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病毒性病害。一年中,秋季和春季是小麦丛矮病发生的主要时期。此时传毒介体灰飞虱的传毒能力决定于介体本身因素及环境因素。为弄清灰飞虱的介体传毒和病害发生间的诸关系,在1979—1980年的秋、春季节,进行小麦丛矮病传毒介体的传毒效力研究,进而给小麦丛矮病的病害流行因素、预测预报工作及控制病害发生提供线索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稻灰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粟等农作物。传播水稻褐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发生较多。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我国东北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1小麦丛矮病小麦丛矮病是靠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灰飞虱在小麦上传毒侵染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小麦播种出苗后;第2个高峰期是在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回升,越冬代灰飞虱开始在麦苗上活动取食,传播病毒,感染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1小麦丛矮病 小麦丛矮病是靠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灰飞虱在小麦上传毒侵染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小麦播种出苗后;第2个高峰期是在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回升,越冬代灰飞虱开始在麦苗上活动取食,传播病毒,感染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据茌羡县11年历史资料,以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为预报量y、上年秋播前灰飞虱 密度为x1、灰飞虱带毒率为x2、初春麦田灰飞虱密度为x3、上年11月中旬平均气温为x4四个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多因子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麦丛矮病的预测模式y=·x·R,经1995 ̄1996年应用,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对11年历史资料应用该模式进行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0.91%。  相似文献   

6.
灌南县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在灌南县发生越来越严重。阐述了小麦丛矮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小麦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蚜虫、灰飞虱传毒引起的小麦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的发病症状、特点、发生原因及综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属同翅目、飞虱科。在水稻、小麦、玉米上除以成虫、若虫刺吸危害外,还传播病毒,引起如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小麦条纹叶枯病、丛矮病,玉米粗矮缩病等病害。其传毒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直接刺吸危害。近两年,灰飞虱在我县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毒病,该病主要侵染禾本科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一种由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在我国南方稻区广为发生流行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与灰飞虱种群数量消长及携毒传播相对应。晚稻收获后,灰飞虱成虫转入田边杂草和冬播大小麦危害与越冬,越冬代成虫高峰为3月上中旬,一  相似文献   

10.
据茌平县11年历史资料,以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为预报量y、上年秋播前灰飞虱密度为x1、灰飞虱带毒率为x2、初春麦田灰飞虱密度为x3、上年1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为x4四个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多因子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麦丛矮病的预测模式y~=x~R~,经1995~1996年应用,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对11年历史资料应用该模式进行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0.91%**。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丛矮病是一种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病毒病,有关此病的发病规律已有报道,其病原是杆状病毒。把提取的小麦丛矮病毒人工注射于健康灰飞虱体内,令其在健康麦苗上取食,则麦苗可发生典型的丛矮病症状。关于小麦丛矮病毒的寄主植物,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都曾做过研究。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广泛的寄主范围测定,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何广田 《农技服务》2009,26(5):69-69
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近年在滁州市南谯区发生越来越严重。从病原、症状、发病条件、发病特点和传播途径等方面介绍了小麦丛矮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灰飞虱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又是小麦丛矮病的传毒介体.小麦丛矮病目前已成为我省北部地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据1978年仅安阳地区调查,小麦发病面积达50万亩,严重威胁着小麦生产. 一、灰飞虱的发生规律灰飞虱在豫北地区一年可发生5一6代。以3一4龄若虫在麦田土缝内、田边杂草丛和枯叶下越冬。越冬若虫于翌春3月上旬开始活动为害小麦,3月下旬始弱化成虫,4月上旬达羽化盛期。在小麦和杂草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坐坡"(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小麦发生"坐坡",主要集中在地头地边、独立分散的小块田、插花田。干旱天气使得灰飞虱、蚜虫繁殖快、数量多,病毒病感染几率大。如何预防小麦坐坡呢?清除杂草是简单有效的措施之一。灰飞虱1年完成4~5代,小麦播种后若虫从杂草迁入麦田为害,越冬后随小麦返青开始活动,越冬代成虫在小麦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与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有关。调查表明 ,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可发生 3代 ,既越冬代、第 1代及第 2代若虫 ;越冬代若虫的自然带毒率及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当年病害的流行程序 ,是决定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在哈尔滨地区 1年可发生 3~ 4代 ,越冬代若虫出现始期为 4月2 1日左右 ,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越冬代若虫绝大多数属于第 3代 ,感病禾木科杂草在病害侵染循环及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桥梁寄主 ,是病害流行的又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郭长高 《农家致富》2012,(12):34-35
灰飞虱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欧洲和北非等地,国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和北方稻区较多。灰飞虱能刺吸取食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并且能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  相似文献   

17.
东海县稻套麦丛矮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对稻套麦大田的调查发现,随着稻田灰飞虱发生量和越冬残留量的增多,稻套麦丛矮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有上升趋势。对病原、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等作简要阐述,针对小麦丛矮病发病原因和发生规律,采取清除杂草、浇水、适期播种和药剂防治等对多种措施,可效控制小麦丛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5):34-35
灰飞虱是水稻多种病毒病的传播介体,本身刺吸对水稻造成的危害远低于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带来的危害。本世纪初以来在江苏省发生数量不断增加,2004年大暴发后,种群数量持续多年居高不下,由其传播的病毒病威胁大。2012年以来,发生量和发生程度明显下降。一、发生规律灰飞虱在江苏省通常发生5~6代,主要以3~4龄滞育若虫在小麦、杂草上越冬,春后在小麦上繁殖1代,  相似文献   

19.
灰飞虱传小麦病毒病发生原因及农业控病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丰市常年种植小麦近3万hm^2。近年来,灰飞虱传播的小麦病毒病呈发生种类增多、发生范围扩大、发生程度加重的态势发展和蔓延。2004~2005年连续2年不仅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流行,小麦条纹叶枯病在稻麦连作田也己发现,稻、麦黑条矮缩病在局部地区也出现重发田块,小麦丛矮瘸年年都少量发生,病毒病对大丰市小麦生产己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防治药剂的变化、冬季气候变暖等因素,灰飞虱[Laodeplphasx cstriatellus(Fallen)]种群密度持续上升,不仅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与黑条矮缩病,而且在晚稻后期直接上穗吸汁危害,造成千粒重下降,引起水稻减产。麦田是灰飞虱越冬主要场所,对控制全年灰飞虱种群数量和两大病毒病流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笔者在2005~2007年对麦田灰飞虱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