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江水系鱼类分布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聚类法对长江水系鱼类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λ=0.7537时,长江水系鱼类分布可分为八类:长江上游干流、沱江、嘉陵江为一类;长江中、下游干流、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洪湖、梁子湖、巢湖、太湖为一类;岷江、程海、泸沽海、滇池、汉水、长江河口干流各为一类;当λ=0.7049时,可分为六类:程海、泸沽海、滇池、长江河口干流各为一类,岷江与长江上游干流、沱江、嘉陵江合为一类,汉水与中下游水系合为一类。  相似文献   

2.
万家寨水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干流的下游段,是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干流段主要经济鱼类重要的产卵索饵场。内蒙古自治区每年5月和8月对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万家寨水库p 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非离子氨、挥发性酚、高锰酸钾指数、铜、锌、铅、镉、铬、总汞和总砷进行监测,以确保黄河干流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的安全。结果表明:近几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索饵场万家寨水库水质总氮、总磷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聚类法对四川鱼类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鱼类分布在λ=0.8000时,可分为8类:长江、岷江、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大渡河、青衣江为一类;涪江、渠江、沱江、雅砻江、黄河、酉水、任河各为一类.当λ=0.7500时,可分为4类:黄河、酉水、任河各为一类,长江、岷江、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大渡河、青衣江、涪江、渠江、沱江、雅砻江合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乌江中游右岸支流石阡河上游、下游鱼类的实地调查,研究了石阡河鱼类物种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石阡河共分布有鱼类32种和亚种,分属3目9科28属。其中以鲤形目鱼类最多,有23种和亚种,占总种数的71.9%。厚唇光唇鱼为乌江水系鱼类新记录。宽鳍鱲、马口鱼、泸溪直口鲮、宽口光唇鱼、大鳍鳠、切尾拟鲿、福建纹胸鮡等鱼类为目前石阡河中的优势种。石阡河与乌江中游干流之间存在着鱼类物种组成上的差异。石阡河与邻近的沅江上游支流锦江和湃阳河之间可能存在着鱼类物种分布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陈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21-6724,6727
为了解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河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12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小,鱼类资源下降严重,渔获物组成趋于小型化。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分析该河段鱼类资源量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河段鱼类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骨唇黄河鱼为黄河上游特有鱼类。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特别是水利水电设施的影响,境况堪忧,分布范围相比历史记载明显萎缩,目前青海省境内主要在黄河龙羊峡上游呈不连续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流扎陵湖、羊曲、班多、支流泽曲河,资源量十分有限。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本文介绍了骨唇黄河鱼生物学特性、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鱼类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保护黄河下游鱼类资源,对黄河下游的鱼类组成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现鱼类27种,其中鲤形目19种,鲈形目4种,鲇形目2种,鲻形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下游鱼类群落结构以小型化、低经济价值鱼类为主,而重要经济鱼类较少。郑州花园口段鲤在渔获物中比例较高,可能是近年来开展增殖放流的结果。造成鱼类资源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水库调水调沙、水温偏低和酷渔滥捕。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下游鱼类资源,应采取调水调沙对鱼类影响专题研究、全面调查鱼类资源现状、优化鱼类生境和放流技术、推广适度休渔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保护黄河洽川段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于2012-2013年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对洽川段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段水生植物有42种,隶属26科36属,挺水植物中的芦苇、香蒲、莲是主要植物种群;漂浮植物中的浮萍类次之,而沉水植物群落匮乏、品种稀少;鱼类共采捕到39种,隶属5目13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数量占调查总数的61.54%。洽川段鱼类占黄河水系鱼类种类的26.72%,新增鱼类有8种,主要是近年来沿黄两岸养殖引进的新品种。结果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9.
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省中北部,总土地面积21158.7平方公里,辖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三县两区,81个乡镇,总人口172.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02万人,白银市流域体系分为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市内主要河流是黄河干流段其支流祖历河、渭河、浼水河。黄河干流流经我市258公里;祖历河是黄河含沙量较大的一级支流之一,纵贯黄会宁县南北。于靖远县城西附近注入黄河,全长150公里.上游建有18座水库,其主要支流有祖河、历河、西孔河、甘湾小河、土门岘河;渭河水系在会宁县南部,主要支流有侯川河,响河;清水河面积较小,位于会宁县刘糜乡和平川区种田多境内.为季节性河流。全市总的地貌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山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考虑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的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突变评价法对6种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所得结果完全一致,表明AHP和突变评价法可以用于多准则决策。  相似文献   

11.
[摘要]明清时期,黄淮合流,东入黄海,但黄河所携巨量泥沙逐渐淤塞中下游河床,汛期无法迅速泄水,淮河改道南下入江,变为长江支流。淮河南下,不仅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等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南下的淮河洪泽湖至长江段两岸,湖泊扩大、河流改道、土质恶化,甚至加剧了沿江地区的江岸崩塌,引发整个周边环境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三峡库区最大的库中湖——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汉丰湖来水区、湖区、出水区设置14个采样点,于2015年每月下旬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主要水质指标,综合运用多种统计评价方法,解析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空间变化可聚类为4个区域:南河来水区(区域1)、东河来水区(区域2)、汉丰湖上游(区域3)和汉丰湖中下游(区域4),其月份变化可聚类为2个时段:蓄水期(1-2月及9-12月)和泄水期(3-8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显示区域4中的调节坝(HF5)及调节坝下(XJ1)水质呈中营养状态,而其余点位及区域水质均为轻度富营养,各月份水质表现为1月、12月为中营养,10月为中度富营养,其他月份均为轻度富营养。汉丰湖水体中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可溶性磷(DP)、正磷酸盐(PO43--P)、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降低趋势。主成分分析揭示流域水土流失是汉丰湖水质恶化的主要诱因,而三峡库区水位调控也对湖区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潮河发源于承德市,位于密云水库上游。密云水库从1963年起就开始为密云水库供水,每年注入北京密云水库的水量约占密云水库年入库水总量的50%以上,因此,承德境内潮河的径流量直接影响密云水库的蓄水量,从而影响首都人民的用水。笔者对潮河1956~2002年的天然年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华鳖不同地理种群的POMC基因的多态性,建立区分中华鳖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4个不同地理种群(太湖鳖种群、沙鳖种群、台湾鳖种群和黄河鳖种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并对所测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其SNP位点,并对所得的SNP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所扩增的POM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均为786bp;以megalign软件比较分析4个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发现该序列中共有15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经过验证,第129位核苷酸的变异为台湾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第441位核苷酸变异为太湖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第168和396位核苷酸为黄河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第531和618位核苷酸为沙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结果表明,中华鳖的POMC基因存在多态性,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POMC基因均有各自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可以作为区分中华鳖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稻香味基因Badh2第2外显子和第7外显子特异的分子标记筛选了河南沿黄稻区208份粳稻种质资源,从中筛选出15份含有香味基因的种质材料,其中Badh2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类型12份,第7外显子突变类型3份。在河南沿黄稻区光周期条件下,这15份种质材料的开花日期从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不等,全生育期115~170 d。  相似文献   

16.
位于长江口的青草沙水库是2010年末建成投入使用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避咸蓄淡型水库,为掌握青草沙水库建成后鱼类群落结构变动趋势,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青草沙水库按季度进行了为期5年的鱼类调查,结果表明:采集鱼类样本共5158尾,鉴定为51种鱼类,隶属于为9目、16科、41属;鲤形目鱼类占比最高,为87.1%;降海洄游型鱼类、溯河洄游型鱼类、河口型鱼类占比自2015到2019年逐年呈下降趋势,淡水定居型鱼类占比逐年上升;鲢、鳙、鲫3种鱼类在所有调查年份中均为优势种,鲫优势度在逐年增加;Cluste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群落结构相似,2017、2018、2019三年群落结构相似;结合Margalef、Pielou和Shannon-Wiener指数值的年际变化,目前群落结构比较稳定。青草沙水库目前淡水鱼类占优势,洄游型和河口型鱼类逐渐从水库中消失,鱼类组成越来越接近于淡水湖泊的鱼类特征,与其外围的长江口鱼类群落结构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壤表层样、深层样取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精确的测试结果,比较了表层、深层土壤样品54项指标与全国丰度。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壤元素基准含量普遍偏低;背景值分布与测区干旱、偏碱性的土壤有关;不同土壤类型背景值差异明显;人为因素对背景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东江湖、水府庙水库和大通湖是湖南典型水库,以上述3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结果、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研究区水质变化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大通湖流域以耕地为主,水府庙水库流域内耕地和林地比例差异较为相似。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对3个水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东江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因素、林地及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水府庙水库的水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因素、建设及耕地面积比例的变化。大通湖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变化。湖泊受污染情况是大通湖水府庙水库东江湖。  相似文献   

19.
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分布特征与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对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及其理化因子的监测资料,分析了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对各监测点的营养状态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叶绿素a含量时空差异较大.浓度在4.52-103.66mg/m^3。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监测点,对叶绿素a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各有不同,但与水温、pH值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则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库区各监测点TSI均大于54,呈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0.
王学强  杜爱萍  李晓坤  董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33-2035,2093
利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30个站2000-2007年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分布主要有北部型(2005、2007年)、南部型(2001、2003年)、中间型(2000、2004、2006年)以及整体型(2002年)4种。夏季降水与东亚大气环流的相关分析表明,长江流域地区的降水与高低空环流异常有明显的关系,即对流层中上层中高纬地区环流经向度加大,低纬地区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南,且中心或脊线稳定地维持在30°N以南,长江流域的降水就明显偏多。该研究对今后长江流域降水天气的诊断预测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