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为“通江湖泊”“通江湖泊”指与河流相通,有江河水自由入湖或湖水自由入江河的湖泊。长江两岸绝大多数中型以上的湖泊(大于10平方公里)原为通江湖泊,数量超过100多个,其中湖南约20个,湖北近40个,江西、安徽少于10个。与此相对应的是“阻隔湖泊”,即原为通江湖泊,由于湖泊与江河间的水的交流被人为阻隔,不能自由交流的湖泊。长江与周围湖群构成长江流域独特的复合生态系统。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湖泊属于河迹型湖泊,上世纪80年代有4088个,面积达2,417,200公顷,历史上这些湖泊大多与长江干流相通,江湖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自由进行。然而,发达的水…  相似文献   

2.
长江是一条生命之河她的活力来自于干流、支流湖泊和湿地的血脉沟通自由流淌形成的独特生命系统长江也是流域内所有生命形式的发源地一条有生命活力的河流才能哺育出欣欣向荣和谐共存的生命世界还河流生存空间,恢复通江湖泊重建河流生命联系,让母亲河重新焕发活力这是我们全部的梦想和希望 TheChangjiangRiverisariveroflife.Hervigorderivesfromthetrunkstream,tributaries,lakesandwetlands,wherewaterflowsfreelytoandfrolikebloodtoformauniquelifesystem. TheChangjiangRiverisalsothecradleofallthelifeformswi…  相似文献   

3.
《森林与人类》2004,24(7):14-16
“通江湖泊”指与河流相通,有江河水自由入湖或湖水自由入江河的湖泊。长江两岸绝大多数中型以上的湖泊(大于10平方公里)原为通江湖泊,数量超过100多个,其中湖南约20个,湖北近40个,江西,安徽少于10个。与此相对应的是“阻隔湖泊”即为通江湖泊,由于湖泊与江河间的水的交流被入为阻隔,不能自由交流的湖泊。  相似文献   

4.
WWF中国分会首席代表郝克明对“重建江湖联系”项目充满信心。他说:“重建江湖联系的障碍,一个是防洪的考虑;一个是已经占有土地的人们不愿意放弃。但是,天然湖泊的价值要高于粮食生产基地。现在国家有退田还湖的政策,长江中游有了湿地建设的机会,建议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决策过程中,充分地考虑环境、生态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长江中游尽量恢复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既是生态的目标,也是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5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武汉市人民政府签署5年合作协议,决定正式启动以“重建江湖联系,恢复生命网络”为宗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汇丰银行长江项目,计划在5年内恢复至少一个湖泊与长江的联系,推动长江生命网络恢复的同时,促进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WWF与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9月签署《关于湖北省湿地保护的五年合作框架》后,WWF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合作伙伴开展了前期调查、研究及农村参与式培训等工作,进一步确定以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作为恢复江湖联系的首个示范湖泊。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的涨渡湖是武汉市目前尚存…  相似文献   

6.
《森林与人类》2008,(10):1-1
长江,中国第一大江,世界第三长河。长江,生命之河,不仅养育着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也是大熊猫、金丝猴、中华鲟等多种珍稀物种的家园。长江流域还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以不到国土五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国三分之一的GDP。  相似文献   

7.
万里长江冲出三峡后,在江汉平原一带流速放缓,形成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当下,如果从高空俯瞰,会发现长江边散布着一个个形似弯月的美丽湖泊.数十年前,它们也是滚滚长江的一部分,经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后变成了今天的长江故道.时光流逝,它们记录了长江变迁,也成为长江江豚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共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现象,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无法独立生活。兰科植物虽然种类繁多,但它的生命活动中永远有默默奉献的“地下工作者”——真菌。兰科植物的生活离不开真菌。无论什么样的兰花,有叶绿素或无叶绿素,它们的生命中都有一个阶段要依赖于外部的供给,在这个阶段中,兰科植物没有光合作用,供给兰花生长所需营养的正是它的共生真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长江源头典型试点流域- 海玉树县孟宗沟水土保持工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认为生物治理措施与工程治理措施并举,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控制长江源头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防护效益。它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提供了治理经验和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由于人为破坏和管理重视不够,治理半途而废并遭破坏,提醒人们,防治水土流失,重在管理和提高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人类》2008,(11):1-1
长江,生命之河,不仅养育着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也是大熊猫、金丝猴、中华鲟等多种珍稀物种的家园。长江流域还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一度的洪水是注定要出现的。在长江中游目前的防洪体系和条件下,人们又不得不被迫迎战洪水,历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重演。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幕幕抗洪救灾的画面究竟还要演多久?还能演多久?中国政府在1998年大洪灾后制定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炼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灾后重建、根治水患32字方针。这一方针把长江水患问题,当成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整个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问题来看待;把长江水患的治理,纳入长江流域整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近20年人类活动强度及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1)湿地景观总面积整体增加约1660 km2,河渠、人工水库坑塘面积增幅11%以上,湖泊、沼泽地面积降幅9%左右,滩涂、滩地面积较为稳定;(2)人类活动强度增长近3.17%,建设用地当量增幅约27.72%,长江及其支流、通江湖泊的人类干扰活动不断增强,这也是洞庭湖等大型湖泊面积减少的主因;(3)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破碎化较为严重。为此,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湿地之间的关系,是修复长江及通江湖泊湿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主题为"湿地——长江经济带的生命命脉"的2015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暨湿地保护恢复培训班10月21日在重庆市开县开幕,本次年会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重庆市林业局主办,中国湿地保护协会、重庆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开县人民政府承办。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携手保护湿地,共筑长江生态屏障"议题,重点就如何保护湿地、如何防止水污染等问题进行广  相似文献   

1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Synthetic pyrethroids)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虫剂,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最终残留和富集在沉积物中,长期的积累势必会对鱼虾等非目标生物产生潜在的危害.针对长江中下游的几个湖泊:巢湖、大观湖和龙感湖沉积物中SPs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取样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含量水平,垂直分布以及组成特征,评估和...  相似文献   

15.
相比于长江上亿年的历史,5年甚至50年都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但这5年、50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长江的变化却又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6.
<正>"茫茫彭蠡春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这是宋代王安石对鄱阳湖的描述。鄱阳湖,长江中下游的生命乐园,以湿地动态记录大自然的沧桑巨变。中国最大的候鸟庇护场所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鄱阳湖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  相似文献   

17.
繁重的工作压力让我们不堪重负。为了生计疲于奔波,每天的朝八夕五已算轻松,只要不加班到深夜已是万幸,周末成了最有利的补充睡眠时间。平日已习惯了交通堵塞,对电脑、手机辐射都有了抗体。人们好像忘记我们是在生活而不只是活着。现在谈论着健康,谈论着生命,谈论着生态与环保。我们关注黄河断流、长江流量,关注众多河流成为排污沟,关注美丽的湖泊变成死水潭。不过,眼前还是先来关注一下自己吧,长久承受压力以来,看看自己的状态吧。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已经几近崩溃。不错,我们可以选择去旅行,这好像成了不少人的首选,但似乎这…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之一,也是我国湖泊湿地比较集中的区域,具有比较成熟的单独的养殖或种植、综合利用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等,综合利用模式主要包括林农复合模式和水面立体生态模式。笔者最后关于开发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命开关     
说到生态平衡,自然就会想到生物的繁殖。实际上,每一种生物,除了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之外,还有一种制约因素,那就是它们的生育能力。仔细观察一下生命世界,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愈低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愈强,例如细菌,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分裂着。而愈高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就愈弱,例如人类,那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长江源头典型试点流域———青海玉树县孟宗沟水土保持工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认为生物治理措施与工程治理措施并举,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控制长江源头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防护效益。它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提供了治理经验和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由于人为破坏和管理重视不够,治理半途而废并遭破坏,提醒人们,防治水土流失,重在管理和提高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