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4.
5.
6.
湘潭是双季水稻主产区,水稻的单产和品质位居全省前列,湘潭县和湘乡市都是国家产粮大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湘潭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湘潭市通过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湘潭是双季水稻主产区,水稻的单产和品质位居全省前列,湘潭县和湘乡市都是国家产粮大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湘潭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湘潭市通过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提高了水稻单产和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13.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省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省份之一。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还要解决农业多种经营和工业化、城填化建设用地.这需要提高粮田的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水平。种粮大户作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典范,加快其发展对于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势在强行。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的农业是市场化的农业,只有在完善和发达的农业市场体系中,较高的农业商品化水平才能得以实现,较高的剩余产品率才能转变为较高的劳动生产力,粮食生产经营者才能获得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没有市场化的发展,就难以有效吸引资本对农业生产的投资,难以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力的提高.发达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可以降低农户市场信息的收集成本,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生产经营相应的农产品,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07—2015年全国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粮食生产投入、产出和外部环境要素指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我国各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重点研究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测度经济和社会等外部环境要素对粮食生产不同功能区粮食生产投入要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以及剥离外部环境要素后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变化特征和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从每个环境指标的单项影响看,同一环境要素对不同功能区的各投入要素的影响方向和强度有差异。从环境要素指标的总体影响看,经济和社会等外部环境要素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的作用强度小,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生产效率作用强度大。但是影响方向相反,粮食主产区剥离环境要素后粮食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主销区剥离环境要素后粮食生产效率下降。由此,决定了不同功能区粮食生产的要素配置效率的差异。因此,建议根据外部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向和强度,结合不同功能区粮食生产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制定差异化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农业是市场化的农业,只有在完善和发达的农业市场体系中,较高的农业商品化水平才能得以实现,较高的剩余产品率才能转变为较高的劳动生产力,粮食生产经营者才能获得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没有市场化的发展,就难以有效吸引资本对农业生产的投资,难以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力的提高。发达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可以降低农户市场信息的收集成本,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生产经营相应的农产品,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