝态氮平均含量水平,适度增加密度有利于棉花叶柄维持较高的硝态氮含量,有利于为叶片氮代谢提供充足的底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硒,了解硒对魔芋生长的影响,以及在魔芋生长的不同时期硒在不同器官中的吸收分布情况。试验选用杂交品种‘安魔128’芋鞭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通过在魔芋根部浇灌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水溶液,测定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硒含量。结果发现:(1)在魔芋展叶期,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各器官硒含量均逐渐增加,表现为球茎>叶柄>叶片。(2)在球茎膨大期,各器官硒含量在不同硒浓度下达到最大值;当硒浓度超过16 mg/kg时,叶片及球茎中硒含量均显著降低,表明高硒处理对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影响。(3)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叶片、叶柄及球茎中的硒含量均呈现先富集后减少的趋势,在硒浓度为16 mg/kg时达到最大;随着魔芋生长至成熟,叶片及叶柄硒含量均有向球茎转移的趋势。(4)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硒含量是相互影响的,叶柄中硒含量最终由其他途径转移而来,且硒有从其他器官向球茎中转移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适于魔芋生长发育及各器官硒含量积累的最适硒浓度范围为≤16 mg/kg,且在魔芋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中硒含量之间相互影响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两种烤房对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两种烤房条件下的烤后烟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在密集烤房烘烤的烟叶整体质量优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高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而总氮,烟碱含量低于在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2)密集烤房烘烤的烟叶的拉力、抗张强度、平衡含水率、填充值大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而厚度和叶质重则小于气流上升式烤房烘烤的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