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品种类型处理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渭北旱塬区旱地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豫玉22(平展型)、郑单958(紧凑型)和先玉335(耐密型)为供试品种,设置5.25,6.75,8.25和9.75万株/hm2 4种密度处理,研究各生育时期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性状、光能利用率(RU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结果】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春玉米LAI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春玉米群体对旱地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最终实现增产增收;不同密度下以8.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8.97t/hm2,群体光能利用效率达1.50左右;各品种间耐密性以先玉335最好,郑单958次之,豫玉22较差。【结论】在渭北旱塬春玉米种植区,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同时应选育紧凑、耐密型品种。本试验条件下,先玉335在8.2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和纯收益最高,为渭北旱塬较适宜的春玉米密度和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在开县生态环境下套作玉米增产潜力,本文通过对17个玉米品种进行不同海拔区域开展试验,分析其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差异,以期选择出适合本地套作模式种植的优质高产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低坝区域渝单8号、先玉508、正红311,中山区域三峡玉3号、华凯2号、奥农玉1号等品种表现较优,其实际产量都达到560.0 kg/667m2以上,适宜本地推广。  相似文献   

3.
徐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79-79,83
玉米是彬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推广品种杂、品质差等诸多因素影响,产量和收益较低。为此2011年春播,结合玉米高产创建,彬县开展了玉米不同品种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彬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玉米新品种,为指导玉米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小麦品种在彬县地区的品质和产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筛选出适合于渭北旱塬地区的高产、优质、抗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种,笔者于2018年将11个旱地小麦新品种统一种植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彬县小章镇农林综合试验站大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旱优5号的产量居第1位,产量达5 710.35 kg·hm~(-2),比对照晋麦47增产30.05%。其次是西农928,渭麦9号。说明这三个品种较适宜于在彬县地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喀什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优良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筛选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的玉米品种,对新玉23等12个品种进行了区域比较试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玉38综合表现最好,濮单6号、先玉335、新玉66、新玉63、新玉46、陕单911、新玉33、新玉23、新玉31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喀什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引进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减少农民盲目引种带来的不必要损失。2016年富源县开展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筛选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植株性状、抗性、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品种石糯2号稳产、抗性强 ,食味和商品性好 ,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黑糯1号、云糯3号还需来年继续进行试验示范,进一步确定其抗病性后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渭北旱塬高产、优质、抗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种,2013-2015年对9个旱地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晋麦47为对照,通过记载基本苗、分蘖数、穗数等相关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及室内考种,综合分析得出适宜渭北旱塬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为旱丰728、航麦287、伟隆123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近三年来,江汉平原在棉花种植经济效益降低后,油后麦后夏播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取代棉花的主要作物。为了正确引导农民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我们收集了11个主要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中登海9号、汉单777、蠡玉16和郑单958综合现状好,一致认为可作为江汉平原的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近年来通过国家、甘肃省审定(引种)的玉米新品种的综合性状,从中筛选出适宜庆阳市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以先玉335为对照,对15个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重点通过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1573、中地9988商品性好,试验田产量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庆阳市中南部塬区块推广种植;先玉698、铁391抗性强,群体生长整齐,增产潜力大,建议在庆阳市各个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龙生968、强盛339为中熟品种,抗逆性突出,丰产性强,建议在庆阳市中南部、北部丘陵半干旱区及东部子午岭冷凉阴湿区作为籽粒型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广西玉米引种试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广西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步伐,2007年继续在我区玉米主产区对29个已通过外省审定的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入的新品种多数产量较高,但品质和综合抗性表现较差,其中耕源14、东单68号、郑单518、中单808和遵玉205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通过了广西普通玉米品种引种试验,可在广西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旱塬地玉米单产实现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在黄土高坡旱塬地生态区,以玉米新品种临玉3号、晋单63号、大丰30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B_1:67 500株·hm~(-2),B_2:75 000株·hm~(-2),B_3:82 500株·hm~(-2),B_4:90 000株·hm~(-2)),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塬地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坡旱塬地推荐种植玉米新品种大丰30,适宜密度为7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东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近3年平均降雨量510毫米,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7-9月。蓝田县是粮食种植大县,玉米是我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玉米面积38万亩,推广应用耐旱耐密型玉米,对提高全县玉米产量意义重大,我们对几个耐密性品种在中高密度进行试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县夏玉米种植密度在4500株/ 亩产量较高,继续增加密度增产作用不明显,种植先玉335和榆单9号产量较高,可在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新品种新玉13号、新玉36号、新玉31号为对象,通过试验鉴定期丰产性、适应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新玉13号品种综合表现好,适宜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论渭北旱塬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渭北旱塬气候、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科学地阐明了本地区地膜玉米的生产现状、增产原理、栽培技术。并通过试验、示范,论证了渭北旱塬旱地春玉米高产原因。针对本地区旱塬旱地春玉米生产环境,提出了适宜渭北旱塬生产的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大石山区春季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供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百色市农科所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桂单162为对照,对近年来本区经过审定的15个优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展示,天艺153、正大719、桂单0810、先玉60T60、佳福399共5个玉米品种在2017年春季试验示范中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百色春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和评价杂交玉米新品种在瓮安县的适应性、丰产性、稳定性及抗逆性,为杂交玉米新品种在当地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对9个杂交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帮豪玉158和渝单19单产较高,田间表现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瓮安县大部分地区中等及以上肥力推广种植。益玉6号为当地农户喜爱品种,适宜在南部和中部栽培管理水平中等的地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加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笔者于2009年春对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玉米试验站提供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凤糯2号"、"浙糯玉4号"、"美玉(加甜糯)8号"、"苏科花糯2008"和"苏玉糯2号"5个品种均较适宜原南江区种植,尤以"苏玉糯2号"为较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海南省青贮青饲玉米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内6个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和3份饲草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其在海南种植的适应性和饲用价值.[结果]各参试品种生物学特征、产量和营养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饲玉14号和桂青贮1号春、夏、秋季节种植均产量较高、营养品质较好、饲用营养价值较高,且适应性强.玉草4号适合在春季种植用作青饲.[结论]新饲玉14号、桂青贮1号和玉草4号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7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世良  罗立 《农技服务》2009,26(5):24-24,34
为筛选出适合玉屏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2008玉屏县种子管理站年引进6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织金3号、遵玉8号比当地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增产显著,增产幅度分别为13.3%、12.8%,抗性、品质表现较好,适宜在玉屏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12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选  廖华刚  张莉 《农技服务》2010,27(4):431-432
为筛选出适合金沙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金沙县种子管理站引进了12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单808、海禾28、华龙玉8号分别比当地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遵玉3号增产15.19%、1.84%和1.38%,丰产性、抗性、适应性较好,适宜在金沙县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