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是整个国家农技推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发现,巴南区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优,总体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偏小,存在队伍素质不高、待遇偏低等问题。文章结合重庆市巴南区当前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事关都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责任重大。本文总结了近两年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内容,并以加强宣传培训力度、严格农业投入品执法、抓好食用农产品“三品一标”全程管控为亮点,探讨了新形势下抓好基层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在重庆三峡库区实际应用和经验作法,分析了存在问题,同时对循环农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做出总结,认为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热点话题。随着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十二五”减排约束性指标较“十一五”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两项指标,同时首次把农业源纳入减排管理范畴,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控和治理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农业领域的信息化,相对金融、通讯、文教卫生、交通、能源等领域而言,起步晚,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薄弱,且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才。然而,最近十年,随着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集中关注农业,农业信息化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金农工程”,一大批农业信息化项目建成,形成了标准化的信息交换和管理体系,大量农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投入实际使用,极大促进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整体水平。  农垦,中国农业的国家队,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带头示范作用。十一五期间,借势农业信息化发展大潮,农垦信息化工作同样是翻天覆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垦区主管部门、规模企业、国有农场网络环境、计算机软硬件完备;管理部门大多建立了政务系统,实现了公文流转、统计和财务预决算的电子化;企业信息化广泛应用,80%的农场和事业单位实现了财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队伍发展壮大,全员信息化素质普遍提高。同大农业信息化相比,农垦的信息化工作还具有系统、深入、实用的特点。“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垦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的信息系统出现,标志着农垦信息化进入注重实效的深层应用阶段。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重点目标之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的具体要求。作为农垦人,我们的目标就是80%,甚至90%。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展用信息化提升土地管理水平的实践,可谓是顺风顺水,又算得上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业科研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低、农业技术推广难问题,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部分种养大户以及合作社带头人,不断示范创新一系列农业技术高效模式,总结并推广了一系列农技服务模式,从而探索出“1+10+10”农技服务模式,该模式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时期内农业技术服务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通信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越来越明显,如何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农业科技直接送到农业行业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等各类用户手中,实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服务能力,从而解决农业科技传播和应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需要切实考虑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当前实实在在的现实需求。而建设特色科技书库,能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对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渔业是重庆市确立的11大类特色效益农业之一。2012年7月6日召开的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工作会上提出: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为了实现铜梁县效益渔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实践中突出科技支撑、强化技术应用、发挥人才动力,创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运用,努力提高单产,使效益渔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特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助推农业实现个性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相结合。“互联网+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农民可以通过电商购买所需的农资、农机,并获得防治病虫害、施肥用药等农业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借助互联网形成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可实现精准化生产、智慧型生产。“互联网+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互联网+农业”有助于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该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破解农村“三留守”和贫困户增收难问题,使域内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地就业,并增收致富,实现精准脱贫。蓝田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交通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人文历史优势,全面实施“旅游+”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度融合,坚持“以农业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打造春季踏青赏花、夏季纳凉避暑、秋季登山探幽、冬季泡汤滑雪的全区域全时空旅游,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石泉县畜牧产业发展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主线,坚持 “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畜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行“畜—沼—园”绿色循环农业,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产业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总结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持续推进全县畜牧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土壤侵蚀、能源危机、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等造成了生态危机,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投入消耗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探索农技推广新途径和新模式,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循环系统是新时期农业转型的迫切需要。本文总结凤庆县发展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潼南县利用“西部绿色菜都”的资源优势,在畜牧养殖上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型道路。本文概述了潼南县近几年来实施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做法、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重庆市秀山县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GIS软件等综合评价和分析,明确了秀山县耕地质量现状是:质量等级下降、酸化严重、肥力变差、污染加重、利用不足,提出了有效的耕地管理措施,从而更有利于促进秀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生产的农产品都是以商品外销为主,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很高,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无常,为应对自然条件的不稳定性,应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如何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农业正是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实用人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地位更加重要,而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进程的主人翁。但是当前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矛盾凸显,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一难题。高安市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滕州市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加快农村综合信息建设,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技术咨询、病虫测报和市场供求信息,促进实用科技的学习、应用和转化,建设了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队伍,实施“三电合一”工程,充分利用电话、电视、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工具为民服务,开通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被广大农民称为农技“110”。开发方便快捷的现代信息网络,向农民群众提供形象生动的远程视频服务,实现了农户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开通平民化的短信平台,率先开播县级农业科技频道,编发“滕州现代农业报”等报纸读物,集中报道农业农村政策,发布农业信息,宣传农科知识。通过积极完善信息服务桥梁建设,我市将“农业信息化”全面引入农村生产、生活,确保有价值的农业科技咨讯及时送到农民群众身边,促进科技转化率,有力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邢台市由于多年来农业追求高产量、高效益,严重破坏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此引起的食品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邢台市政府在审视邢台市情、总结邢台历史、综合分析比较邢台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从农业生产实际来说,就是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本文对邢台市目前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并找到制约邢台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县渔业以每年初渔业工作会精神为指导,以“保供给,保增收”为目标,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渔业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全县渔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巴南式共富     
一个地方执政者的政绩追求,常常左右着一方福祉兴衰。重庆市巴南区的发展,一直都铭刻着深厚的民生烙印;巴南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施政内容和效果,正在推动城乡发展的列车轻快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