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方形椒“曼迪”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环境中低温下增施CO2对辣椒形态、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辣椒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单独增施CO2,辣椒长势最好,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辣椒单果质量及总产量均达到最大。2)单独低温处理,辣椒长势最差,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显著降低。3)与单独低温处理相比,低温下增施CO2处理明显改善辣椒长势,辣椒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低温下增施CO2处理可缓解低温对辣椒的生长胁迫,有利于辣椒生长,增加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2.
辣椒营养丰富、辣味十足,种植非常广泛,但其对低温敏感,不耐低温,一般贮藏适温为8-12℃:贮藏是实现辣椒周年供应、调节淡旺季矛盾的途径之二,也是提高菜农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现介绍一种辣椒连秧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3.
低温对辣椒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低温对辣椒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寻找到最佳的贮藏温度,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处理、9℃处理与11℃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辣椒果实的腐烂和后熟,以7℃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但是该处理下辣椒果实发生冷害,不利于贮藏。低温贮藏能延缓辣椒果实含水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减缓辣椒果实MDA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辣椒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低温胁迫对辣椒植株体内与抗寒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提高辣椒抗寒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对辣椒的抗寒性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外源ABA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材,采用常温+ABA、常温+水、低温+ABA、低温+水等几种不同处理,探讨外源ABA对低温下辣椒幼苗抗冷性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A预处理可以降低辣椒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的积累量,从而缓解低温对质膜的过氧化伤害;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来促进活性氧代谢,并提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增强低温下辣椒幼苗的抗冷性,进而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辣椒     
《蔬菜》2008,(2):5
以色列研发成功可在冬季生长的转基因辣椒,这种辣椒可在0~10℃的低温条件下顺利生长,而一般品种需要在20℃以上才可正常生长。这类新培育的辣椒有多种颜色、生长季长、果实坚硬抗挤压,而且还具有抵抗植物病毒的特性,这一系列转基因辣椒品种是由罗伯特史密斯植物科学研究所和希伯来大学共同研发的。广东省农科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培育出一批可抗青枯病的转基因辣椒株,可有效地减少病害,提高辣椒产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氯化钙对始花期辣椒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始花期辣椒进行处理,研究了氯化钙对缓解始花期辣椒低温胁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氯化钙降低了辣椒叶片中的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增加了POD、SOD活性和Pro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温伤害,其中20mmol/L氯化钙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为试材,采用浸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6溶液浸种对4℃低温处理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对12℃低温处理下两叶一心期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B6诱导辣椒抗性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低温胁迫下经100 mg·L-1的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经10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降低,根系活力提高;经8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处理后辣椒幼苗根长、株高、鲜质量高于对照;经4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均提高。因此,适宜浓度的维生素B<...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始花期辣椒进行处理,研究了氯化钙对缓解始花期辣椒低温胁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氯化钙降低了辣椒叶片中的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增加了POD、SOD活性和Pro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温伤害,其中20 mmol/L氯化钙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杨萍  李杰 《北方园艺》2017,(21):7-12
以辣椒品种"湘研16号"为试材,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环境,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素内酯调控辣椒幼苗耐低温胁迫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在低温胁迫下高于CK,而EBR处理的叶片酶活性显著增加。同时,EBR提高了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了MDA含量。由此可见,EBR能显著增加保护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的含量,增强植株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冬季如果大棚不加温,早熟辣椒栽培常常遭遇低温,这将影响辣椒花的生长发育,制约辣椒的产量。夜温适宜,辣椒花朵较小。而在较低夜温条件下,辣椒花则将发育形成大子房(Ryliski,1986)。Pressman et al(1998a)报道,当夜沮从20℃降到12℃或10℃时,甜椒花的子房明显增大。在低夜温区域(28/12℃),子房各个部位的细  相似文献   

12.
用RT-PCR方法从‘大辣椒’蝴蝶兰叶片中克隆得到4个AP2/ERF家族基因,命名为PhAP2/ERF1 ~ PhAP2/ERF4。蛋白结构域和序列比对发现PhAP2/ERF1 ~ PhAP2/ERF4均含有1个AP2结构域, PhAP2/ERF2还含有1个B3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4个蛋白与兰科AP2/ERF家族成员亲缘关系最近,PhAP2/ERF1属于AP2/ERF家族DREB亚家族中的A1类,PhAP2/ERF2属于RAV亚家族,PhAP2/ERF3属于ERF亚家族的B4类,PhAP2/ERF4属于DREB亚家族中的A2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低温驯化和低温胁迫条件下PhAP2/ERF1 ~ PhAP2/ERF4在‘大辣椒’和‘富乐夕阳’蝴蝶兰叶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4个基因在‘大辣椒’叶片中的表达趋势一致,表达量在低温胁迫早期达到最高,在胁迫中晚期有所下降;而4个基因在‘富乐夕阳’叶片中的表达趋势有较大差异,PhAP2/ERF1和PhAP2/ERF2的表达在低温处理整个过程中没有被诱导或仅有较小幅度增加,PhAP2/ERF3对低温的响应时间显著晚于‘大辣椒’,PhAP2/ERF4的表达趋势与‘大辣椒’差异较小。蝴蝶兰AP2/ERF在抗冷品种‘大辣椒’和不抗冷品种‘富乐夕阳’叶片中的表达差异暗示AP2/ERF基因家族在蝴蝶兰低温胁迫响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红霞  胡小三 《蔬菜》2002,(8):38-38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冬天的气温越来越高。永州市在去冬今春出现了几个比同期偏高的温度段,这样连续偏高的气温造成了辣椒苗的徒长,给培育壮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连续高温,突遇低温,又猛然天晴,会造成辣椒新叶的失水焦枯、萎蔫,并引发灰霉病的大流行。我院园林系的辣椒苗在这种情况下灰霉病的发病率达到10%,个别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了5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辣椒的壮苗率。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加以预防:一、早期低温炼苗一般常规育苗法早期不降温炼苗,而是要等到定植前10~15天才开始降温炼苗,…  相似文献   

14.
湖南泸溪县早春辣椒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辣椒直播、不覆膜栽培风险大,采用避雨栽培技术,设施成本低廉,可使辣椒提早25 d(天)上市,每667 m~2产量提高30%,已在泸溪县及周边县市推广近533.3 hm~2(8 000亩)。泸溪县地处湖南湘西地区,辣椒种植历史悠久,是湖南省重要的辣椒产业大县,目前年种植面积3 800 hm~2(5.25万亩)以上。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采用直播、不覆膜栽培,辣椒生长缓慢,易出现低温危害、严重死苗的现象,产量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7,(11):33-36
以5个鲜食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各辣椒品种的株高、茎粗、产量等都有抑制作用,但对单果质量有增加作用。低温处理后,其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说明其变化与辣椒的耐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光合色素的变化及与品种耐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2个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为试材,模拟日光温室低温弱光逆境,研究了12个辣椒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与品种耐低温弱光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15 ℃/5 ℃(昼/夜)、光照强度100 μmol?m-2?s-1处理使辣椒叶片的Chla、Chlb、ChlT含量降低,但降低值与辣椒品种耐低温弱光性强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低温弱光处理5 d的Chla/b相对于处理前的相对增加值与辣椒品种耐低温弱光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的Car含量降低,Car/ChlT显著减小,Car含量越低、Car/ChlT越小或其相对于处理前的降低值越大,则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越强。  相似文献   

17.
不同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立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和条件,探讨低温对不同类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的辣椒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这3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表明,18℃培养下的相对发芽指数、14℃培养下的相对发芽率可作为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18℃可作为筛选耐低温品种的压力条件;早熟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强;线椒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好,甜椒最弱。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集贤县是本省辣椒主要产区之一,在全县约4000hm^2(5.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中,辣椒约420多hm^2(6400亩),占本县蔬菜总面积11%左右。辣椒的主栽品种为龙椒系列、中椒系列和湘研系列等。近年来我县逐渐兴起和推广辣椒的保护地栽培,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注意到由于保护地栽培辣椒,在其生产周期中,辣椒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在人为的密闭条件下进行生长管理的,因此辣椒往往出现露地条件下不会出现或很少出现的生理障害,这些障害主要包括高温、低温危害;有害气体危害和土壤盐渍化危害。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外源ABA对辣椒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用脱落酸(ABA)处理始花期的辣椒植株,研究了低温及ABA对辣椒叶片质膜透性、MDA、保护酶和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低温使辣椒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增加,使POD和SOD活性增强,使脯氨酸含量上升;喷施50,100,150 mg/L ABA则显著缓解了辣椒叶片的低温伤害,使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显著下降,提高了POD和SOD活性,Pro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150 mg/L ABA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山东地区大棚秋延迟辣椒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栽培模式前期正值高温酷暑,后期低温寒冷,常导致辣椒产量不高、病害发生严重,效益较低。为提高秋延迟辣椒的产量与品质,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我们总结出了秋延迟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应选择中早熟、耐高温低温、抗病辣椒品种。2育苗山东地区秋延迟辣椒栽培宜在7月中下旬播种。播种过早,定植时正值高温期,易发生病毒病;播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